分享

悄悄地写了一页生死契

 李怡楚 2020-06-29

(一)

古来相传,万物有灵。

一花一草,一兽一羽,莫不如此。

(二)

那一天,读诗经: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徐生有些不太明白,其时他刚满十一岁,

不解此语,极为正常。

于是,他去问祖父。

祖父拿起泛黄的书本,摇头晃脑的说,

生死契,乃生死文约,

指一命换一命。

签了生死契,你须替别人死一次。

徐生觉得甚为玄乎,心下却暗暗记住。

又过了七年,徐生十八岁。

他辞了父母,从松江府前往北京赶考。

背一书箱,一副画笔,一些碎银。

徐生自京杭运河水路入京,

到山东境内时,心中一动,弃舟登陆。

一日,贪恋林中美景,

误了行程,错过了前程客栈。

索性在林中过夜。

睡到中夜,突然听到呜咽声。

四下查望,见一只小银狐正在垂泪低泣,

小狐不幸误入猎户陷阱,

左脚卡住,已是鲜血淋漓。

看见徐生,小狐双手连连作揖,

口中支吾,眼中泪花滚滚。

徐生不忍,救了小狐,取草药包扎伤口。

抱她出密林,放置在农田间,说,

小狐,你自行养伤去吧。

小狐不肯离去,一瘸一拐,紧跟徐生。

徐生无奈,将小狐放入书匣中。

小狐几日后伤痊愈,上蹿下跳,来去如风。

有时采几只野花,有时折两只杨柳。

徐生吟哦诗句时,

小狐则伏在背上,息声聆听。

一人一狐须臾不离,

露宿老林,避雨破庙,寄身客栈,

徐生始终带着小狐。

采野果,饮山水,吃素斋,

人狐分而食之,

徐生不肯亏待小狐一分一毫。

小狐温顺乖巧,善解人意,

去京城长路迢迢,徐生竟不觉寂寞。

(三)

皇榜放下,徐生探花及第。

此后入翰林院,进国子监。

再过五年,至礼部员外郎,

一时风光无比。

徐生年少为官,却老成厚重,

不偏不倚,不靠不让。

退朝后,也不与同僚应酬,

回府掩门谢客,写字弄墨,养花种草。

或者在亭间石桌上,摆一壶酒,几碟菜。

小狐犬坐在对面。

徐生与她讲讲朝堂的一些事情,

聊聊书中看到的一些钩沉,

一天便这么过去了。

小狐已经长大许多,

眼眸深紫,毛色雪白,姿娇飘逸,

于廊间亭榭花莳苡草中穿梭而行,

徐府众人只当作平常之事。

那一天,有人叩响徐府大门,

声称自终南山而来,

远道欲见徐员外郎。

徐生不好推辞,只得接待。

来人为白须道长,高冠青衫,

神采潇洒,器宇不凡,徐生一见心折。

再及讨论学识,

道长更是踔绝之能,大才盘盘,

徐生高山仰止,大为叹服。

徐生将其迎进后厅花园。

来人看见在花中戏耍的小狐,脸色突变。

一把抓住徐生的手臂说,

此狐为妖,十年内可变成人,

但变人之前,需取一人皮囊,

员外郎恐怕已被这妖孽暗下了生死契。

徐生便想起了,儿时祖父说过的故事。

道长说,解此法不难,

只须用贫道手中拂尘,

了此妖性命,再给你一枚丹药,

断了与此妖因缘,便可了结此事。

徐生沉思片刻,断然拒绝。

道长再三恳请,徐生只是不肯。

道长长叹一声,飘然越墙而去。

徐生招手唤来小狐,

摩挲着她的毛皮,凝视着她紫色的眼眸。

过了许久,颤声说,

你身负着道行,欲幻化成人,我已经知晓。

你暗下我生死契,我命在旦夕,我亦知晓。

本可杀你换我性命,但我心确实不忍。

你伴我五年多,日夜相随,

我终究还是对你有感情的。

此处已经无法容你了,你还是尽快离去吧,

找一偏僻所在,潜心修行。

只愿你日后一切小心。

即使你真遇不测,也莫要慌张,

有我还能换你一命!

小狐泪如雨下,只是不能人言,

千般思绪无法表出。

知徐生平素果决,言出如山,无法抗拗。

只得匍匐在地,双爪作揖,不停地拜谢。

徐生转身不看。

小狐长啸一声,怅然离去。

(四)

徐生官场如意,升迁不止。

第二年升礼部侍郎。

过三年,升吏部尚书。

再过一年,兼文渊阁大学士

然后,入阁次辅,首辅为严嵩。

每每下朝,行走后庭,

恍惚间仍看见小狐在花间行走,

不禁哑然一笑。

不多时,

朝野传遍了徐生与严嵩权斗激烈的消息,

图穷匕见,暗云涌动。

那晚,严嵩派了刺客入徐府,

徐生正在后院对月沉思。

刺客悄无声息,一剑刺入徐生前胸。

剑入肉体三寸,却滴血不流。

刺客大惊,不明就里,落荒而逃。

徐生看着自己的胸膛,

思索半响,突然想明白。

遂伏地大哭,悲痛欲绝。

(五)

那晚,山东密林中,

书生早已睡着,

一只小银狐蹑手蹑脚地翻开书生的箱匣,

借着如水的月光,用嘴叼着狼毫,

悄悄地写着一张生死契。

上期文章:人生很长,希望都能不急不忙

过往文章:若无阳光,何以为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