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李怡楚 2020-06-29

(一)

去年装修房子的时候,给女儿买了一个老大的书架。

她的书原先和我的书放在一块,这些年不停地在买书,又舍不得扔,越来越多,索性给她个独立放书的地儿。

她自小就喜欢看书,从《我的第一本爆笑知识漫画书》这类满足好奇心的书籍,逐渐到沈石溪《狼王梦》等动物小说,然后在妈妈的引导下看叶圣陶的《稻草人》、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西游记》等名著。

后来,开始看《瓦尔登湖》和《苏菲的世界》等弱故事类的书籍,带有一些她能勉强触及的哲理。

这段时间,她在看《波西·杰克逊系列丛书。

女儿持续阅读后,至少有两方面明显的变化。

一是在学习上大有裨益。

刚入小学的时候,经常写作业走神,考试时犯些低级错误,而持续专注的阅读习惯使得她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慢慢地端正了学习态度。周记作文什么的,更是得心应手,言之有物。

二是人越来越有趣了。

聊天的时候,经常能蹦出认识一个人就像看一本书,不要只看封面咯这样耳目一新的语句。我说一句,这只狗狗好像在哪里见过,她能会心一笑,明白里面的梗儿。

去朋友家做客的时候,他们家的孩子也是有一个巨大的书架。一家人买书的时候,超市的购物车堆得满满的,只要是儿子看上的书,那就全部带回家。

书籍的价格很便宜,满满一购物车的书大约几千块,但书中蕴含的价值却是无比珍贵的。

(二)

杨绛先生曾说,读书不是为了拿文凭或者发财,而是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风骨、气韵,读书也是一种抵抗痛苦的手段。读书,更能让人对世界多一份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有一份深刻的认识。

往大了说,读书可以看清自我和外界的关系,能够用一种最舒适的姿态行走在生活中。往小处讲,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儿,能让自己快乐总是一件幸事。

一个人在异乡漂泊,寂寞孤独。一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可以顿释心怀。

看到大雨后的江面,水天一色,百鸟投林。浮起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有意境。不然,只能感叹,喔去,好多的鸟啊,好多的水啊。

书中既有提升技能的干货知识,也有涤荡情绪的精神良药。书中有更远的地方和年代,有高瞻远瞩的思想,有润物无声的感悟。

即使不那么功利地想,爱上阅读,发现阅读之美,一辈子能做那么美好的事情,本身就是莫大的幸福。

(三)

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更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孩子一天天长大,开始了对于现实的探索和认知。孩子需要通过各种幻想,来完成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阅读便是连接幻想和现实的最好方式。

阅读能够让孩子的成长,更从容一些,也更优雅一些。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父母无法陪伴子女走完一辈子,孩子需要学会掌握人生,用自己的经验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这种经验最佳的途径来自于阅读。

培养阅读习惯,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好是从娃娃抓起。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在这段时间内,好的习惯或者坏的习惯会发芽生成,深深扎根,以后再也难以改变或拔掉。在这黄金十二年内,父母需要花费精力去培养子女一些优良的习惯,纠正恶习和错误行为。

如果能够在这段时间引导孩子形成积极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将贯穿他的一生,受用一生。

孩子价值观的萌芽也是从幼年开始的,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的谆谆教导,都会促使孩子精神世界的正确构建。

而更直接的影响来自于书籍,读书的孩子更擅长独立思考,眼界也更开阔。父母老师难免力有不逮,而书籍则蕴藏了无数人的智慧。看英雄漫画的孩子长大后不一定能够成为英雄,但他更大可能拥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品格。

从小开始看书的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孩子拥有良好的记忆力。

人类在13岁前,是记忆能力最好的阶段;13-25岁,是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

小时候看过的书,有时能够一辈子都记得。我至今都能够背诵出小时候学会的古文,但现在看的书,很多过上几个月就差不多忘光。

抓住记忆力最强的阶段,看书越多受益越多。

(四)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刚刚启蒙孩子阅读习惯的阶段,重点是在于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父母可以通过色彩鲜艳的图画书来激发孩子的兴趣,用美丽的童话和故事书引导孩子看书的意识。

父母应该规避急躁求成的心理,不要强迫孩子读那些过于高深难懂的书籍。在这阶段,兴趣的养成高于学习知识的目的。

孩子能够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最初动力,一定是兴趣。

营造阅读氛围

孩子在阅读的时候,父母需要为他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有个独立的空间,以及身体力行的陪伴。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有怎样的行为,那么他们首先应该做出正确的表率。

一个父亲每天下班回家玩王者荣耀,或者敲着二郎腿看电视,指望孩子好好读书,孩子心想,凭什么啊!

家里书越来越多,周末经常去图书馆,父母喜欢阅读,孩子也多半会爱上阅读。

不盲目干涉孩子读书

对于孩子读书这件事情,千万不能着急。

要引导,而不是强迫。父母如果觉得孩子可以看一些其他风格的书,正确的方式是引导和推荐,买回来先读给他听,让他自己来决定。但不能强迫他来读,读书是一件走心的事情,强迫是没有效果。

不要去带着功利心考查孩子的读书效果,很多书读了不是为了现在,而是以后的很多年后受益。

固定读书时间

尽量让孩子养成在固定的时间内读书,比如我家女儿每天是在晚上9点到10点间读书,一到那个时间点,她就知道该去看书了。

时间固定了,习惯也就固定了。

多去图书馆,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进行阅读外延

阅读的外延活动,包括去参观博物馆、艺术馆,看话剧、电影,以及旅游和关注时事等等。

这些活动可以让知识更立体,发掘出他们正在读的书和现实之间的联系。

积极写作也是一种促进阅读的好方法,写作可以激发更好的阅读。但要因人而异,不可强作要求。

多读名著

书籍具有明显的反脆弱性,流传越久远的书籍,经历过越多的挑剔,能够留存下来的必定是精品。

让孩子读名著,略过了分辨糟粕精华的过程,直接吸收最好的知识精华,读书更有效率。

(五)

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离不开家长的用心经营。

一旦孩子爱上阅读,必将终生受益,孩子也一定会感谢父母送给他如此珍贵的礼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