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雅岚:静下心来,才是幸福生活的不二法门

 百卉争春各自香 2020-06-29

宁静而致远

                             文  崔雅岚
     
古人云:宠辱不惊,看前庭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是在说为人行事,倘若能视荣辱为花开花落一样平常,才能宠辱不惊;视职位升降去留如云彩般变幻,才能恬静淡然。静下心来,心灵才能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获得绝对的自由。做事,事半功倍;做人,潇洒幸福。这样看来,静下心来,才是在这个世界上幸福生活的不二法门。
     
静,必须要有一颗平常心。心不动,才能坚守节操;心不动,才能保持真我。处于乱世之际,三国争霸风生水起。诸葛亮高卧隆中,不求闻达,也绝不苟且;草船借箭,面对前方曹军弓弩雨点般的飞来,他心安自若,与鲁肃在船上饮酒作乐;魏军围城,他城头悠闲操琴,上演了一出让人击节赞叹的空城计。这种保持平常心的做法,不仅化解了周瑜的种种置他于死地的危机,并在三国争霸中为蜀国争得一席之地,更让他在人们心中成为智慧、忠诚的化身,千百年后,仍让人惊叹不已。诸葛亮以一颗平常心,却成就了一番千古伟业,原因就在于他始终能保持一颗平常心,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而这,正是苏轼《定风波》中所推崇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的淡然境界。
    

     静,必须要坚守自我。心如止水,不为利动,不为名累,不为威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喧闹的物质世界活着,能安静下来本就是个传奇。痛苦而不低头,贫困而不丧志,遇事而不忘义,便不会失其本心。失败而不沮丧颓废,成功而不招摇显摆,就是如今最大的安静。傅雷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赞美儿子不因外界夸奖的谀词和赞美而失去对音乐纯真的热爱,认为成功是一个人的狂欢,不需要说给谁,也不值得谁给谁,就是要儿子坚守自我,做到心静如水。唯心静如水,才能认真做事,把事做到极致。艺术如此,世界上的任何事都慨莫能外。 

     静,必须要有一定的定力。古人说大隐隐于市,真正有能力的高人都居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真正卧虎藏龙之地。在繁华的花花世界中,有太多外在的诱惑,要不随波逐流,我们就需要一定的定力。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倘若无法安静下来,优秀也就到头来。有些人,一旦获得成功,便在掌声鲜花中迷失了自我,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因此而玷污成功的人也大有人在。那些因政绩升官又因腐败落马的官员,那些因业绩突出而后经营不善破产的企业家,那些因一部戏一夜成名而后便迅即淡出人们视野的艺人……这些人,莫不是因为在成功面前缺少定力,造成人生悲剧。假使一人在如此条件下还未浮躁,心在名利之间还未迷失,保持傅雷倡导的赤子之心。有了这样的定力,可就真是达到范仲淹口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了。  有了这样的人生境界,我们还愁有什么大业难成呢? 

     静能养形,静能养心,静能固元,静能化灵。宁静而致远,静下心来,我们不但可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而且也可以如苏轼那样“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了。”我坚信,静下心来,一定是这个世界上幸福生活的不二法门。


点评这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文章针对浮躁的现实,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立意准确,鲜明。理路清晰,论证严密,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文章以古人的话引出议题,诠释“静”的意义,提出观点。为了证明观点,并从怎么办的角度提炼三个层递式的分论点:静,必须要有一颗平常心;静,必须要坚守自我;静,必须要有一定的定力。然后摆事实,讲道理,充分论证。例证典型、丰富,说理透彻。语言准确,名言警句随手拈来,恰到好处。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文章作者:崔雅岚

指导老师:曾传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