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对国民党统治集团造成致命一击,合计歼灭国军150余万之众,从而确立我军在数量上压倒性的优势,大大缩短了全国解放进程。 三次大战看似举重若轻、摧枯拉朽,实则步步惊心,充满凶险和变数。稍有不慎,不仅无法取得重大战果,反会使敌逃遁甚至遭到反噬。 比如辽沈战场,要是不先把锦州这个口子收住,很有可能敌军会大举逃向关内,形成另一种战略格局。只有拿下锦州才能彻底将敌锁定于东北地区,是整个战役要点。 相比辽沈战场的“稳”,淮海战役的特点更体现在“险”和“奇”,险就险在我军以60万人去“硬啃”兵力占优的80万国军;奇就奇在明明兵力不占优,还就是拿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淮海战役并非一开始就通盘筹划,完全是根据战局变化“量身定做”。 1948年9月济南战役打响,驻扎在徐州地区的黄百韬、邱清泉、李弥三个兵团,接到指令前往解围。然而已被我军围点打援打怕了的国军,命令执行的并不坚决。三位指挥官都很清楚,无数阻援部队张网以待,就等着他们去钻。于是大伙都磨磨蹭蹭毫不主动,直到八天后济南城破,黄百韬、李弥二人连部队都还没集结完毕。 黄百韬 这也能看出国军失败的必然:内部矛盾重重各立山头,为保存自身实力,可以阳奉阴违、延误军机,整体上一盘散沙。 黄、邱、李三人的迟疑不决,令军事触觉极为敏锐的粟裕发现战机,就在济南战役结束前两天,他致电总部:“建议立即进行淮海战役”。目标主要是距离徐州较远的黄百韬兵团,以及李延年的第九绥靖区,先扫清徐州外围。 在淮海战役开始前,没谁能预料到会演变为双方上百万人的鏖战。 为顺利实施歼灭黄百韬兵团计划,中野向郑州到徐州一线出击,以减轻华东野战军西侧压力。其结果有些出乎意料,中野主力没费太大劲就拿下郑州、开封,并趁势介入徐蚌战场,成功牵制住黄维、张淦两个兵团。 此时局势已发生重大变化,原来只针对黄百韬兵团的“小淮海战役”,逐渐演变为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共同参与的“大淮海”。 国民党方面则一直举棋不定,济南失守使己方形势愈发不利,并意识到改全面防御为重点防御的必要性。计划以徐州为中心,收缩兵力形成重兵集群,以增加我军分而击之的难度。 算盘打的虽好,却恰恰给我军进行大兵团歼灭战创造了机会。 “小诸葛”白崇禧是最理想的指挥人选,但精明老到的他早已看出徐蚌战场形势不妙,拒不就任。而另一员猛将杜聿明,此时正在操持东北大局,最后刘峙勉为其难当上了总指挥。无论从人望或是军事能力上,前两人都优于刘峙,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刘峙的就任,使胜利的天平更倾向于我方。 淮海战役发起时间耐人寻味,1948年11月6日,正是辽沈战役结束4天之后。这意味东北大局已定,东野即将挥师入关,牵制华北傅作义集团,我军选择这个时间点开启淮海战役,后方已是安枕无忧。 说来也巧,战役发起时,黄百韬7兵团因为等待连云港44军一同西撤徐州,故此耽误一天。就是这一天时间,使黄兵团被我军追上并实施包抄。 大惊之下,黄百韬急请李弥13兵团速来援救,谁知李弥以上峰指令回撤徐州为由,竟见死不救。由此,黄兵团已是“孤家寡人”。 鉴于刘峙指挥不力,国军临阵换帅,改由杜聿明指挥,并严令邱清泉、李弥兵团向东攻击,营救黄百韬兵团。此外,命令黄维12兵团、以及蚌埠的李延年6兵团、刘汝明8兵团北上支援徐蚌战场。 被围困在碾庄的黄百韬,只能固守待援,然而直到他的7兵团被全歼,也没能等到一兵一卒,我军阻援部队已牢牢将邱清泉、李弥兵团“焊”在原地。邱清泉2兵团甚至一度推进到距碾庄仅12公里的区域,却只能眼巴巴看着黄兵团十万之众全军覆没。 黄百韬兵团被歼,只是国军“噩梦的开始”,正在北进的李延年、刘汝明获此消息,对是否继续北上大感迟疑,以致闷头赶路的黄维兵团位置突前孤立,给我军创造了围歼12兵团的良机。1948年12月中旬,黄维兵团覆于双堆集。 由此看来,淮海战役能够“由小到大”,我军针对黄百韬兵团的行动堪称关键节点。以局部调动整体,从中寻找并制造战机,硬是将淮海战役下成了一盘惊天大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