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炳(375~443)今河南镇平县人,其父为官,儿时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其兄为南平太守,为他立宅,但兄长去逝后,留下子女众多,他一应照顾,生活渐难,开始从事农业生产。 01 终身隐逸 宗炳一生不愿为官。 东晋末年,刘毅,刘道年等先后招用不就,入宋之后,朝廷多次征召义也不从。 28岁左右,不远千里跑到庐山立誓死后要往生弥勒净土。后因兄长极力反对,下山过起来闲居无事的隐逸生活。 在妻子去逝后,只身远游,欲怀尚平之志,遍游山水。后因年纪大且生病,无力远游,晚年隐居江陵。 整日妙琴书画,将山水画下贴在墙上,卧以游之。直到69岁去逝。 02 儒道合流 宗炳所处的时代玄学盛行,士人好神仙,宗炳难逃其影响,其思想以佛道为主。他以佛道精神解释和修正儒学,儒学道学化了。 在宗炳意识中“佛国最伟”,他佛教信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相信形神分殊,形尽神不灭(与陶渊明完全相反);二相信轮回报应。 宗炳是忠实的道教徒。在他看来,如果说佛国是理想,道家则是通往佛国理想的道路。他认为要获得好报的关键是“洗心养性”,这与庄子“斋以静心”一致,通过“洗心”与“澄怀”,做到彩色的无尘浊杂念。 可以说,宗炳虽崇释,但其人生哲学老庄成分更多。 03山水画观道悟道 佛国境界是理想,实际行为采取道家方法,体现在绘画中就是通过写画、观画体现圣人之道(老庄所言的道)。 “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以山水的本来形色写画。以形写神,山水与道相通,“圣人含道映物”“山水以形媚道”,画山水、观山水便与浏览真山水是一样的。画山水与观山水成为一种体道、悟道的行为,画与画技都是道。 老庄之道与山水画之间的联系过程,在《山水画序》中描述为:“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 这句话的理解分两层: 一是如果画得巧妙,观画者在画面上看到和理解到的,也会作画者相同(同应,俱会); 二是看到的,会心的都感通于由山水所托之神,作画者与观画者精神超脱于尘浊之外。 感通于画上的山水之神,才起到“观道”作用,所以写山水即是要写山水之神。 张彦远“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 04 道家思想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儒道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儒家为国为民,旨在治国平天下,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拒绝作官,自喻适志,求得自我解脱;儒家强调文以载道,有补于世,道家则主张文艺怡悦情性,自我陶冶。 宗炳的《山水画序》是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的浸入,尤其道家是对山水画及画者的影响。 第一,古代山水画家,大多都受道家思想影响,不仅影响其画,还影响其人生选择。很多画家选择隐逸生活,尤其是唐以后,山水画中的重要画家大多都是隐士或是具有隐逸思想的人,作画多是“学不为人,自娱而已”。 第二,“自然”是艺术的最高标准。张彦远虽说“画者,成教化,助人伦”,但其实对飘然于物外情的高士非常倾心,《历代名画记》中的语言故事无不体现道家崇尚自然的影响,张是第一个树立“自然”为画中“上品之上”的标准; 第三,水墨与“素朴玄化”。老子主张“五色令人目盲”,庄子说“五色乱目”“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画家去五色,择素朴的水墨,墨色即玄色。玄的另一个意思是远,远的归宿是“无”。郭熙说“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其三远法,由远观山水,形质和颜色浑同一体,如《老子》中说,“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复归于无物。” 第四,重视留白,画(书法)的最妙处即在空白。空白处即'无”,无因有而生,便是《老子》中的“有无相生”。 第五,复归于朴,要求画家白首童心,作画具有稚拙味,这与道家“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比于赤子”是一致的。 第六,用线“绵里裹铁”与老庄的守弱,“柔弱胜刚强”思想是一致的。明代后期,画坛出现南北宗论,北宗线条刚劲,与老庄相违。 宗炳提出“澄怀观道”“卧游”,为历代文人所推崇,东坡就是其一。 “天地运会,与人心神智,通变于无穷,君子于此观道”(《象外意中图》),宗炳开创的中国画特质,由画体悟道,由形体悟神,给予后世文人及艺术最本质的影响。尤其是乱世,许多文人便不去作官,而以书画为寄。明末清初的遗民文人为甚。 |
|
来自: 昵称40044036 > 《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