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莉:再见大石磨|散文

 文学天空 2020-07-01

《文学天空》网刊首发原创优秀作品,是文学双月刊《琴台文艺》及其他杂志的选稿基地,主发青春、情怀、乡土、都市、亲情、留守题材的小说、散文和诗歌类作品。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散文之窗:

黄莉:再见大石磨|散文

祖居田园下深埋的磨盘,深刻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它在屋前的地坝里日晒雨淋,却承担着大院子里5户人家磨面推糠的使命,也见证了历史与人的命运。当然还有牛的辛苦与奉献,牛牵着大磨盘一圈一圈地转,它不仅磨出的是玉米、小麦面粉,还有喂猪的谷糠和饲料,更多的是磨出了我们的人生与欢快。

记得当时大院子里的银爷爷、贵爷爷、福爷爷三兄弟各家都人丁兴旺,他们每一家都有三个以上的儿女,另一户就是生产队长由伯伯一家,他也有三个孩子,可伯娘是个弱不经风的老病号,孩子们小,也只有由伯伯一个人里里外外一把手了。再就是我们家了,父亲是区委书记,母亲是公社干部,上有祖母瘫痪在床,下有我和大弟弟两个年幼无知。我和弟弟每每看到几个爷爷家轮番推磨,又看到他们的儿女隔三差五吃“馍馍”,我们和由伯伯家的孩子一样望着他们吃,望着望着口水不由自主地流到嘴角……

有一天,队里终于分了点麦子,我们高兴地等母亲回来推磨,等啊等,等得天漆黑一片,上眼皮与下眼皮直打架,我用凉水摸了摸眼睛强撑着等母亲回来,弟弟边说肚子饿边眨巴着眼睛睡着了。母亲从公社开完会很晚才打着火把回来,然后又打着火把到一里以外的水井挑水回来,先给奶奶做饭喂饭,又烧水给奶奶擦洗换衫,再问我想不想吃饭,我说不饿了想睡觉,并趁机给母亲提了个请求:妈妈,明天推磨吗?我和弟弟想吃馍馍。妈妈说,这次分的麦子不够推磨,等下次分了一起推,到时给你们做“斑鸠”。

第二天,弟弟又看到了院子里的小叔叔们吃“油面坨”,哭着闹着也要吃,母亲怎样哄都不依不饶,母亲拿起床罩顶上的一根黄荆条子给弟弟一顿打,弟弟连连求饶“不要了,不要了”……只见母亲转过身抹眼泪。晚上,我们正给奶奶擦洗完毕,只听有人敲了两下门。母亲忙问谁?可没人回应。第二天一早起床忙碌,母亲看到了门外边的一背夹子麦穗,我和弟弟高兴地跳了起来,母亲却说:这个不能要,这是集体的粮食,是大家一起劳作的果实,必须要共同分享。

母亲知道是谁悄悄送来的,但她怕伤了他们的面子没有揭穿经常半夜三更的狗吠与小跑的脚步声,她将这神秘的礼物交给了生产队长并商量了如何妥善处理。随后的日子里,依然是几位爷爷家推磨频率最高,我们和由伯伯家磨得很少。

过端午节的头一天,母亲终于推磨了,我和弟弟兴奋地赶着牛一圈一圈地转,看到麦麸色的面粉从磨盘边落下来,我们就好像看到了“斑鸠”在眼前飞来飞去,弟弟说,这下可以吃顿饱饭了。

今天再见大石磨,仿佛又看到了弟弟小时候围着磨盘转的神采飞扬和童真!看到了母亲坚强而瘦削的身影,还有那条老黄牛的执著与辛勤!!

黄莉:再见大石磨|散文

本文由黄莉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作家简介:

黄莉:再见大石磨|散文

黄莉,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人,四川省巴中市作协会员,现供职于巴中市人大常委会。


审稿:张学文

插图:网络


关注文学天空,阅读更多精彩作品:


李立纲:暗恋|小小说

陈旭升:叔父|父亲节特稿

陈艳玲:谢二婆|散文

梅花:编辑部的故事|小小说

张中信的新古体诗

张中信:城市,低处的生存|散文

黄莉:致敬母亲|散文

沈宏:背影|小小说

苏维:乌狗子不乌|散文

苏维:屋后枇杷|散文

陈旭升:我的同学|散文

陈旭升:母亲想过的日子|散文

陈旭升:牛爷|散文

陈旭升:老屋|散文

廖伟旭:难忘老家锅台|散文

陈国凡:贼|小小说

陈艳玲:初为人母|散文

陈国凡:饭局|小小说

刘高娟:看春望夏|散文

谢沁宏:闺蜜|小小说

李言录:捉“贼”|小小说

亢流渚:飘逝的领带|小小说

张守金:感谢傻妮|小小说

亢流渚:隔墙有耳|小小说

何光燕:爱在当下|小小说

李立纲:小巷故事|小小说

郜敬晓:父母在家就在|散文

亢流渚:最暖腊月天|小小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