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OOK • 永泰:重生的珠峰古寨

 鹭客社 2020-07-02

        珠峰寨位于福州市永泰县盖洋乡珠峰村,地处永泰西北部,与德化、尤溪两县接壤,是永泰县境内最偏远的一个小山村。珠峰距离永泰县城95公里,平均海拔780米左右,村子四周竹海环绕、森林覆盖率95%,年平均温度15~17度,是天然的大氧吧。


庄依山而筑,缠绕于山腰。环抱村庄的山峰,形似一对凤凰。满山的竹林,犹如凤凰的羽毛。山风吹过,凤凰于飞。

秋冬之际,竹海、红枫、银杏、红豆杉、古村落美景如画。晨昏雨后,云海氤氲,恍若仙境 ……

珠峰寨历史

峰地处偏远且地势险峭,古时俗称粗坑。根据村里《谢氏族谱》记载,珠峰开基始祖谢瑞华,于明朝洪熙元年乙巳岁(公元1425年)由三明尤溪县二十都霞仙黄垅坊(今尤溪县中仙乡华仙村)迁至此。村庄祖厝后山右侧有条山涧,水流直泻而下,犯了风水的忌,于是就在山涧两旁遍植银杏、枫树、红豆杉等组成风水林,并建造风雨廊桥(现已不复存在)予以化解。后来,有位保长(村长)见此地虽地势陡峭,然山高水长,环境宜人,便将地名改为珠峰,珠峰村名便由此而来。兴许珠峰确属风水宝地,长久以来谢姓族人一直在此繁衍生息,过着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的生活。

清朝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的一天。村里谢元华喜得贵子,取名德钟(字克殷)。德钟自小天资聪颖,相貌出众,十来岁便长得体格、相貌堂堂,二十岁便独自到省城福州闯荡。后有缘结识一相士,经其点拨于四十岁赴县城(时称永福县)经商,开办米店从事米行生意。短短几年即积累大量财富,并举家迁往福州,购置房产外加三个县(永福、闽清、闽侯)的官科。德钟自己则在省城司衙谋得一份职位,后因家大业大,在省城开支浩大,且年事已高,渐萌生落叶归根、告老返乡之意,遂于七十六岁(乾隆四十二年)那年回到老家珠峰,并携长、次、三、四子(五子自行另选地方建厝)在本村五坪岐合建起五坪岐厝,竣工时适逢其八十荣寿。

年后,即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七月七日辰时,老四昌严又添一子,当时德钟已经八十五岁高龄,其得知老四喜添男丁(德钟第九孙)便问何时出生,家人告知系恰逢祖厝祭祖放铳(古时祭祖仪式)时候降生。德钟对命理颇有研究,遂将孙子取名钦察,字天养。九孙钦察自幼聪明过人,记性超常,特别有经商头脑,故谢家上下对其疼爱有加,其父谢昌严系乾隆年间贡生,对其也严加管教。谢家自德钟经商以来一直从事米行生意,当时家族生意财务往来主要是天养父亲昌严掌权负责管理,然不知何故米行生意在他手里一直未见起色。直至谢钦察十五岁那年除夕,蹲在父亲身边看父亲结算本年的收入,看到又是入不敷出,便自告奋勇地对父亲说:“明年让我当家,保准会赚钱!”谢昌严一惊,决定考验考验他,于是将第二年的米行生意由其掌管,并约定要他付四十两岁银作为保证。没想到,第二年,在他的掌管下家族生意果真蒸蒸日上,当年就扭亏为盈,。至此,谢昌严心服口服,最终决定将家族生意就由其个人掌管。谢钦察二十五岁时,已购入大量的田地和山场,三十五岁左右,仅佃租的稻谷每年就可收上千担。

峰寨位于村里一鲤鱼嘴形山上,地势形似鲤鱼(风水学称“鱼跃龙门”穴),因此寨系谢钦察(字天养)率众兄弟在原五坪岐厝基础上所建,故又叫“钦察寨”。寨子始建于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前后历时22年,迄今已有185年的历史,为当时永泰三大寨之首。从三十多年前的老照看片上,珠峰寨的恢宏气势依稀可见。

珠峰寨建筑布局

珠峰寨依山而建,座坤向艮,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前后总有六厅(首厅:门厅、二厅:祖厅、三厅:关帝厅、四厅:福厅、五厅:武厅、六厅:书斋)十扇,三百七十二间房,左右横厝、通沟、走马道、书斋、丁厝、围墙、炮台,一应俱全。寨子建筑独特,四周为3尺多厚土石墙围砌而成,坚固异常。围墙每隔两米就有一个内宽外窄的瞭望口。寨门用3寸厚硬木外加铁皮包建而成,另加两层寨门加强防护,外加东南侧门。每个寨门上都有灭火水槽,还有用于对外射击的高低不等的枪眼。寨内木雕精细,门窗木墙上精雕细刻,各类飞禽走兽、奇花异草、雕龙画凤,棱角双燕齐飞,栩栩如生。整个庄寨设计精巧,防守自如,使人不得不叹服一百多年前珠峰寨人的智慧。

国年间,德化县土匪猖獗,几次围攻山寨,屡攻不下。曾有一次,德化籍媳妇李氏伙同两名族亲与德化土匪内外勾结,李氏半夜私自将东南侧门偷偷打开,土匪蜂拥而入,遂举枪射击,然不知何故,无一能响,土匪久攻不下,不得空手而返。据谢家族人传说系寨子关帝厅(第三厅)关帝显灵庇护,寨子方安然无恙,前后历经近二百年,经六代繁衍子孙三百余人。

珠峰寨的“风水”

峰寨在当时是永泰县三大寨之首,被称为“最文明之庄寨”,不仅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建筑史学价值,还因为它包涵了几大历史信息。按照风水、五行、八卦和象形四项的标准,珠峰寨具有其中的三项标准,首先从风水上来说,其两面环山合抱,能聚财,寨门面对邻村上洋笔架山,历代可出能人,属于风水宝地;从寨门设置上来说,寨子有两个寨门,完全按照八卦设置;而从象形上来说,它则像一艘扬帆待航的小船。

年久失修,古宅坍塌

氏族人对祖上曾经的辉煌一直引以为傲,然因人丁兴旺,寨子日渐无法满足族人日常生活,后世子孙陆续外迁,渐无人居住,年久失修,饱经沧桑……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家族内部原因及生活条件制约,原住于寨子右侧的两房拆掉庄寨里的木料卖掉,导致无人居住的另一侧房屋也开始坍塌,毁坏过于严重的珠峰寨,差点做成遗址保护,成为族人心里一个抹不去的伤疤。

古寨的重生

实上,绝大多数谢氏后人都不忍看着祖宗基业日渐破败下去。但因缺少资金,更缺乏振臂一呼的带头人,重修事宜只能一拖再拖。

终于在2014年年初,在族人谢绍钦(县安监局局长)的号召及谢绍武村长村委共同努力下,珠峰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获得了永泰县美丽乡村筹建资格,珠峰村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立足于自身特色,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村民齐心协力,按照美丽乡村规划,先后投入几百万元打造美丽乡村,经过一年的规划建设,已初步打造形成了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特色生态旅游村。

2015年农历七月初一,是珠峰谢氏族亲每年祭祖的日子,外出创业的族亲都从各地赶回老家祭祖。很多谢家后裔子孙谈及珠峰寨对其印象深刻,都希望能够将之修缮重建好。但由于寨子毁坏过于严重,又因地处偏远、经济条件等因素制约,重修寨子确实困难重重,重修寨子计划只能搁浅。

2015年,东南乡建首席建筑师张明珍先生因“美丽乡村”项目与珠峰寨结缘时,不忍寨子的精致木雕与庄寨同落尘埃,建议珠峰村的书记谢枝仁号召大家修缮庄寨。2016年3月27日,谢氏族亲会在永泰县县城举行。会上,大家讨论如何修缮庄寨,并成立了“珠峰寨修缮理事会”,并选出由族亲谢积仁任会长,谢齐仁、谢绍权为副会长。原本只作为遗址保护的珠峰寨,获得了修缮的契机。这次会议甚为关键,虽为宣传,却点燃了族人的热情,族人都愿意为庄寨的修复做出努力。会后,理事会开始组织资金的筹集,庄寨后裔子孙以每人500元标准摊派,上不封顶。在这个永泰最偏远、以毛竹业为生、资金来源困难的小山村,理事会立马筹集到了20多万。在族人谢绍钦的协助下理事会向县政府申请修缮基金,通过多方努力另外争取到了20万的修缮资金。这些钱远不足以支付珠峰寨主体修缮所需的材料费用,但资金的筹备意味着庄寨后人开始团结一心为共同的目标行动了。于是,慢慢地,更多人参与了进来。

2016年7月,在建筑专家的指导下,庄寨人准备好木料、请来尤溪工匠驻点开工,珠峰寨开始踏上了“凤凰涅槃”的征程。目前珠峰寨正厅、关厅、书斋均已修缮完工,族人举行了隆重的上梁仪式,三厅(关帝厅)于2017年3月14日(农历二月十七日)子时举行了隆重的关帝像落座仪式。

谢齐仁是珠峰寨理事会的副会长兼会计,负责资金筹备与管理,同时也负责策划修缮事宜。在外闯荡多年的他,现如今小有成就已在长乐定居,以往难得回寨的他,因修缮工程频繁奔波于泥泞不堪的回乡之路。对他而言,寨子是他常常思念的地方,五十多年过去了,出生时写着他名字贴在寨子正厅左侧墙上的贺单,至今依稀可见;童年玩伴在寨子里嬉戏打闹、七八人同挤在十几平方的房间内的生活等场景,都是他珍贵的记忆;更是代表了许多谢家优秀子弟及在外闯荡游子对桑梓故里的眷恋与思念……

故土犹如母亲,庄寨是根,是根植于谢家每个人心中的魂!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相信只要族人抛开私心成见、同心同德,珠峰寨必将成为谢家后人凝心聚力、守望故土、回味乡愁的精神家园!

珠峰寨开发计划

目前珠峰寨已成为县级保护单位,在多方的合力下,修缮工程依旧在进行中。官方争取的资金补助,诸多建筑专家的鼓励和引导,传统工艺的逐渐恢复,使得这座偏远的庄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获新生。正在筹划中的乡村招待所—“珠峰之家”,也会为珠峰及珠峰寨带来更多的关注。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自海峡旅游、东南乡建杂志

编者后记 六月底,我参加了东南乡建组织的厦大人文学者永泰考察一行,辗转了大半个县,叩访了近十个村落,近距离接触了一种被命名为永泰庄寨的传统民居,这是鹭客社视线首次北上永泰,公号平台将据此推出永泰行系列图文,此篇为珠峰年轻村民谢志道作品,它将帮助我们初步了解永泰庄寨的迷人世界。 ——  林鸿东



作者简介:谢志道,珠峰谢氏族人,现供职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