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LOOK • 永定:揭秘大溪黄龙坪“作大福”民俗

 鹭客社 2020-07-02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因为有“骑虎公王”,黄龙村“大福”的声望才能凭借着本村独有的起僮和理生祭祀两大法事仪式在众村落作福中独树一帜,以传奇般的威严和神秘感响彻周边乡里。


今年农历10月14至18日,永定区黄龙村三年一次的大型民俗活动——作大福隆重举行。农历10月12日上午,黄龙坪祥云笼罩,云雾袅袅,乡间马路彩旗飘飘,炮声、锣声、鼓声响彻云间,本地三年一届一方之境中最宏大最浓重和庄严神圣的作大福,庄严肃穆的请神活动在喜气洋洋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前后历时五天作福仪式正式开启。

作福的背景

作福,原为君王、祖先或神灵给予奖赏、施恩赐福之意。《书·盘庚上》:“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作福作灾,予亦不敢动用非德。”意思是:现在我要祭祀我们的先王,你们的祖先也将跟着享受祭祀。赐福降灾,我也不敢动用不恰当的赏赐或惩罚。宋·宋祁《宋景文杂说》:“有所爱,能以得君之赏以贵之,是谓作福。”

在客家,“作福”就是祈求神灵赐福,含有求神、许愿、还愿、祭奠、祈福意思。作福既是富含客家特色的民俗活动,也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俗语。明清时叫“打蘸”、“酢福”,客家老百姓祈求神灵赐福并佑护合境平安,是闽西、粤东北一带客家地区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大型传统民俗活动,体现了客家老百姓崇尚美好的朴素愿望,属于民间庙会活动性质的风俗文化。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福”的内涵及人们祈求的愿望在不断发展扩大,老百姓对所祈之“福”,已经从初始的庆丰收和求来年风调雨顺合境平安愿望,扩展到了求财、求丁、求姻缘、求事业等等方方面面的愿望,故当地老百姓都习惯称叫“作大福”。

黄龙村“作大福”的历史渊源久远,至今已经延续至少五六百年的历史了。黄龙作福大约始于明末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据当地史料《永定县志》(清·康熙本)记载:明末(嘉靖、万历、崇祯)清初(顺治)(公元1522年—1661年期间)永定县内流寇横行,瘟疫流行,“势甚猖獗,放火劫掠,人民被杀者万余。间有窜寨投城者。又染瘟疫,遍野骸骨,斗米价至一钱八分”,又“洪水遽高数丈,飞虹桥冲去,近溪人家溺死者甚多,田被冲坏者不计,亦一时之大变也”,人民百姓“危同累卵,男妇惊惨”,接连不断的天灾人祸使得老百姓横尸遍野,家破人亡,存亡于水深火热中。与梅州客家片区一样,金丰里众多村落纷纷请来道士“打蘸”作法事,祈福求平安,祷祈来年风调雨顺,护佑一境生灵。久而久之便慢慢成了村民们每年必做的习惯风俗一直保持并延续下来。建国后,受文革破除迷信影响,各村作福习俗被叫停,黄龙坪骑虎公王神殿中的百盏斗灯全遭破坏。但老百姓对“福”文化的思想信仰仍旧不变,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思想寄托并不休止。直至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各村落逐渐恢复作福习俗。金丰片区作福最为有名的主要有“三坑一坪”,即湖坑、洪坑、陈东坑和黄龙坪四个地方的作福。黄龙村的作大福这一大型民俗活动于1984年正式恢复,三年一届至今已办了十二届。

黄龙坪作福“打蘸”法事仪式一般定于秋收之后,起初每年作法一次,康乾盛世后改为三年一次“大福”。作福之日,合境诸姓各户老少偕同参与,拜请骑虎公王和保生大帝,并以全猪全牛全羊或并以全鸡、全鸭牲畜祭祀,不洁不净之物一律禁入法场之内,气氛肃穆庄严。法场之内,祭品摆放得井井有条,琳琅满目,场面蔚为壮观。每当作福之季,本村的黄姓、翁姓和附近自然村曹子背翁姓、双坑里李姓各村民齐同参与。村民尽邀各方亲朋好友前来“聚福”,谁家来的人多,所聚之福也就多。因此,作福期间,上供之日,参与人数众多,规模日盛宏大。在金丰片区众村落作大福习俗中,黄龙坪的作福法事以保持的完整性、场面规模和项目氛围隆重度著称,闻名于方圆百里。在金丰片区,甚至远及梅州一带,人们一旦提及作福,“三坑不当一坪”、“一村压三坑”的颂评说法至今不绝于耳。

神祇信仰

说起黄龙坪的作福,自然得提起被村民供奉为本地保护神的“骑虎公王”。因为有“骑虎公王”,黄龙村“大福”的声望才能凭借着本村独有的起僮和理生祭祀两大法事仪式在众村落作福中独树一帜,以传奇般的威严和神秘感响彻周边乡里。在客家地区,公王崇拜非常普遍,几乎村村皆有,但名号众多,除了称为“公王”外,还有“帝君、帝、主公、公、仙师”等等。黄龙村的公王称为“骑虎公王”,信众广布周边乡村,甚至有外地村民和海外归来的游子前来拜仰,在金丰方圆百里赫赫有名。1999年台湾百余同胞到黄龙坪寻根,抵达水口时在骑虎三公王前礼拜。关于骑虎公王坛殿的历史,当地官方史书《永定县志》(清·道光本)载曰:“武丰宫,在金丰黄龙坪水口,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建,祀土神骑虎公王,嘉庆壬申,翁廷仰,宗六,佛保合众姓重修”。又载云:“(骑虎公王)金丰坛,在金丰黄龙坪,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建,祀土土神骑虎公王。道光元年,翁姓宗六,芳乾、英连等重修。”据此,我们推断黄龙村骑虎公王神坛始建于明代万历元年(1573年),后翁氏子孙几次修葺。按黄龙坪当地民间流传的说法,骑虎公王坛址原先并不在水口,而位于溪流上游,一次山洪暴发香案神坛等随流水漂至水口岸边而止。当地先民们认为是神灵的选择,于是便在香案神坛落脚处兴建神殿——武丰宫

除了骑虎三公王外,黄龙村的作福,还有一位神祇,即闽地民间普遍信仰的保生大帝。据福建本地史料和民间传说:保生大帝,本名吴夲(tāo),字华基,别号云衷,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人士,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三月十五日,卒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6年)五月初二,于采药之时,羽化飞升。在宋代,吴夲是闽南一带几乎家喻户晓的救世名医,一生扶贫济困,拯救无数生灵,在一次进山采药不慎坠落山崖伤重而亡。后闽地百姓感其救苦救难的恩德,或画像或雕其像或摆神位加以纪奉纪念,南宋绍兴二十年(公元1150),其家乡民众在白礁山立神庙,加以酬拜。当地人们每当遭遇苦难,便会感念吴夲(tāo)神力以拜祭之。明·洪武五年(1796年)朝廷敇封吴夲为“吴天御史医灵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此后,每当生存环境恶劣、遭遇灾难和流行瘟疫疾病时,闽地老百姓都会举行祭祀保生大帝,祈求保生大帝神灵的佑护和救济,拜祭保生大帝逐渐成为闽粤广为流行的一种民俗和信仰活动。据说,黄龙坪原先并无保生大帝神位,每当作福时,村民们都要从外地请来保生大帝。有一年作福祭祀法事后,村民要把保生大帝请回原处,却发现保生大帝神像十分重几个大汉都无法挪移把他请上神轿,作法事的道士说“保生大帝喜欢黄龙这个地方,不想离开了。”于是,村民们在本地专门为保生大帝建庙敬拜。

 起僮奇观

黄龙作福名望气压三坑,关键在于“起僮”和浓重庄肃的祭祀两大法事仪式。熟悉先秦楚地巫教文化(楚辞中有大量记载)和南方吴越图腾信仰文化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在我国南方两广和闽越民间长期流行的一种宗教——法教。民间法教大约形成于唐宋年间,是南方巫道和儒家、道教、佛教信仰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成的思想信仰,最著名的主要有卯山(茅山)教和闾山教。作为古越故地,闽粤民间法教非常神秘,有着现代科学还无法解释的种种奇闻轶事。闽越闾山教中著名的教派如夫人教、法主公教、释教、普庵教等。夫人教在闽、浙、赣、粤、台等地分布最广,在闽西称为“王母教”、“客家阴阳”,其法事科以禳灾纳吉为主,并以上刀梯、上幡竹、过火埕(俗称“上刀山、下火海”)等武术性科法为特征。福建莆田仙游、湄洲湾、闽粤客家地区的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银针穿腮、铁球刺背佔、上刀山下火海”的民俗活动。据说,神灵附身后,随着鼓声一阵追一阵,僮子大喝一声,能将六七寸的银针穿透脸部左右腮,随后跃身而起翻身登上丈余高的刀梯。黄龙坪骑虎公王的法器主要有:令旗、令牌、法绳、法剑、铁刺球、斗灯等等,这些都是民间法教法事中常用的法器。黄龙坪起僮法事仪式,体现了闽越神仙信仰和福建闾山教在当地的影响。骑虎公王降金身于僮子后,起僮时僮子时而举手携宝剑款步左右,时而口中喃喃咒符语,时而抛掷铁刺球阵阵起舞。据说,之前的公王僮身,在起僮时还有“躺钉板”、“饮剑割舌”的武术科法表演,僮子将舌头割下后又接回去。法事作罢公王退去僮身后,起僮者全身而退,身体毫无伤痛之感,僮子本人竟对刚刚作法事的环节过程毫无知觉不存记忆。据说,黄龙村的起僮法事,具有驱除灾害、祛邪医病、祈纳福吉的功能。因此,每每谁家有苦痛灾害之时,常常会想着请公王起僮镇煞(当地人称“出煞”)。

    【笔者后话】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业社会,华夏几千年传统社会文化的发展,基本以乡土文明的传承发展为主线,乡村作为华夏血缘社会及其文明延续的重要载体正在逐渐演变和流失。和众多民俗文化活动一样,黄龙坪作大福,无论是神灵信仰,还是起僮与祭祀法事,黄龙村人民祖祖辈辈征服大自然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是黄龙村人博爱、善进、勇武、坚韧性格的展现。作大福对于加强乡民情谊,鼓励团结互助和勤劳致富建设和美乡村,和唤起港澳台及海外游子回乡寻根的愿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与湖坑作大福结伴土楼文化节活动相比,黄龙坪的作福民俗作为客家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已经不再拥有“一村压三坑”的气魄和魅力。她和很多地区的乡土文明传承一样,目前已经出现“断层”现象。随着本地“乡绅”(本地具有较深文化底蕴的名望之士)的渐渐消失,作为理生祭祀文化,因留于本地的名望之士(以前理生通常由乡绅承担)已经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甚至于先民们庄严肃穆的大福法场,也已经渐渐演化为现代俗文化的舞台。乡土文明的传承,正面临着被现代物欲文明野蛮吞噬的命运。

作者简介:翁京平,1978年生,黄龙村人,公务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