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震撼!洪卜仁2010年珍贵谈话录音重现!

 鹭客社 2020-07-02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图片源自网络


这是一段由施沛琳教授亲自录制的2010年洪卜仁讲话,内容与闽台文化交流有关,录音时间超过半小时,非常珍贵。20日上午,听到洪卜仁病逝消息后,施教授忽然想起了这段被她遗忘许久的录音。折腾大半天,终于在一片久未使用的移动硬盘里找到。遗憾的是,由于时间长达九年,音频文件已经严重损坏。当施教授把这份损坏的录音文件传给我时,我抱着最后一丝抢救的希望,转发给刚从南平武警某部转业的原通讯参谋苏芳杰。苏芳杰想尽办法,还是束手无策,于是转而求助于其老部队技术骨干梁昌鸿中士。听闻此事的重要性,梁中士挑灯夜战,最后,竟奇迹般地将录音全部恢复。深夜,当我把这份恢复的音频文件传送给本已不抱希望的施教授时,施教授告诉我,她非常非常感动,当年洪老谆谆教诲的情景如在眼前。

这份录音是2010年8月25日,在厦大念博士的施教授为了博士论文《两岸闽南语歌曲传播研究》,在博导陈支平介绍下,前去拜访洪卜仁老先生时,作口述访谈录下的对话。洪卜仁对闽南语歌曲在两岸的传播有清楚的了解。洪老先生告诉施教授,日据时期,两岸人民往来非常密切,在抗战前3-4年,约1934-36年左右,是台湾同胞在厦门最多的时期,最高峰时近2万人,包括很多史上记载的雾峰林家、江文也、张我军等。那时,不仅是台湾歌仔戏传到厦门,在厦门求学的台湾学生也透过其闽南学生会演过话剧。因此,那时台湾的一些闽南语歌曲也传到厦门。抗战胜利后,宝岛回到祖国怀抱,急需"国语"人才,特到厦门广泛征集。当时有不少大陆人到台湾去教书,多少也听过一些台湾的闽南语歌曲。此外,50年代,厦门一位叫杨扬的音乐家,也整理了不少台湾的闽南语歌曲,并将词曲发表在报纸上,通过传媒迅速传唱。

施沛琳教授还向洪老请教有关她家祖籍地的事。由于施家没祖谱,只有施沛琳祖父过世时墓碑上写着的“福建晋江”。洪老根据施家在台的地点为台南,指出施家祖籍地很可能是晋江龙湖。之后,施沛琳教授展开了到晋江的寻根之旅。当地施氏有浔江与钱江两派,同时也有两个施氏宗祠。经种种了解,施教授最终锁定了钱江施氏。

------

由于音频文件太大,只是节选部分。

作者简介:林鸿东,1976年生,漳州平和人,鹭客社创办人,在厦门翔安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