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考语文提分——小说阅读理解解题要点

 温暖2016 2020-07-02
中考语文提分——小说阅读理解解题要点

一、揣摩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小说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某一真人为模板,综合其他人物的一些事迹来写;另一种是“杂取若干人,合成一个”,即把同一种类型的若干人的特点、趣味、动作、信仰等抽取出来,综合到一个人身上。所以小说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分析人物形象的试题,大致包括三种题型:一是指认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二是结合情节概括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三是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解答此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分析关于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二是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三是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深层意义;四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解题思路: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找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这个人物评价的语句;再看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对人物的描写(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细节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二、把握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指小说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是作者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创作的,小说的作者一般根据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选择或虚构事件,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用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意思。分析故事情节对阅读小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分析故事情节的前提是熟悉情节。把握故事情节的题型的设计,大致包括以下两种:

1.概括故事情节题型:(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尾声)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理清小说的结构;(2)寻找线索;(3)抓住场面描写。

答题格式: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

2.分析情节作用题型:(1)某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请作简述。(2)将小说的某个情节删去,对小说的人物刻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为什么?(3)为什么小说要几次写到某某事件?(4)小说在哪些方面对某某人物的描写埋下伏笔?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可以分成两点作答):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点题或突出主题。(2)结构上,明确情节构思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情节的一般作用:①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③埋下伏笔;④照应前文;⑤起线索作用;⑥推动情节发展。

小说情节安排的几种形式。(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作用是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4)就结尾来说有:①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作用是留有余地,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②出人意料时,作用是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③悲剧结尾式,作用是令人回味,引人深思,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④喜剧结尾式,作用是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注意环境描写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天地,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社会根源。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揭示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可分为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指的是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背景,它为人物提供了广阔的活动时空背景,影响着或决定着人物的思想情感。自然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具体自然环境,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1.常见命题方式

(1)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联系全文,简析社会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3)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4)简要分析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

2.解题思路

(1)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②揭示人物(事物)命运的社会原因。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①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的心情;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或下文)做铺垫;⑤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或品质;⑥象征或暗示;⑦突出、深化作品主题。

四、分析表现手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

1.衬托:是指为了突出主要事物,而用相似的或相反的、有差异的事物做陪衬的一种表现方法,即“绿叶扶花”“烘云托月”。用与本体事物同性质、同类型的事物,从正面进行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叫正衬,如以美衬美、以优衬优,以高大衬高大。用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叫反衬,如以小衬大、以黑衬白。

2.伏笔:是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的表现手法。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3.照应:前面写到的,中间或结尾有交代;后面提到的,前面有所铺垫,这种安排设计叫做“照应”。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作用: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4.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表现手法。作用:为主要情节酝酿气势;在文章的开头或正文的前面部分,先交代一定的内容,为下文某个情节的发生或发展做好条件上的准备。

5.设置悬念:让读者的头脑中产生一系列疑问,并带着问题阅读的表现手法。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起伏。

6.托物言志:通过对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的表现手法。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7.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以表达感情和寓意的表现手法。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

另外还有: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五、概括主题内容

作品的主题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小说主题的表现很含蓄,它是借助人物、情节、环境多重因素表达的,因此,概括小说主题时,一定要在通览全文、概括情节、把握人物、联系背景和动机这样全面的考虑之下进行。在概括时,多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人物,为什么要写这件事情,追究情节、事件背后的根源,从而推知作者对社会、人生、世界的看法。对于直接概括主题的还需要讲求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本文记叙了……刻画了……赞扬(批判、讽刺)了……表达(表现)了……

1.常见命题方式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2)从某某故事中你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现实。(3)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这样一个主题,又有人说这篇小说反映了那样一个主题,你认为是什么主题?请结合小说的内容具体分析。(4)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2.解题思路

(1)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有的小说题目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2)从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入手;(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找出人物形象在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六、理解小说的标题

(一)理解标题的含义

小说标题的含义往往有两层: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意义;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一般与文章主旨有关。

1.析字词。从理解标题关键字词的本义、字面义、象征义入手,再联系上下文及文章的内容、主旨、情感,理解标题的含义。

2.析手法。即结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联系文中人物形象及蕴含的感情来理解标题的含义。

3.析主旨。标题的表层含义通常联系文章内容加以概括;深层含义往往是多方面的,通常联系文章主题、作者情感及表达意图,从多个角度加以挖掘。

(二)理解标题的作用

文章的标题与文章的内容、主旨、结构、语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标题的作用,可结合文章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1.内容上:交代文章主要内容;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确定描写对象(或突出主要人物);确定文章感情基调。

2.主旨上:揭示(或暗示)主旨;画龙点睛,点明中心。

3.结构上:提示文章的行文线索和感情线索。

4.写法上:所用的修辞及表现手法的作用。

5.语言效果上:(1)生动形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新颖独特、意味深长,引人深思,给人启迪;(3)一语双关,内涵深刻等。

七、品味语言特色

主要考查:理解词句的含义,分析句子的作用,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语言赏析)。

(一)理解词语的含义

先明确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再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语境揣摩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二)理解句子的含意

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方法的理解,对作者用意的解说等。理解句子本质上是一种“替换”,说穿了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说明深刻含蓄的意义。

1.抓关键词:通过抓关键词,弄清关键词的本义及其在语境中的意思,从而推知句子的深刻含意。

2.结合语境:有些句子的含意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其答案也往往就在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

(三)理解句子的作用

主要从内容、结构、位置方面分析。

1.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中心、主旨,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2.结构上的作用: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照应。

3.开头、结尾句的作用

(1)开头句子的作用: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结尾句子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照应前文;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四)词句的表达效果(语言赏析)

1.从修辞角度切入。揣摩词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其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和效果。

2.从用词特点切入。一是从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贴切、传神”等角度去理解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和作用;二是从词语感情色彩、语境义去赏析,分析其深层含义和在语句中的表达作用。

3.从描写角度切入。判断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体会这些描写所表达的内容、情感。

4.从句式角度切入。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疑问句或加强语气或吸引读者注意和思考;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骈散句、长短句能使语言清新生动,富于表现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