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要考研,过来人告诉你答案

 思维灯泡 2020-07-03

现在就业形势有些严峻,应届生考研的特别多。

前段时间稍微了解了一下,某211院校,班里十几个男生,只有两个不考研,另一个学校,也只有那么几个说不考研,甚至一些本来坚定不考研的,也都变得不那么坚定了。

再问为什么考研,大多都是回答,“现在企业要求高了,考研可以提升求职竞争力”,诸如此类……

的确有通过考研获得更多好机会的,但同时也有因为考研而错失更多机会,付出不少代价的。

我记得好久以前,当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学校论坛有篇帖子,火了……

大意是一个研究生学姐,跑去面试很多次都被拒,后来崩溃了,后悔读研,年龄又大了,还不如本科就直接就业的,混了三年混的好……

到底该不该考研?一直都是争议不断。

我尝试着通过这篇文章来进行深入分析,看看能否终结这个争论。

先抛出一个观点,或者说思维方式:

我个人一直认为,当我们在做一个重要事情/决策/规划的时候,如果能够以终为始,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就不容易偏离轨道和方向。

在考研这件事情上,如果做到“以终为始”呢?

答案很简单,以未来的工作或职业为导向进行分析和思考。

譬如,你想在科研院所搞科研、做学术,那么,毫无疑问,不但得考研,还得继续读博,而且要尽可能往名校靠,最好还是海外院校。

因为搞科研、做学术这些“职业”对于学历和学术研究的要求非常之高,继续升学是必经之路。

越早做准备越好。

比如,前段时间和一个学妹聊天,妹子才大二,就已经跟着一群研究生和导师开始阅读文献、写论文、做项目了,她自己本身对于科研也怀抱浓厚的兴趣,所以,根本没打算进公司。反过来,试想一下,如果你二本、三本毕业,本科毕业前根本就不知道论文怎么回事,在科研路上,你从一开始就几乎注定pk不过别人的……

所以,这是考研与否的第一个考虑因素:

未来的职业,尤其是岗位性质和要求

技术研发、研究类岗位或相关职业,建议考研;反之,市场、销售、平面设计、甚至人力资源等,则未必要考研。

注意,我说的是“未必”,而非“不要”。

这里还要参考其他因素,就像很多同学所了解的那样,现在大公司对于学校和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了,很多都是研究生起步,这也就逼着学生们,无论什么专业都去考研。尤其是国企,这方面限制尤为严格,门槛过不去,啥都不用提。

反倒是很多外企其实只要求本科学历,尤其是一些综合性岗位,因为人家有一套科学的测评体系和工具,能够透过学历,较为科学的评估一个人的能力素质。而国企,尤其是地方性国企这方面真的就要弱了,我记得我当时面试的时候,人家都是,一看,嗯211院校研究生,专业也对口,还是个男的,好了,啥时候寄三方呢?(当然,央企校园招聘也严)

所以,考虑到这么些现实情况,第二个建议来了。

如果你通过考研能够实现“院校阶层”跨越,那么,建议考研。

“院校阶层”是我杜撰出来的,没有这种明文说法,但是,现实中其实真的还是存在的,见下图:

现在好像已经没有了三本了吧,但大致情形也差不多。

如果你能通过考研从划线之下进入划线之上的院校,建议读研;如果还是在同一个层次院校,则未必要考研。

于是,能不能考一个好成绩就成了一个关键。

每个人的天赋真的是有不同的,有些人就长于抽象思考和理论研究,考试能力特别突出,有些人则喜欢“干中学”,针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行动,在行动当中得到学习和锻炼,但你让他去考试,就不是强项了。

另外,显然还需要考虑家庭因素,尤其是家庭经济条件。

如果家庭经济好,没有负担和压力,你还可以随便晃荡几年,当然可以考一考;反之,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不但不能支持你,还需要你反哺,那么,除非职业特性的学历要求高,否则不建议读研了。

我画了一张思维导图:

稍微总结一下:

  1. 以目标为导向,以职业发展和职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进行思考、分析和决策;

  2. 最关键的是岗位,它的工作内容、性质以及对高学历的要求;

  3. 除了岗位之外,基于务实的考虑,组织因素也需要注意,大型国企、央企、科教文卫组织对学历尤为重视;

  4. 匹配个人特质和兴趣专长,一般来说,霍兰德兴趣类型中的“研究型”是很适合考研的,而“实际型”与“企业型”则不太适合;

  5. 兼顾下家庭经济条件,但这个其实不是最主要的,服从于前面三个,尤其是第一个。

为了更好地辅助决策,我继续提炼了一下:

见上图:

形形色色各种条件和情况,只需要关注最根本的四条,如果圆圈里四个条件,你符合其中一个,那么,考研会是一个相对靠谱的抉择,如果一个都不符合,我是不建议考研。

够一目了然吧。

这里额外提醒一下,在考研决策之前,以及假设你决定不考研,建议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的意向职业做一个较为深入地分析与思考。

  1. 理解整个中国的经济体制,体质内外其实差距蛮大;

  2. 对自己的职业方向进行探索,并逐步明晰;

  3. 多去招聘求职网站看看,人家的要求到底是怎样的,多看几个就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提升方向了;

  4. 多找几个前辈好好访谈下,包括本职业的、不同组织类型、规模的,尤其是那种对意向职业了解较深的;

  5. 好好想想有哪些渠道去找到这样的人、如何去联系、如何让别人愿意帮助你、需要做怎样的准备,等等;

  6. 思考下校园招聘的底层逻辑与人才需求,不同行业、组织好、岗位需求的异同;

  7. 简历好好做,有些人要毕业了简历还是一团shit;

  8. 不同面试方法、他们的逻辑、问题、目的及应对;

  9. 自身的人力资源,包括内在与外在,怎样去真正提升;

如果你连这些基本思考和行动都没做过,要么你是超级大牛,根本不需要;要么,你就等着社会“毒打”吧。

真正做好这个过程很不容易,但你不能逃避。

因为你越是逃避,以后则一定会越不容易!

具体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参考专著《高效迭代》

当然,书里头更多地是一些系统提炼和方法论指引,不可能解决每个人的具体的细致的问题,我写那本书的初衷也不是给人现成的答案,更多地还是希望启发读者去思考,并且提供方法之道和路径指引,更重要地还在于运用其中的方法去探索和践行,如此,才会真正受用无穷。

但是,最近发现很多人还是有着如此多的的问题,所以,决定再花一个月的时间针对求职的具体内容和细节再进行梳理和提炼。

为更好地丰富其中内容,现决定免费招收几名学生,为其提供持续性地一对一咨询和辅导,从职业方向明晰、行业分析与抉择,到个体兴趣性格及优劣势剖析,再到简历梳理与优化、各种类型求职面试技巧训练及提升等全环节与流程入手,并匹配履历丰富与完善、实习机会推荐、大咖推荐访谈等。

当然,任何回报都要求付出,你所需要的付出就是把你所有问题和我的回答与讲解记录下来,而后把它们变成文档、PPT、课程等。

地点:成都市温江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