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胡敬华:我的父亲是红军

 古蔺同乡会 2020-07-03

太平胡敬华:我的父亲是红军

罗树

在太平镇渡口纪念地标识碑上方,横穿郎太公路拾级而上,爬完十多级石梯,就到一个长长的坝子里。这个小坝顶上是简易彩钢棚,一侧牵着一条“红军后代讲长征红军故事”横幅,坝子里摆着一张讲台,几十张桌凳,俨然是一个露天讲堂。到太平渡参观的游客,几乎都听过一个长者激情讲述红军经过太平渡的故事。这个人叫胡敬华,这里是他家的院坝,是他一有游客需要就讲述红色故事的地方。

红军后代讲述父辈的故事

胡敬华今年七十三岁,是流落在太平渡的老红军胡云清的长子,他身材微胖,和善慈祥,为人热情,声音洪亮。初中毕业后参加船队,后先后在太平修建社、胜利村村委、镇管船员、镇煤炭市场管理办公室、镇邮电局监督、县矿管办驻太平镇矿产监察等单位上工作过。任职期间多次被市县表彰和奖励,退休后积极参加太平景区管委会的红色宣传工作,开展“红军后代讲长征红军故事”,2017年获“泸州市最美志愿者”称号,2018年获“古蔺县道德模范”。

红军后代胡敬华

胡敬华说,他父亲去世那一年,他才七岁,不要说小的两个兄弟,就是他也不知道父亲曾经是红军战士,都不知道他是江西宁都人。

十七岁那年,他成了赤水河上一名拉船的纤夫,和他一起拉船的,还有当年流落在太平镇的红军、父亲的战友江明万叔叔等人。闲下来时,他和江明万叔叔躺在船头,看看天上的星星摆起了龙门阵。江明万叔叔等人多次给他讲起湘江战役、青杠坡战役的惨烈、四渡赤水的艰辛、飞渡乌江的悲壮,以及关于他父亲的故事。

胡敬华说,父亲胡道财,小名凳子,1910年生于江西宁都县黄陂镇。1929年参加红军,入伍后因怕家人受到连累改名胡云清。先期在红一军团当兵,历经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战斗。红军长征到达广西的湘江东岸后,编入红三军团,参加湘江之战,到达遵义整编后编入中央纵队。1935129日,在习水县土城的青杠坡那场惨烈的战斗中,父亲的左臀部被炸伤,两块弹片嵌入臀部。父亲忍住剧痛,拖着一条残腿,奇迹般地走到云南扎西又东返黔北,完成了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

1935322日,由于父亲的伤口化脓发炎、臀部感染严重无法随部队前行,由部队交由当时的地下党组织救护,和受伤后不能行军的另外的刘湘辉、李梦增、江明万、刘海山、胡国兵五名红军伤员,留在太平养伤。部队给他们每人发放的三块银元,作为医疗和生活费用。

今日太平渡

因赣南口音容易引起怀疑,父亲就不说话装聋哑人。在地下党秘密救护下,父亲慢慢伤愈,但和队伍已经无法联系,他只得流落在太平渡,靠打短工、帮人倒酒糟、挑井水卖为掩护,等待联系部队。他慢慢学会了当地语言,当地人只以为他是出来逃难,身份一直没有暴露。他的为人诚恳,任劳任怨,慢慢得到当地人的认可,随着时间过去,慢慢融入社会成为当地人。1946年与我母亲吴玉珍结婚后,生了我和弟弟胡敬坤、胡敬忠。解放后被推举为古蔺县太平古镇的街长,可惜好景不长,1953年,父亲患病,因当时医疗条件差,加之家庭也不太富裕,不幸离世,年仅43岁。

红军胡云清的后辈们

在父亲去世二十八年后,1981年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弟弟胡敬忠申请人党,填表时政审栏必须填写父亲的籍贯和他的社会关系,没办法必须往江西宁都跑一趟。古蔺县教育部门资助三百块钱,我们三兄弟积攒一些路费,才一起回到故乡宁都县寻找亲人。

那一年,三兄弟带着父亲胡道财的遗愿,来到江西宁都县黄陂镇山堂村。在村里见到叔叔胡道谋。胡道谋介绍说:“父亲胡道财长征后就再也没有音信,民政部门的烈士档案这么记载:‘胡道财,跟随中央红军长征,未归’。50年代后期,宁都县人民政府根据相关的烈属抚恤规定,确定我家为烈属,烈属光荣的牌匾挂在门前时,你们的奶奶还痛哭一场。从此,人民政府每月发放6元、8元,后增加到18元的补贴,直到你们的奶奶1963年去世”。

翻出宁都县人民政府颁发给胡道财的光荣烈属的牌匾,我们三兄弟泪流满面,为父亲的红色经历而感动。在结束江西的寻亲之旅时,我们将那块“光荣烈属”的牌匾带回了赤水河边的家中。

江西带回的“光荣烈属”

在我的家里,一直保存着两件传家宝,一件是当年红军留给父亲治病所剩的两块银元,另一件就是人民政府颁发的白底红字“光荣烈属”的匾额。我常这样说,三块银元使他们家连着中央红军,“光荣烈属”的牌匾则连着人民共和国啊。

如今,我父亲的灵位,静安放在故乡宁都县黄陂镇山堂村的胡家祠堂里,他的遗骨却埋整在几千里外的赤水河畔,这位十九岁参加红军的战士,自从193410月踏上长征之路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是最大的遗憾。

父亲生前一直想念江西老家,一家人生活再困难也舍不得花掉那三块银元,他想将银元当作回家的路费,到故乡宁都去看看生他养他的亲人和土地。遗憾的是,这个愿望终究没有实现。痛心的是,父亲自己连一张相片都没留下,在新中国诞生之初就离开了我们。

参考文献:《千里征战人未还——长征,散落的红星》,汤华明著,武汉出版社。

古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