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和湘军是怎样成功的|读嘉

 12345csdms 2020-07-04
但他们之所以成功,并不是说个人军事才能有多么卓越,或者使用了什么神奇的战术,而在于成功组建起了强固的地方组织。用曾国藩的话讲就是,团练团练,“重在团,不重在练”——散沙社会军事技术和军事素养的退化是非常普遍的事,流寇那边也是一样,良民之所以无法对抗流寇,是因为他们的组织力的退化比流寇更剧烈,因此最重要的是加强他们的社会组织。

/
   172 

曾国藩在东亚大陆的古代史路径和近代史路径中都具备很深的意义,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
 
所谓东亚大陆的古代史路径,主要就是大一统帝国的迭代,外来征服者在被散沙社会腐化后被新兴的具备战斗力的团体所替代。这个团体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新的外来蛮族,一种是内部的张献忠式的团体(例如朱元璋集团/李自成集团)。新团体——特别是后一种——未必有什么很高的品德或者战斗力,但因为旧统治团体的快速堕落和散沙社会过于弱鸡而可以快速上位。
 
晚清八旗的腐化,主要表现为满蒙骑兵征募率的下降(就是说满蒙人不愿意参加战斗了,可读同治年间西北战争期间伊克昭盟等地的档案,缺额、逃亡极多)和军事技术的退化(如伊克昭盟档案显示蒙古骑兵鸟枪配比普遍不到一半)。关于军事技术退化,太平天国战争中有这样几条史料:
 
(太平军)到益阳忽抢得民舟数千,改作顺流而下,过林子口,而出洞庭,到岳州,分水旱而下湖北。破岳州得吴三桂之器械,搬运下舟,直下湖北。一攻破汉阳,得汉口,困武昌,然后开道破城,此是东王掌令,李开芳、林凤祥、罗大纲掌兵,攻打二十余日而破武昌。(《李秀成供状》)
 
李秀成供状手迹

是则三藩战争时代(1673-1681年)的装备,在太平军时代(1851年—1864年)仍然算是作战的利器。
 
另一方面的清军的装备水平也差不多。如咸丰三年五月至九月,太平军进攻江西南昌,大量史料证明清军防守时使用的是挖出来的陈年火炮,并且效果还比当时制造的军器要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