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岁初中生辍学,只因有一个有名无实的“家”,不负责任的爸妈

 两口育儿 2020-07-04

从古到今,为人父母的都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孩子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孩子是否能健康成长和家长的教导、陪伴有很大的关系,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

李玉和老公开了一家饭店,生意兴隆,做的手擀面全是出自李玉的手,李玉觉得虽说辛苦点,但生意好也觉得很开心,奋斗几年后在城里买了房子。儿子肖波上学后,既要接送孩子还要辅导作业,店里只有李玉和她老公就忙不过来了,招了两个服务员。

后来,李玉陪孩子时间比较长,没想到老公和自己家的服务员勾搭在了一起,李玉知道后非常伤心,自己辛辛苦苦忙店里,还要管孩子,经济条件刚刚好一点,老公就出轨,本身幸福和睦的一家就此闹得不可开交。

儿子肖波原本从一个活波开朗小孩,变得少言寡语了,最后李玉家的饭店关门,李玉虽提出过离婚,但老公向她承认错误,并承诺以后会好好过日子,不再和那个服务员来往,为了孩子,李玉妥协了。

把孩子转到城里上学后,一家人都搬到了城里生活,李玉老公和李玉商量自己去外地打工,让李玉在家照顾孩子。李玉同意,把全心的爱都给了孩子,再苦再累没让孩子吃一点苦。

肖波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刚开始的几年老公还每月给李玉打钱,后来就说挣得钱都还债了,没有生活来源。李玉也开始找工作,在一家养生馆工作,不时的需要培训,去外地学习,这样一来,孩子就没人照顾了。

由于李玉和老公关系不好,婆婆也不怎么喜欢,从小没怎么帮忙照看过孙子,肖波也不喜欢奶奶。

肖波让李玉给他买个手机,李玉觉得孩子一个人在家也孤单,就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她如果去外地学习的话,就会让孩子的姥姥来照顾一下。

自从肖波有了手机后,每到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玩游戏,有时饭端到跟前,叫半天他也不动。完全迷恋上了游戏,姥姥觉得自己管不了他,就告诉李玉“不能让孩子玩手机,玩着手机饭都顾不上吃。”李玉告诉肖波,让他好好听话。

之后每当李玉去外地学习,肖波也不让姥姥来照顾自己,称自己已经十一岁了,已是大孩子了,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只要给钱自己可以买饭吃就行。李玉也觉得儿子在家从不出去惹事,让她很省心,学习虽不算很好,但在班上也能排到中上等,李玉也就同意让儿子一人在家。

李玉就这样一边挣钱,一边还的管孩子,朋友都劝她,老公出去这几年,也不管她们母子,让她多长个心眼,后来才听人说自己老公在外面有人了。春节回家两人大吵了一架,老公就提出离婚,李玉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建造的家园,凭什么让给别人,于是她坚决不同意。

肖波看着父母吵架,就道“你们不要吵了,你们有想过我吗?爸爸你这几年管过我吗?”肖波爸爸说“你妈不是管着你吗?”肖波说“那能一样吗?人家的爸爸妈妈都带着一起去玩,你们带过我吗?我都不敢和同学们玩,怕听到他们说的闲话。”说着就把自己锁在屋里。

李玉和他老公就这样僵持着谁也不肯妥协,春节后李玉老公外出了,家里还是李玉和她儿子。

肖波在初中上了半年,说什么也不愿去学校,李玉急坏了,找到班主任问肖波怎么回事,让老师帮忙劝劝,班主任就说“肖波这孩子在学很听话,就是不和群,总是一个人坐在位置上,也不与其他同学玩,性格太内向。”

李玉说“他在家也是不爱说话,我有时上班忙顾不上他,他自己买点饭吃,就是爱玩手机,我怎么说也不听,你劝劝他吧?我实在是没办法,他今年才十二岁,不上学回家能干什么?”在李玉的恳求下,班主任去做了家访,劝肖波去学,听听老师的劝,肖波又去学了一星期,就又不去了。

老师有来劝肖波,他嘴上说答应去,可老师走后他还是不去,李玉急得哭了几场,怎么劝肖波他就是不回学校。最后李玉实在没办法只能跟她老公联系,让他管管孩子,后来李玉老公看肖波不愿去学,就把孩子带着去了他打工的地方……

就这样一个十二岁孩子辍学了,这不是毁了孩子的一生吗?

真正的教育,不只是教育而是在于家庭的生活的环境,孩子生活在一个吵闹,压抑的环境下,怎么能好好的成长?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教导,更离不开融洽,宽松的学习氛围。

父母在吵架时,多想一想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做出格的事时,多想一想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凭着一时之快,给孩子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在学校老师一再强调不能让孩子玩手机,可是很多父母经不起孩子要求,大多头会满足孩子想要手机的要求。于是,孩子就迷恋上游戏,无法自拔。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需要时常给孩子沟通,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在倾听的过程中不要打断他,直到听完他的想法后,再和他一起分析对与错。

把孩子当朋友看待,让他感受到自己在家是平等的,是有发言权的,这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才会有自信,才可以勇敢的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