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的这些“坏习惯”,其实是聪明的表现,家长别再阻止他了

 两口育儿 2020-07-04

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起,每个家长都希望宝宝能够平安健康成长。然而随着宝宝不断长大,他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愈发活泼好动,会做出一些让家长哭笑不得的行为。其中更是有很多行为被打上了“坏习惯”的标签,让无数宝爸宝妈操碎了心。

这些情况,你都遇到过吗?

丢玩具、丢衣服、丢奶瓶,把一切可以拿到的东西扔的满地都是。宝爸宝妈一遍又一遍的捡,宝宝一遍又一遍的丢,怎么教也不听,越说还扔的越起劲。

吃手、吃脚、吃衣服、吃被子、吃妈妈的头发,到处都是牙印,满脸都是口水,边吃还边楞呼呼的傻乐。

趴床边,爬凳子,翻窗户,扣各种看的见得孔孔洞洞(例如:插座孔等危险物品),一不留神没注意就怕宝宝伤到了,不让他玩就哭,实在是太心累。

被误解的“坏习惯”

其实,以上这些习惯都是宝宝的身体、感官、智力处于高速发育下的表现,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忧。

只要能正确的加以引导,这些习惯完全有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所以宝爸宝妈千万不要再一看到宝宝的“坏习惯”就急于阻止了。

正确引导,宝宝快乐更聪明

宝宝喜欢扔东西,是在锻炼自己的抓握能力,同时也是在借助扔出去的东西发出的声音等信号,锻炼空间感知能力。

当宝宝在扔东西的时候,其实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帮宝宝把扔出去的东西捡回来,宝宝会扔的更加“乐此不疲”,这也是让很多不了解的父母最头疼的一点。

其实我们只要把重要、易碎的物品,放在宝宝触及不到的地方,其他的玩具、衣物等等,可以让宝宝尽情的扔。

如果有时间,甚至可以陪宝宝一起做“你来扔,我来捡”的游戏,这样既能满足宝宝扔东西的欲望,又能增进亲子感情,一举两得。

宝宝喜欢吃手,吃玩具,则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从吮吸母乳开始,宝宝逐渐学会了用嘴来感知这个未知的世界,无论拿到什么东西,都喜欢先用嘴感受一下。而吃手也可以给宝宝带来安慰感和安全感,在长牙期还能缓解牙龈的不适。

宝爸宝妈可以选择牙咬胶玩具、安抚奶嘴、磨牙零食等,来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互动游戏等,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帮助他解决爱吃手等问题。

宝宝不安分的到处攀爬,喜欢到处抠、摸,标志着宝宝的感知成长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这个时候的宝宝没有太多的危险概念,但是对周围一切可能尝试的区域充满好奇。家长们可以选择一些防撞、防压的安全小装置,确保宝宝在探索过程中的安全。

父母的陪伴最重要

当然,不管宝宝处在哪个阶段,始终最需要的还是家长的陪伴。在面对宝宝的“坏习惯”时,宝爸宝妈要多一些耐心,毕竟宝贝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是遗憾。

如何应对宝宝的这些“坏习惯”,你学会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