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军(1985-),男,汉族,山东菏泽牡丹区人氏,笔名杜若蘅芜。从小酷爱古典文学,曾全部背诵《论语》、《孙子兵法》,最喜读《三国演义》,出入常携带,时人谓之“三国癖”。作品散见于《中华辞赋》《宁夏日报》《香港商报》《银川晚报》《宁夏大学报》《宁夏穆斯林》等报刊,《宁夏大学赋》刊登于《中华辞赋》(2012年第四期),《宁夏大学回族研究院铭》载于《中华辞赋》网。2012年,散文《怡情金波湖》荣获“2012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并被宁夏《新消息报》、固原新闻网、宁夏大学新闻网报道。《烟台山赋》获2012年“希望杯”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诗歌《悠悠贺兰情》获2012年“时代颂歌”全国诗歌散文大赛二等奖,散文《塞上湖城,沉醉、沉醉》获首届“当代杯”国际文学艺术大赛二等奖。 敬师赋 序:师者,育我劬劳,德隆望尊,功盖寰宇,吾辈不可不敬之也。故作此赋,以赠天下师长,特赠予“惠我实多”之师王锋及启蒙恩师李爱珍,祝其平顺安康,福寿绵长。 教育者,国运之肇,遂国强必重教。教师者,教育之基,遂重教必敬师。敬师则教育兴,教育兴则人才旺,人才旺则国运昌。巍巍中华,不可不重教尔;泱泱华夏,不可不敬师也。 师者,育我劬劳①。庠序之路,沿途多艰。遥想当年,闻鸡起舞。继晷焚膏,泛舟学海。苦学终日,孜孜不倦。博学高才,方为人师。居无广厦,两袖清风;家有薄席,风餐露宿。潜心学问,每每废寝忘食;邃密群科,莫言三更灯火。祁寒溽暑,形影相吊;夜阑秉烛,茕茕孑立。其苦也若此,然无怨亦无悔。乐肩扛日月,喜脚踏冰霜。苗圃勤耕,笑靥如花。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借孔子神威,启学子灵性。播礼义,设帐口授;广德化,开坛舌耕。三尺讲台,引无数学子驰骋天地人间,观宇宙之宏大;四寸粉笔,领万千子衿神游古今中外,察品类之繁盛。谆谆教诲,如绚丽绽放之冬梅;循循善诱,若沁人肺腑之清泉。铸弘人之道,不负千秋;扬秉铎②之音,气贯长虹。 师者,德隆望尊。为人师者,首在立德。身正为师,耿介以自守,有正直之傲骨;行为表仪,淡泊以从容,有望重之严威。似蚕,吐丝不止,织就锦诗绣文;若烛,火燃心膏,暄暖莘莘学子。苍柏其人,令妇孺恒敬之,比肩接踵;楷模其行,使世人俯仰兮,熙熙攘攘。 师者,功盖寰宇。黑发积霜,心血浇灌繁花艳;润物无声,桃李不言自成蹊。其学子也,有政要、有将星、有巨贾,有君子名,有大师称,正可谓:桃李遍天下,栋梁满乾坤。 惟祝惟颂,赋以咏言:壮哉,教师!几度春秋口授,数载寒暑舌耕。伟哉,教师!躬耕不辍,栽挺拔之大木兮,以拄长天;津津乐教,造巍峨之高峰兮,以擎苍穹。 注释: ①劬(qú)劳:劳苦、苦累,特指父母抚养儿女的劳累,化用《诗经?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②秉铎(duó):指担任文教之官,清戴名世《<巢青阁集>序》有言:“陆君秉铎於兹,倡明风雅,鼓吹休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