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文化博大进深、内涵丰富,简单讲可以分为三类,即宗教龙文化、政治龙文化和艺术龙文化。 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是道教,外来传入影响力最大的宗教是佛教。因此,宗教龙文化主要是佛道的龙文化。 道教继承吸收了先秦时期御龙升天、周游四海和以龙沟通天人的信仰,把龙定为“三轿”(龙轿、虎轿、鹿轿)之一,作上天入地的乘骑工具。道教还有许真君御龙及建立锁龙井的神话故事。 先秦时期,人们形成了龙神信仰和五色龙(青、赤、黄、白、黑)崇拜。隋唐时期,佛教鼎盛,佛教中的“龙王”文化也一并被人们吸收发扬。 佛教的“龙王”称为那加,实际上是一种蛇神(眼镜王蛇),但传入中国后,直接被热情洋溢、包容开放的中国人民等同于龙神了。此后在汉传佛教中,龙王位列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之一。 佛教龙王大名传播开来后,中国本土的龙王文化(龙王、龙宫、龙女)随之兴起。 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 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 道教中四海龙王、五帝龙王皆是在本土龙神信仰的基础上,借外来佛教的龙王概念演化而来。五龙神是后来的神魔小说四海龙王(《西游记》中的四海龙王,即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的原型。 商周时,龙已经正式成为天子权威的象征。秦朝时,那位使“六王毕,四海一”的皇帝更是被称为祖龙。此后,历朝历代的皇帝皆以真龙天子自居,既是天之子、又是龙的化身。 皇帝本人身穿龙袍,身体是龙体,毛发胡须叫龙须,皇帝发威叫龙威等等(这样说来,杀皇帝岂不是应该叫斩龙?),皇权被神化笼罩了一层神秘色彩。帝王权力与龙结合,对促进龙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的皇宫(故宫),龙与皇权相结合表现得让人震惊。在故宫,龙随处可见,整个故宫建筑群能找到上万条龙的影子,真可谓是“龙宫”。这也表现出明清时期皇权达到顶峰的现象。 艺术方面,中国龙文化更加繁荣。建筑、雕刻、绘画、舞蹈、塑造、衣饰、器物、神话、文学、小说等,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你稍加留意,便能感受到龙的身影无处不在。 以上三方面只是对中国龙文化的简介,它们之间关系也并不是孤立割裂的,常常是互有融合交织在一起出现于世人面前。有关龙衍生出来的亚文化,如风水学上的龙脉、龙生九子的故事等等也是极其丰富的,灿烂的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漫长的龙文化熏陶,使我们对龙是那么熟悉,它仿佛真的存在于世间,不过我们普通人很难见到罢了。有人会好奇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会不会真的出现过龙?你别说,史书上还真记载过“龙见”(龙现于世间),而且不止是一次两次,是惊人地多达上百次。 《后汉书·五行志》曾记载:“灵帝光和元年六月丁丑,有黑气堕北宫温明殿东庭中,黑如车盖,起奋迅,身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似龙。”如果说,《后汉书》的这段记载还只是“形貌似龙”的“悬疑剧”,那《宋史·五行志》这段话就是“龙见”的“纪录片”了,“干德五年夏,京师雨,有黑龙见尾于云际,自西北趋东南,占主大水”。 不仅如此,《元史·五行志》也来凑热闹,“至元二十七年七月,益都临朐县有龙见于龙山,巨石重千斤,浮空而起”。看《元史》这段记载,那可真是绘声绘色,这龙忒霸气,千斤之躯,掠空而去,想象那场面真是让人肾上腺素飙升。 离我们最近的王朝——清朝,其史书《清史稿》更是夸张地记载“龙见”达60次以上。敢情几千年来龙都扎堆出现于清王朝了...... 以上还只是官方严肃史书上记载的“龙见”,至于在广大民间,文人墨客笔下,那更是频频有龙现世,要是隔几年没个“龙见”,都感觉会out了...... 到了民国时期,龙又现身了。1934年夏天,有一次辽宁营口连续下了几天大暴雨,雨停后,人们发现天上坠下了一条龙!这一次“龙见”据说是“有图有真相”...... 那有人会转动大脑了,这建国后有没有“龙见”现象呢?那必须没有呀!为啥?建国后不许成精......呃,不是,是真没有“龙见”现象。虽然我们都愿意相信世上有龙,但遗憾的是,它确实只是想象出来的神物。古代史书上记载的“龙见”也并不可信,要么是误传,要么是利用“龙见”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纯粹是糊弄人。 现在网络上流传着许多“龙见”的视频及图片,其实也都是人为做出来的效果,就是为了满足你的猎奇心理。只要人们一天相信龙真的存在,“龙见”也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问题来了,你是愿意相信龙真的存在于世间,秉持着一份美好愿望,还是高冷地坚信,龙压根就是“想象的共同体”呢?To信or not to信,It is a question...... 文案:叶礼武 | 编辑:廖 璐 原创文章,若需转载请联系: 螺老师 18969909657(同微信)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如果你想get到更多的历史学习干货 如果你想看到更广阔的历史学习天地 |
|
来自: 昵称7039678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