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上回) 三、宽对 除实字不可以对虚字外,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的界限有时比较模糊,对仗相对灵活,因为古人的概念,就是活虚字、死虚字、助字可以相互对仗。这些在对仗允许范围内,但又不属于工对的对仗,就叫宽对。宽对有别于不成对。譬如动词对名词,或者副词对名词,介词对名词,这些就属于不成对,这些个都犯了实对虚的大忌。 宽对范例: 1. 如形容词与动词的对仗,这个在诗联中比较多见。 如董其昌题西湖飞来峰冷泉亭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冷”为形容词,“飞”为动词 又如毕沅题黄鹤楼太白亭的联 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 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吟”为动词,“老”为形容词。 又如杜甫《旅夜书怀》的颌联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阔”为形容词,“流”为动词 2.动词与副词的对仗: 如周恩来自勉联;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共”为副词,“读”为动词。 又如杜甫《月夜忆舍弟》的颈联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皆”皆是副词,“问”是动词 3.动词与连词、介词的对仗: 如清朝戴彬元题书房联 一帘花影云拖地; 半夜书声月在天。 “拖”为动词,“在”为介词。 又如纪晓岚题梧门书屋联 小筑当水石间,直以云霞为伴侣; 大名在欧苏上,尽收文藻助江山。 这联里“以”为介词与“收”动词相对,“为”为介词与“助”动词相对。 又如黄庭坚《再次韵寄子由》的颈联 风雨极知鸡自晓; 雪霜宁与菌争年。 “知”是动词,“与”是连词相对。“自”是介词和“争”动词相对。 4.形容词和副词对仗 如春联 春临柳谷莺先觉; 露滴松枝鹤有声。 “先”是形容词,“有”是副词相对。 又如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颈联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欲”为副词,“端”这里做端正解,为形容词相对。(此句也涉及句内自对,舟和楫对,圣和明对) 5. 副词与介词对仗: 如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的颌联: 三晋云山皆北向; 二陵风雨自东来。 “皆”为副词,“自”此处为从的意思,做介词用。 总的来说:对联中的诗律句式和律诗中二联比,要求要相对严格,尽量遵循工对,但不能刻意求工,因为刻意求工,容易忽视一个意境问题:而且容易流于合掌或者近似合掌(就是意思没有跳脱出去,因为在同一个小门类内,往往流于讲同一个意思)这个问题,我们以后讲写联之避忌的时候再详细讲述。而对联中的骈文句式和散文句式则对仗相对允许宽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