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开创者兼教育学家——杜威

 知鱼之乐uo5wuu 2020-07-07

约翰·杜威

杜威,1859—1952,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涵盖逻辑学、认识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哲学、美术和宗教。他的学术著作颇丰,仅目录就达125页,主要代表作有《民主与教育》《哲学的改造》《人类本性及行为》《经验与自然》《确定性的追求》《艺术即经验》《人的问题》等。

1919年5月至1921年7月,杜威到中国讲学,在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演讲数十次,对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尤其是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胡适曾说:“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这样大”。

教育本身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及青少年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汲取”。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他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或接受,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和壮大。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在它的自身以外没有其他任何目的,教育的目的就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对此,他特别反对把从外面或大人那里获取的强加性目的或先入为主的想法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

思维的重要性及如何去正确的思维?

在《我们该如何思维》中,杜威给我们详细阐述了进行思维时的不同过程,首先——明确思维和思维训练的问题,说明什么是思维以及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其次——要了解逻辑探讨的意义,明白隶属逻辑上的概念判断、推理、具象与抽象思维、经验与科学思维等方法对人的大脑和心灵的帮助和作用。最后——要学会一种“思维训练”,包括如何从活动、语言、观察、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儿童及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以及如何认识世界的方法或视角。

思想的起始及存在的意义

杜威的伦理学理论认为,思想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活动,不是从一些没有问题的绝对真理去作推论,而是一个有效的工具与方法,用以解决疑难,用以克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或疑惑。杜威说,思想总是起于一种疑惑与困难的情境;接着就是研究事实的真相,并提出种种可能的假定以解决起初的疑难;最后,用种种方法,证明或证实哪一种假定能够圆满地解决或应付原先激起我们想法的那个疑难问题或疑难的情境。

在此思想基础上,他总结出了两个系统化的结论:

第一个是,人和社会的进步,靠的是积极地运用智慧以解决一些真实而具体的问题,是在这种实用工具或解决问题的大框架下慢慢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而不是什么主义或口号,问题得到解决才是最好的,最实用的。

第二个是,在合理的思想过程中,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学说,统统不能看作是绝对的真理,只能看作是有待考验的假设,有待于在实际运用中加以考验的假定;所有的理论或学说都只是帮助人类知识的工具和材料,不能看作是不成问题、不容考据的永远都对的僵硬教条,这样会窒息人类的思想进步和自由。

杜威名言:思维的目的在于获取信念和知识。

信念的欺骗性

杜威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信念是假的或错的,是带有一定的欺骗性的,危险之处就在于,对于这些假信念,我们往往是不假思索或没有依据的就加以接受。当我们说“人们曾经以为世界是平的”或说“我以为你曾从这房屋旁边走过”时,这都是表达一种信念,一种认知。信念是人们持有的、确认的、默认的、经过了证实或未经过证实的见解。信念的根据可能是充足的,也可能是不充足的。但人们有可能并未考虑信念的依据是否存在,未去真正验证这些信念的真假或对错,就接受了某种见解,使之成为自己的信念。

未曾想过信念是否正确、真假就接受下来,这样的思维是不自觉的,是从某种方面——我们自己也可能不知道是从什么方面——传递而来。它们从某些朦胧不清的方面,通过我们也许不曾注意到的渠道(比如亲朋、好友、同事,周围人群),不知不觉之间就被我们接受下来,成为我们的思想的一部分。形成这种见解的原因包括传统、教诲、外界所得或模仿——这些信念有些来自某种权威,有些则是来自投其所好、遂其心愿的心理,来自一种哗众取宠的虚荣,更多的是来自一种媒体的宣传或外界的道听途说。这些信念、见解往往带有先入为主的特征,是他人的偏见或主观臆断,而不是先弄清它有无实在根据再经过判断而形成的信念。生活中,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受到这种信念的毒害。

对人的经验的深化和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杜威在对待经验上,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他说,经验是一个单一、动态、而为完整的有机整体。经验并不是可以割裂的,经验是相关的,不仅与产生经验的情境相关,而且,经验自身就是一个绵延不绝的发展历程。经验在发生的先后顺序上是相关的,不仅是相关,而且还是处于继续不断地成长的。

经验是具有扩张性、生长性、相关性与变动性的。比如一个人对“水”的经验或概念,是随着他接触水的各种情境的不同而变化的。有的人对水的感觉是这样,有的人对水的感觉却是另外一个样子;刚开始他对水的感觉是这样,后来他对水的感觉又有了新的发展和认识;同样是观照对象(即水),可能给当事者带来的感觉会出现很大的不同,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水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水的概念,是从与水的各种交互行动中得知的,这些交互行动,有的是直接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有的是间接的获得(道听途说),这充分说明了经验的变动性和绵延性。

我们对生活日常中的概念的误差或理解上的偏颇

对于概念或语言理解上的误差,他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传统上一般人说到一个词语,往往会误认为这个词语自身是固定的,殊不知从一个变动的历程上来看,实际上这种理解的过程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例如:“健康”并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名词,而是具有发展与变动成分的名词。要健康,就得从事各种活动,比如健康检查,熟读有关健康的书籍,培养健康有关的各种习惯,实践各种健康的活动,摄取营养的食物,选购食物等等,这些都是活动,是一个历程,不只是一个静止的、认知的健康名词而已。它实际上是串连在一起的一个发展的历程,一个人对健康的认知与理解,实际上一直处于变动和发展的历程中,只有这样才更能得到落实而变得具体化、可操作化。

所有的知识或信息都只是一种工具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冲突、疑虑、不安、不确定的时空环境。个体处于这样的环境,自然有待于提高认知来袪除生活中所出现的不安、疑虑、冲突,进而促使自己的生活或时空环境趋向于确定与和谐。这就是提高个体认知的由来,及探究或困惑产生的根源。因此,知识或一切外在的信息仅是解决这些疑虑问题的一种工具而已。

想通过逻辑或现实考察获得知识或有用的信息,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知识——从逻辑思维过程而来的——首先是来自一个不确定的情境,即一个人的内心能够感觉出一种迫待解答的困惑,心情紧张,急欲知晓实际的情形的渴望。从困难情境或处境的感受上,这个人迫切需要确定出此困难情境或处境背后的原因,以便厘清和剔除与该困难问题不相连的各项事务,继而最终确立一个可作解释的假设。根据这一假设,再拟订一个可能的解决途径,从这个可能的解决途径出发,决定出可以采取的方法或步骤。最后试验这些方法或步骤的可行性及其预期达到的结果。

我们所有的知识或信息都是一种获取再进步、无限接近真理的工具。知识不能被看成为一个预先建立好的绝对真理,因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的情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情境会产生出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个体也会得出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因此,知识或外在的信息仅能作为一种参考,无法完全套用在任何一种现实情境之内。所以,在知识及经验这一范畴下所得出的所有观念、规则、结论或规范等,只能作为一种有限的条件的确定,而不能视作是一成不变的解决问题的固定方式。

一句话言之,问题在变,时空环境在变,我们的思维和认识也得跟着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