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德国人民引以为傲的资本、软实力,但是他的身世却一直被外界所揣摩和诟病。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康德,解开他那令众多人争论不休的身世之谜。 1,父亲是谁? 1724年,康德出生于当时还是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令人称奇的是,康德讲了那么多遥远异邦的地理和人类学,但他本人却从没走出过柯尼斯堡这个小城。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父亲是谁至今无人知晓,这也是他的众多身世之谜的其中之一。 由于母亲信教,使得康德从小就接触了非常严格的宗教实践和信仰主张,结果是使得他成年后,对宗教开始变得反动,彻底远离了教会,自己一个人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而另一方面,由于母亲的影响,他由此养成了德国清教徒的那种沉抑、稳重的品格。这些品格或性格很好地为他开创哲学事业做了铺垫和准备。 2,学问的来源? 康德年轻时就具备有怀疑精神,尤其对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的一些理论表示怀疑。成年后,康德在思想上坚持一种自由主义,认为青年人应该自由、开放地发表自己的言论或思想。1770年,康德在大学谋得了逻辑与形而上学的教职,教学过程中,他有一条原则,就是最专注于那些智能中等的学生,他解释说:笨货没法扶持,而天才又自会打算,只有智力中等者才能一步步通过学习、努力教会他们。 在教授形而上学时,康德经常把其比作一个深渊,他说,形而上学犹如无边际无灯塔的黑暗海洋,里面漂浮着许多遇难哲学家的船只的残片,那里常年吹着一般人很难抵御的大风。但是这些学说或思想的来源,至今仍然处于争论之中,人们不相信,这么年轻就能知道这么多形而上的深奥哲理。 教完学生后,康德就安静在写他自己的东西,几年的时间里,他著述了很多作品,比如论行星、地震、火山、以太,还对地理和人类学有所染指。但是他的著作很少和玄学混在一起,他说,科学就是科学,科学应该和玄学分道而治。他还设想一切行星上迟早会有居民,并下断言说,那些离日球最远的行星,生长的日期也最长久,上面可能还会有一些智慧生物。 当时,他写了一段话,对于人类的发展进化表述的很是鞭辟入里。原文如下:“自然怎样发展到如此境地,它受到什么动因的助推,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引我们到一条慢慢长路。它暗示了一种思想,到底历史上的今天,一遇到某种自然界的大变动,会不会在接下的一个时期,一只猩猩就从它行走触觉发声的器官,发展为一种人类的分明的结构,也有一个中心器官用来认知事物,且渐渐的在社会制度的训练之下向前进步呢?” 3,身体和婚姻之谜? 康德身材矮小,而且体弱多病,据说心脏和肝脏的位置都和常人不一样,而且不能经常用嘴呼吸,至于真实情况,具体如何,现在也成了一个未解之谜。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其大脑却蕴藏着惊人的能量和革命性思想。德国作家海涅对他的评价是:“这是一个生活最有规律的人,他起床、喝咖啡、写作、讲授、吃饭、散步,每一项都有固定的时刻。当康德披着灰色外衣,执着手杖,在他门口出现时,人们就知道此刻肯定是毫厘不差的三点半钟了。他踱来踱去,无论春夏秋冬,总是如此。而且他对每件事在未实行之前都要仔细地想个透彻,由于这个习惯,他两次想向女子求爱,结果都是由于考虑得太久而被耽误了。而其中一次,那个女子不待康德下决心就已先搬离了柯尼斯堡。” 也许康德也像尼采一般,感到结婚将掣肘他真理上的热诚追求,将会使得他婚后变成一个为了金钱和家庭利益而什么都去干的人。而这些与康德的初衷是相悖的。因为康德在自己正处于美丽青春期的二十二岁时就写过“我早已选择并决定坚守自己的本行,我要走上我的路程,什么都阻止不了我要进行的”。(读到这,我感觉特别令人汗颜,因为现在中国的青年还有几个这样能下定决心,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初衷呢?) 虽然没有结成婚,但是康德始终没有放弃他对哲学的挚爱和求索,他百折不回,历经穷困和微贱,把他的杰作《纯粹理性批判》建构了大纲,然后写了再抄,一改再改,为了这本杰作,差不多费时长大十五年之久,直到1781年才彻底完成,那时康德早已不再年轻,已经57岁了,已经度过了人生的大半部分历程。 从哲学史上看,从没有哪个哲学家成熟得如此迟缓,而且也从没有哪一部书像《纯粹理性批判》这样如此震惊过整个哲学界。 |
|
来自: 知鱼之乐uo5wuu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