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几乎家喻户晓,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描写以战争为主,反映吴国,蜀国,魏国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民间有句话俗话:“少不看西游,老不看三国”,这个意思是,人活到一定年纪,已经是生活经验丰富了,再去读三国,那成老“神仙了”,因为三国演义,充满智慧和博弈。我们要了解新《三国演义》袁术的白胡子谋士,能与郭嘉,孔明相比吗?我们就要先了解袁术其人。袁术:(?-199年),字公路,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绍的弟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伐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余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此后袁术奢侈荒淫,横征暴敛,使得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饿而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于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袁术其人不但无能,而且胡作非为,所以曹操说他是“冢中枯骨”,已经是自掘坟墓的人还不是枯骨吗?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棺材瓢子。”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郭嘉其人。择明主而事,郭嘉从小胸怀大志,在二十岁时候就已经敏锐的感觉到天下即将大乱,于是隐居以待时日,另一方面偷偷的和有才识之人保持交往。郭嘉最初出隐,是和田丰等北上依附当时势力最强大的袁绍。袁绍对郭嘉等人极为敬重,更是厚礼相待。但是数十日一过,郭嘉便看出袁绍的优柔寡断,用人不善,非成大事之人,遂只有一人毅然而去。恰逢曹操招贤纳士之时,荀彧,程昱共举荐郭嘉,曹操召见郭嘉,问计袁绍。郭嘉说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之说,并献计策乘袁绍攻击公孙瓒之时,一举攻克吕布。这能使得曹军扩大实力,又可以避免以后袁绍,曹操决战时,吕布从侧翼威胁曹操。曹操听完感叹道:“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郭嘉对曹操的才能抱负更是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他离开曹操营帐后,大喜过望的说:“真吾主也。”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接下来我们看看孔明其人。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新野。后来在一次拜访司马徽时听过他说:“儒生俗士三顾茅庐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由卧龙,凤雏。(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即是诸葛亮.孔明,还有凤雏.庞统。)”后又受徐庶推荐,想徐庶带来他引荐,但徐庶却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意思是这个人可以去见,但是不能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相访。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就是孔明先生,刘备见到孔明,便向孔明提问:“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得量力,欲信通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先生可以计谋帮助我?孔明于是向刘备陈述三分天下,分析曹操不可取,孙权可做援助的形势;又详细分析了,荆,益二州才可争天下;便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刘备大赞,遂力邀孔明相助,于是孔明便出山拉开三国序幕。 这回我们进入主题,新《三国演义》里袁术的白胡子谋士,能与郭嘉孔明相比吗?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袁术是一个无能之辈,且自掘坟墓,这样的人就是再优秀的谋士也得完蛋,俗话说:“良禽折木而栖,”谋士必须择到明主,为明主服务。所以结论不言而喻了,实在是很清楚,和郭嘉孔明,没法比。 这个要问导演。导演脑洞大小决定人物的能力大小。 一个好的谋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一个好谋士更需要有一个明主,袁术可以说三国演义里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最典型之人,没有之一。就算白胡子水平能力再高,碰见袁术这样的主,就是神仙也难发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