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对生活的了解,决定了你的努力会有多少收获

 老友手札 2020-07-08

作者: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咨询师

努力却收获太少、无论怎么挣扎却依旧辛苦,正在抱怨生活不公的你,是否想过自己变成这样,是因为对生活有太多的误解呢?

无论是玩任何游戏、做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先了解这款游戏的规则、做这件事情的要求和限制。遵循规则和限制,我们才能顺利的进行游戏和做事情,才能大概率收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结果

是的,这些规则、要求和限制,就好像地图一样。而如果再加上一些前人的经验,那这份地图不仅详尽,还有攻略指导。

其实也就是说我们天生是空白的,具备驱使身体的能力,但还需要丰富内在才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解决现实问题。而庆幸的是,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知识的沉淀,我们拥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地图”,有时候它是以道理表现出来,有时候是以书籍形式表现出来,有时候又是以俗语或者其他形式表现出来。

但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脑海中的地图更多的是建立在自己的经历、感受和对外界的理解上,这时候就带来区别了。那些拿着正确地图的人,走的弯路少,而拿着错误地图的人,就活的很辛苦。这时候你明白了地图的重要性,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生活中一般有哪些经常性的误解吧。

道理和人生

道理和人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话题了,但也基本上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一个思考。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明白了道理,就能过好人生,这已经不止一次的被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那究竟合适的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道理是从巨量的事实基础上,以解读者的说话习惯抽象出来的一句话。当我们读到它的时候,过往中很多经历确实一下子被串联了起来,这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明白很多东西的收获感、对自己更了解的愉悦感与以为已经抓住本质的掌控感

1、但文字毕竟是以解读者的说话习惯为基础抽象的,我们再以自己的习惯去理解,这中间存在误差,需要我们自己来矫正;

2、明白道理带来的诸多收获,让我们欲罢不能,进而去追逐知道更多的道理,忽略了道理需要深耕,需要由文字固定到我们的内在和外在;

3、止于收获,又反过来弱化了我们的执行力,导致能力不足以支撑文字变成现实。

所以,我希望你能够明白的是,生活中存在道理,但是生活不会跟你讲道理,只会遵从自己的规律发展,并且在你犯错的时候狠狠的教育你。而重点从来不是你懂多少,而是你沉淀了多少

直线过程与曲折过程

我想大多数人都对几何学有非常高的造诣,因为他们深深的记得“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句话,并且将这句话用到自己生活的很多方面,比如以为弄明白,就能做到、以为只要努力,就能一帆风顺的达到目标。

而其中一些对物理学应该也有不小的成就,他们记得最清楚的是“从A到B最短的不是直线,而是空间折叠”,所以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明白了就是改变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立刻得到

对前者来说,过程本身是一条直线,从来不存在弯曲;对于后者来说,生活连过程都没有,只有“我想”和“结果”。还真是够自大的想法呢。当然,我也希望你能够生活在一个明白了一些东西,相应的改变就会自动产生的世界里,但不幸的是,这种世界并不存在,而我们谁也不是那种有心想事成能力的人

所以,我想你知道的是:

1、即便我们明白了一些东西,还有太多我们明白不了,犯错是必然的;

2、即便我们在尝试了,也还有太多时候我们并不熟练,犯错是必然的;

3、即便我们很熟练了,也还有太多东西我们掌控不了,曲折是必然的。

可能是现实生活中捷径太多,让我们有了任何事物都有捷径可以走的心理,让我们以为自己真的是一个全知全能的神,想到就能做到,所以才设计了理想中的过程,而不去看到过程本身虽然曲折,却总是向前的样子

焦虑、浪费与必然

这时候你可能会说了,我知道过程本来是曲折的。可我现在确实没有时间浪费,我现在肩膀上压了很多问题,我有太多想要实现的目标,我有太多想做的事情,我现在真的一点犯错的空间都没有。

说实话,我很理解你,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即便眼前没有太大的问题,也还是想要去尽可能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和广度,想要尽可能的去利用自己的时间。

但你有没有发现,这其实也是一种蛮焦虑的状态呢?担心自己虚度、浪费,担心自己屡屡无为,担心自己成长太慢,担心自己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所以我们想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尽可能的避开错误。有时候我们也是这么做的,但我们不是避开错误,而是通过不去努力、不去尝试、不去面对,从而让自己连犯错的可能都没有。可这如何帮你成长呢?你只不过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心理层面的安全区,把自己骗了。所以以下这些事实,我希望你能够看到:

1、在你能做好难度为5的事情的时候,你并一定总能做好,就像走路几十年,你还是会摔跤;

2、成长本身就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它必然会有一些错误和弯路,以此来提醒你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做好,逃避和拒绝,以及一味沉浸在失败和负面情绪里,只会使成长这个过程减慢;

3、人力是有限的,生活本身也包括了犯错这个方面,甚至可以说,没有错误的存在,生活并不完整,没有错误,我们竭力维持的优秀、进步速度等,都只不过是假象。

无论你经历什么、错过什么,或者对过去的自己有多么的看不上,我希望你能明白,生活中唯一的浪费就是经历了,我们却没有收获,尤其是负面经历。请不要觉得走一些弯路是浪费时间,该发生的错误一个都不会少,早些从错误中收获到该收获的东西,你的人生才能更快的继续,不然,这个错误将会重复一辈子,也使你的人生卡在这里难有大的进步。

收获究竟是什么

像我们对过程的误解一样,我们对于收获也存在非常大的误解。比如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结果是收获,以为导致结果产生的原因是完全和自己相关的。这时候,有了我们期待的收获,我们就开心;没收获到我们想要的,我们就难受。

那么,当你在反思自己的时候,你是在进行一种逆运算,将结果和过程联系在一起,去尝试看到导致结果出现、影响结果走向的因素有哪些。我想你必然会看到一些东西,那么这时候你看到的东西更多的是来源于结果,还是来源于过程呢?

过程带来的启示,要远远高于结果。比如你会看到:

1、与之前相比,我在过程中做出这种变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2、与之前相比,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某因素,带来了什么影响;

3、与之前相比,我对过程的掌控力有变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4、与之前相比,我自身的哪些因素有变化,带来了什么影响等。

而这些就是你的收获,也是你应该轻结果,重过程的原因。这不仅是因为最终带来什么结果,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和不能绝对掌控的因素,更是因为结果让我们开心或者难过是源于我们的期待和对结果的解读,以及如果只满足于心理愉悦,而不去深度挖掘过程,随后我们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就越来越没有能力将过程往一个利于我们的结果引导

选择和成为什么

其实我们的人生,并不是只需要考虑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引导,很多时候他人、父母、社会也会想要对我们有一些引导。比如,父母想要我们成为好孩子、好学生,他人希望我们能够展现善意。就好像我们还不明白人生是什么,自己是什么的时候,未来就已经被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服从于他人期待和社会期待的我们,是在往一个“要成为什么”的方向发展,我要做好孩子、好学生、社会需要的人。但我们真的想要成为这样的人么?

我回答不了你这个答案,但我想你先看看我们为了成为他人期待的人,做了哪些努力:

1、不断的压抑自己合理的诉求,不断的被动减少与父母的沟通,只为了用学习成绩来让父母对自己展露笑颜;

2、为了减少父母的操心,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参与到考研大军、考公大军里,结果到头来,人生只是多了几年,鲜有进步的时光;

3、不断的改变自己,只为了不让别人对自己有意见,只为了讨好周围的人,即便很多时候,自己的改变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

说实话,生活是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听父母的未必顺利,不听也未必会后悔。这时候你可能会说,那你在这里唠叨这些干嘛呢?

我是希望你能看到,你的选择对你真的很重要,但它还不至于决定一切。就像万事万物总有一面与另一面相辅相成一样,选择也有与他匹配的另一面,那就是将劣势转换为优势的能力。因为像前面说的一样,一些该发生的错误是必然是会发生的,无论我们怎么选都会如此。可如果你比较擅长处理某些方面的事情,比较擅长将某些方面的劣势转换为优势,那这时候发生的错误就是你前进的助力。

是啊,将劣势转换为优势的能力,我们天生就具有一部分,虽然它并不是覆盖所有方面,但也为我们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参考。那么这时候就不是“要成为什么”而是“有能力成为什么”。

当然,如果你想挑战自己,去拓展自己转换劣势的能力,那也是你的选择和权利。

不是只有两面

在上面我们刚刚用到了这样一句话,就是万事万物总有一面与另一面相辅相成。再具体一些就可以是对与错、上与下、前与后、好与坏这样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够看到两面,但对于两面的关系,我们往往看的不是很清楚。就以好和坏来说,我们能看到好和坏,但是对我们来说呢,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世界是非黑即白的。可这里就带来问题了,那就是我们的标准与别人的标准未必是一样的,我们觉得是好的,对方可能觉得是坏的,这时候好与坏不再是那么界限明确。

而事实上呢,好与坏这两面,只是我们从不同角度解读同一事物看到的,它们本来就统一存在于某事或者某物上。只有两面共同存在了,承载两面的物或者事或者人,才是一个整体。但很多时候呢,我们只想有好,不想有坏,你应该看到:

1、好束缚着坏,不让它更坏;

2、坏支撑好,让它持续;

3、不经历坏洗礼的好是不长久的;

4、两者不是割裂的,是共生的;

5、只追求好,绝对的摒弃坏,并不可取。

随着你对事物的认知越来越深,你会发现,并不是只有好和坏这样的对立,还有一个“灰色地带”不好不坏、并不是只有前与后,还有我们所站的位置。这时候第三面往往是作为第一和第二面的缓冲区、过渡区存在,就比如我们从状态好,下滑到状态一般,再下滑到状态很差,然后上升到状态很差,再上升到状态好

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揭示了过程的曲折性。是的,我们的努力和成长,就是为了使缓冲过渡区有更强的承载能力,减缓事物发展的下滑速度、加速上升,甚至让缓冲过渡区有能力促使下滑重新转变为上升。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的只追求好,在诚实面对、接受坏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缓冲过渡区的建设。

唠唠叨叨说了一堆,我想你也有些烦了,虽然能说的方面还有很多,但暂时就先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引发你的一些思考,毕竟最终能少走多少弯路,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对吧?

感谢你的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