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赣雩文艺】作者:余洪琛《看吾故里,系你乡愁-里村篇》总第601期②2020年第171期②

 赣雩文艺 2020-07-08

让阅读得到升华!

情愿做富有品味的公众号!

本公众号欢迎广告投放和热心赞助
(点上面播放按钮可赏听音乐哦)
看吾故里,
系你乡愁-里村篇
作者:余洪琛

里村村,原名大坑大队,位于固村镇东南边缘,东界石城县屏山镇罗陂村、新富村;南邻石城县屏山镇页背村、固村镇团溪村;西连格口村;北毗中旻村。

全村由东向西倾斜,地势较高,版图面积为14平方公里,居全镇第11位。村中分瑞里,大坑两个片域,瑞里溪从桃子坑发源,流经竹山、油罗、瓦屋、杨前、隔下,三公里后进入屏山页背村后汇入琴江;大坑溪发源于里村(与桃子坑同属"天子光"山脉),至大坑与早子排溪水合流后,经牛角湾、上磜角,二公里后进入屏山罗陂地域汇入琴江。

因地处偏僻,全村285户,1130人,排名全镇第16位,村中以水稻、白莲种植为主。但在村域常住人口不足百人,因九十年代末,受行政体制的并校并医,村中农户为就学、求医,便举家迁徙到固村圩、屏山圩,逐渐形成"空心村"。

里村虽是个偏远山村,但其历史文化底蕴还是很深厚,"宁都三魏"的祖坟"真武踩龟"就在与中旻村交界的马尾寨,风水界称之"天下三穴半,此坟属半穴"之誉,相传是杨救贫与廖三传"斗法"所成;村中的太平寨,有张呈云"相公施茅山道术"之传说;更有瑞里村与页背村交界处为"双狮霸水口",曾一度为村庄之锁钥,当时的繁荣富强远近闻名,有"驴马踏长溪"之说。

据传,瑞里原名翠里,为苍山翠岭之村,在明代以前为吴、黎两姓居住,以村中观音桥为界,两姓均人丁兴旺,生活富庶,所谓富致骄而败,后两姓因琐事争吵发展到械斗,伤亡极大,所剩无几。后余、陈、张、许等姓在清代迁来后,为和平相处,祈福纳祥,把"翠里"改为"瑞里",意向祥瑞(所以今人口语还叫"翠里")。

近代以来,里村也出过一些知名的民间人士,竹山下的陈家馨,诗、书、风水均名冠周边,据村人所见,家馨先生看风水仅凭拄杖点穴,却比其他人用罗盘测穴还要精准,其学生陈维新、谢石渠,颇得真传,固村屏山等地的庙宇祠堂,均还多见维新先生楹联诗词,谢石渠的书法,堪比赣南第一小楷陈逸荪。

目前,里村籍在政、学、商企界的人才有副县(处)级领导干部一名,正科级领导干部二名,高级工程师一名及具上规模企业主数名,精英人士不算很多,但此地孕育的纯朴、勤奋、热心的优良品德不断传承。每有捐资公益,反哺家乡的事情,里村乡贤都急公好义,带头解囊,为里村人所骄傲!

瑞里

弯尽村园寺与祠,几声鸡犬出藩篱。

蛙鸣鼓吹荷塘绿,鹊噪花香稻穗迟。

天籁倚窗翻左传,月寒沽酒唱南词。

此情此景长怀处,尚有韦庄一首诗。

注:瑞里,是桃坑、竹山、油罗、瓦屋、杨前、格下合为片村的总称。

桃子坑

?使尽工夫造大庭,乐山乐水两曾经。

莳田二月犁常撬,坐面南风酒未醒。

几树招人梗塍峡,何方葬骨海螺形。

烈明公置门楣字,留作农家座右铭。

注:原厅堂门楣有石刻"陶窝"两字。清康熙年间陈烈明从石城坝口迁此建村。因地势北高南低,后山为伏地虎形,故在前方四百米水口处筑一堤垱,俗名"梗塍峡",上植松树,意为屏障作用。其屋人均好酒,性勤快,农事往往先人一步。其地有一"生海螺形",传为风水宝地,几百年人一直为人问津。

竹山下

?

万竹苍苍密映池,门前矮岭静如龟。

每逢雨落牌留客,偶过车声犬吠篱。

孤亩今缘柑橘守,老房不识子孙谁。

多情还是蛇形塅,尚有寒鸦啼树枝。

     注:因屋后竹山得名,但前方有一小山类似龟形,左边一山蜿蜒而下,类似蛇形,相传有龟蛇相会于棕树潭中之说。陈朝仁从桃坑迁此建村,后发展有吴姓。

油罗排

?

记迹缘由意若何,当时满塅憩驴骡。

油然野色铺青锦,罗列山峦似翠娥。

农妇秋收腌菜脑,禾坪冬学采茶歌。

村家景象平安在,身外功名一任他。

注:原名"驴骡排",据传余道拱从福建宁化经商放驴骡于此休息而得名,后谐音"油罗排。余侣环从高岭迁此建村,后发展到陈、谢几姓。

观音桥小寺

依山傍水夹村间,两面荷开竹几竿。

矮屋廊桥斜古树,佛光紫气绕香檀。

凡夫只说蒲团小,大德藏机天地宽。

可借浮生半天假。林泉深处得闲安。

??

注:观音桥,处于瑞里片村中段,两山相夹,一水常流。分上、下两村,据野史,明代时建有小庵,香火甚旺,信众常常釆撷寺旁树叶回家以保平安,以"贝叶有灵,观音化难"之说,溪上搭一栎木为桥,故称"观音桥"。

瓦屋下

?

不共群居栖草寮,瓦鳞新栉意尤豪。

屋横东麓清风满,门对南天紫气高。

见雨种莲香滴袖,切瓜分客汁流刀。

坪中几棵梧桐树,他日朝阳引凤毛。

     注:相传张氏光宗耀祖,从茅草寮居住过渡到以瓦盖房的首创,张胜遇从大塘村老窑前迁来瑞里,其后代在此建村,后发展到赖姓。

杨梅前

?

几室环居丘岭前,拖犁牛使水田宽。

知春不觉杨花起,得味但同梅子酸。

早稻收成人趑且,秋莲搓就夜阑珊。

农家莫厌农村事,细作农园更品端。

注:以屋后杨梅树得名,陈新传从屏山合堂迁此建村,因地处村中心,村人多勤耕细作,以陈品端为作事仔细传为佳话。

隔下

?

久筑村隅两姓厅,百年雷破树长青。

弯来溪水漩成电,直望文峰秀作屏。

蜡烛泪红依古庙,田园头白老畦丁。

那堪南麓双狮石,旧事萧萧不忍听。

注:因"隔断村庄,下游隐居"而得名,张乐吾建村。后发展到陈姓。屋后有一株百年老松,雷劈不倒,门前筑圳流水,曾建小型发电站,解决六七十年代瑞里村七百余人的照明、碾米所需,村口有祥光庙,为附近十二处居民祈福之所,与石城交界处,有"双狮霸水口"山象,一度富传奇色彩。

高岭

?

?山阶折折树亭亭,落日人家未掩扃。

厅厦趣闻橱不卖,舍园井汲手中馨。

怜他半夜缚松板,看尔斜坡种茯苓。

云起云生在高处,举杯一喊破沧溟。

注:因地势居高而得名。清代陈和鸣从屏山迁此,从余姓手中购得房产而衍丁,有"厅下除不卖"之谐音误致纠纷之趣说。因地处崇山峻岭之中,村人多以卖松板为业,适当辟坡种点药材。

太平寨

绝顶风光向太平,芦萁压稻一层层。

遥沽黄竹岭头月,直望祥云庙里灯。

此地神仪缘道在,当年事绩复谁能。

且看如箸松长密,立定人间尽骨崚。

注:太平寨地处里村村中部,因鸡婆窝张呈云带领村民筑墙为寨,使用"茅山道法"退却"长毛"以保太平而得名。

早子排

?

?目尽山沟翠岭横,流云时送杜鹃声。

柏杉树指农家静,洼地田环苦雨耕。

板壁百年堪自老,苔阶十里问谁成。

前贤事业今何似,槛外池塘春草生。

注:相传从一枣树得名,后谐音早子排。陈景昭从屏山迁此来里村,据说当时选址有大岭背、苎窝里及早子排三处易址建村。景昭家资殷厚,急公好义,从村中通往固村圩镇(接团溪村)十华里马路(石阶路)为景昭翁捐建。

大坑

?

路仄深山锁翠微,层峦多载暮云归。

禾苗青映梨花白,厦屋盘停燕子飞。

树压谁家千只果,篙悬几处五时衣。

钟声常出村中庙,依德依仁事不违。

注:原为行政村名。余瑞徴从油罗排迁此建村,后发展为片村。

牛角湾

?

?占居一角水湾湾,日日开门见大山。

野径藤萝多绞结,板桥星月半斑斓。

三千世界田园里,五百真如丘壑间。

放得身心归此地,诸缘诸事不须患。

注:另名新建队,系八十年代余东林等为发展需要,邀集余姓从大坑小组析出在此建村,原有小型水电站,供大坑片四百多人的生活所需。

上磜角

?

十几人家两邑边,村鸡啼罢早炊烟。

长峦合处成塘坝,细路斜来是稻田。

瀑挂崚嶒青白缎,藤垂蔬果绿黄鲜。

农锄岁月那知得,野草闲花满砌前。

注:陈姓建村,后发展到王姓从福建迁来,黄姓从里村迁来合居。因"石磜流瀑,安居一角",故称上磜角。独立成村,与屏山罗陂村接壤。

里村

?

?乡畦何处最精神,一树招摇况味真。

笔架山扛天上月,顺风车辗世间尘。

稻花翻浪均能事,荷叶如钱更可人。

尤喜黄家青嘴鸭,三三两两早知春。

注:为"天子光"山下第一村,故称里村。村头铜钱坳上有百年枫树为标志性地标。前山险峻有笔架之象。清康熙黄迪民从屏山迁此建村。

铜钱坳

芳草离离遍岭头,高崖半隐几沉浮。

朝朝露浥花清静,片片云来风自由。

魏氏传闻曾放鸭,杨公道术葬眠牛。

边村屈指千年事,听得家山满耳秋。

注:与中旻村交界之地,有"真武踩龟""孩儿坐篮""青蛇挽桠"等形胜。

草鞋岭

高占通途未尽头,横峰右折入林幽。

忽添峭壑千寻翠,闲放夕阳双目愁。

几度樵声传嵊上,谁家车影过山陬。

草鞋轶事从何觅,大道人生得胜游。

注:地属格口村,为瑞里片村往固村市集的必经之路,直望三仙岽。




 

魏氏祖坟轶闻

中旻村和里村村交界处,有一山岭叫“马尾寨”。山腰有一魏氏祖坟,面向石城方向,据查系宋代所造,是“宁都三魏”魏禧、魏际瑞和魏礼的祖墓。

站在山上纵目远眺,左边的三仙岽高峻而峙,形似吊钟。右面的南华山上平下圆,仿如一面大鼓。而近处山麓,左侧蜿蜒而下,如蛇行走,右侧小山圆突,如乌龟伏地。其山也前峭后缓,如一披发头陀直立。周围山象,极像神话中的真武大帝,御前龟蛇二将,左钟右鼓,挂帅出征。

相传,一魏姓佃农,以养群鸭为生,得诨号”魏老鸭”。某日,魏老鸭将鸭群放养在马尾寨山下,于树丛中打盹。

恰在此时,风水大师杨筠松(杨救贫)同其廖姓弟子路过,只见此山山形奇特,聚水藏砂。杨公想考验其弟子,便说:“此地乃风水极佳之宝地,如有福人得之,必将文功盖世,后代兴旺”。于是师徒约定,各勘定一穴,并折山间竹桠定位,若来年谁的竹桠生根发叶,便定为胜。廖氏弟子便在马尾寨左面山坳定一穴,叫“孩儿坐篮”。杨公则在今墓穴处定一穴,叫“真武踩龟”,并谶曰“先绝后发,功名再达”,然后,各自云游而去。

殊不知,杨公师徒”斗法”让朦胧中的魏老鸭听得清清楚楚,便想要儿孙显达,必先以风水定位开始。可仔细想来,此山乃张姓地主所有,如何谋此宝地?且待明年看看杨公师徒”斗法”结果如何再说。

翌年,廖姓弟子所定穴位之竹桠枯萎,而杨公所插的“真武踩龟”之桠却已生根,长出新叶。魏老鸭惊讶不已,叹为奇迹。

如何谋得此处做墓穴,魏老鸭绞尽脑汁,灵光忽一现。回家后,便将三个儿子召集,说:“马尾寨有风水宝地一处,想据为我用,使我魏家门庭光耀,家族发达,我们家是佃农,哪来钱买此宝地?就算有钱,张家也未必肯卖。我今有一计,唯有让张家吃官司,可能有把握得此宝地”。并嘱咐他三个儿子,一旦官司事起,不要其他赔偿,只求马尾寨的“真武踩龟”墓地一块即可。

第二天,魏老鸭故意将鸭群赶到张姓地主庄稼中恣意残踏,张老爷见状,气不打一处来,便纠集庄丁对魏老鸭大打出手,魏老鸭本是“视死如归”,自然无所畏惧,反以死相搏,孤身涉险,并最终命丧黄泉。张老爷为息事宁人,便一口应承魏家条件,以马尾寨那块地作为赔偿,让魏老鸭葬于此。

魏家请的风水先生踏勘了葬地,惊异不已,明白魏氏后代必定发达。但他也看出那既是块宝地,也是块绝地。魏老鸭落葬后,风水先生对魏氏兄弟说,老人已入土为安,你们兄弟当速离故土为好。魏氏兄弟问何故?先生说,此乃天机,不敢泄露。魏氏兄弟又问,当往何处?先生说,越远越好。

   老大便与妻子商议迁往何方。其妻道,休听那风水先生空口打白话,人走了,田地房屋带得走么?

  老二跟妻子商量,其妻说,既然先生要我们离开这里,想必有原因,那就走吧。夫妇俩走出几十里地,到了下河村地界,女人忽觉肚痛难忍,就在下河村安顿住了下来。

老三尚未娶妻,听从先生的话,一口气走了百多里路,到了雪竹坪(今宁都县城),找个破庙作落脚之地。

不久,魏家老大染疾身亡,妻子改嫁,儿女沦为乞丐后不知所终;老二家也门庭冷落,人丁凋零;倒是老三,从长工做起,后来还娶了大户人家女儿为妻,由此并作为“魏谷三师”之始祖。后有乡人余洪琛诗曰: 

青山如盾立,魏氏有佳城。
钟鼓外堂列,龟蛇下手生。 
千年开万派,一第衍三英。
风水杨公术,人文俱向荣。 

太平寨的故事

太平寨,高三百余米,寨顶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四周有寨墙,四面寨门保存完好。矗立于四个小组之间。

太平寨之所以称为”太平”,与一个张呈云的人有关。张呈云,谑称“呈云相公”,原籍石城县杨斜迳,后迁瑞里(里村的片村)鸡婆窝。呈云青年时,任性使气,痴迷茅山学道。一年回家,其母说,呈云啊,人家过年年货充足,喜气洋洋,而你学什么道,大年三十了,家里冷锅凄灶,怎么过这个年。呈云说,不急,大年初一,一切都会有,娘早点生火就是。

大年初一,瑞里村沉浸在欢乐祥和的喜庆中,村妇们兴致地生火做饭,竟然发现生不着火,一问,大家都是如此,寻思怪异之间,只见鸡婆窝张大妈家炊烟袅袅,村妇们急忙跑到张大妈家看个究竟。

只见张家灶膛烈火熊熊,锅中热水沸腾,并无蒸食。村妇们也不顾问明情况,忙以张大妈家借火生饭,一时间,张大妈家门庭若市。

农村有个风俗,忌在别人家“借火”,尤其是大年初一,因此,村妇们为感谢张大妈的大度,“借火”回家生好火后,都拿猪肉,鸡鸭等年货来回馈张大妈,张大妈家食物堆积如山。

事后,村民渐渐的知道了是张呈云施了“茅山道法”,好吃懒做,投机取巧,甚是厌恶。便戏称呈云是“不是相公的相公”,“呈云相公”名号因此相传。

一年,太平军起义,官兵因缺少粮草,来瑞里村抢掠。呈云相公义愤填膺,施展法术退敌,只见他用一把扇子一扇,顿时,羽箭纷纷射向军队,又口吐一气,熊熊大火烧向太平军。

退敌后,呈云相公为防太平军队再次来袭,带领村民在山上筑墙立寨,平时山下农作收成屯于山上。太平军数次来犯,均被呈云相公组织村民自卫,利用山间滚木,石块等退敌,直至太平天国灭亡。

呈云相公此种义举,不但淡化了村民的以往的看法,还成了村民内心敬佩的英雄,呈云相公带领大家奋勇退敌以保太平的山寨,大家冠名为“太平寨”,呈云相公改邪归正的故事也代代传颂。

作者简介

余洪琛,70后,史志工作者。江西省宁都县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宁都县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诗词见于《中华诗词》《中华词赋》《诗刊》《东坡赤壁诗词》《江西诗词》等刊、江西开国将军诗词创作及华文网媒。

(图文供稿:余洪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