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和诗圣相遇时,一个43岁,一个32岁,李太白年长了11岁。人们都说,文人相轻,但二位诗坛王者,却一相遇就成了知音,特别是杜甫更是化身李白小迷弟,为李白写下了数首诗作。甚至在李白被唐玄宗赐金还返后,还要为他鸣不平,这段友情,也成为诗坛佳话。 二位王者虽心心相惜,后世却总爱将二人诗作比较一番,一来是为赏诗,二来也是图个乐子。而两人的诗作中,被比得最多的就是李白的《静夜思》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这两首诗都是作者睡不着时所作,都写的是秋天的月夜,都冠绝古今之作,谁更高明千年来争论不休。 1.《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李白最出名的诗作之一,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人人会背,是思乡诗的压卷之作。写这首诗时李白26岁,当时他正住在扬州旅舍,在这个清冷的秋天里,他走在旅馆的窗前,抬头看着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起,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名作! 全诗仅20字,全文无一生僻字,语言朴素无华,明如白话,似脱口而出之作,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前两句用一个比喻,写出了明月的洁白。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月下的思乡人。一句“低头思故乡”的“思”字,语尽而意未尽,思的是人还是物,是情还是景,都包括尽了。 2.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杜甫在秦州所作,那时安史之乱已爆发,汴州被攻陷,杜甫的几个弟弟因战乱与他失去联系,这让他十分担忧和思念。诗的大意是:戍楼响起鼓声禁止通行,边境孤雁在秋天哀鸣。白露节的晚上,还是家乡的月亮更明亮。兄弟们此刻但离散在天涯,我却无从打听他们的生死。在这天下之乱之时,想寄封家书却不知寄到何处。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一幅边塞秋天的苍凉之景,令人动容。第二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天下间本只有一个月亮,无论何处本无差别,诗人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更圆,这种心理暗示把思乡之情推到极致。最后两句写情,语气沉痛,句句令人断肠。 这两首月夜诗,有人李白的诗明如白话,却意达千里之外,更胜一筹;也有人认为杜甫诗仅靠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已然胜出。千年来,谁更高明的争论一直不休,难分胜负。不过小编认为,这场巅峰对决,不论谁输谁赢,我等后辈能有幸品上一二,就是幸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