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终于在成都安了家,为此还特意写下了一首诗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盛唐时期的诗人要数杜甫最落魄了,一辈子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过着食不是果腹的日子,虽然生活在很贫穷,可是他却始终保持了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无论生活有多么地不堪,还是顽强地活着。而且他不像普通人,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更多的还是心系天下,关心整个国家,把仅有的一点爱也给予了底层更为普通的人。正是他的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抚慰了无数失意的人,让我们感受到他的一片真诚,还有对于人世充满深情的关怀。

杜甫身上那种高尚的品格,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所以人们也给予了他最高的荣耀,把他封为“诗圣”。而我们从他身上也是可以学会很多的东西,一个人可以贫穷,但是一定要有志气,这就是杜甫的精神。他的作品也是处处强调这种精神,为此读他的作品往往能够获得精神上的抚慰。

现实生活中的杜甫非常的贫穷,时常还要朋友救济,当年他四处寻找机会,但是又处处碰壁,最后终于是去往了四川,而且还是投靠了他的好友严武,正是在他的帮助下,终于是在成者安了家,总算是安定了下来,在那里建了一座草堂,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成都草堂。当时他的内心是很激动,毕竟漂泊了大半辈子,算是有了一个家,稍稍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所以他在成都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譬如这首《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那就是杜甫建了草堂之后创作的一首诗。

《水槛遣心二首》

唐代: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杜甫能够在成都安家,还是要感谢他的好友严武,如果不是他的话,自然是无法在当地生活,可见两人深厚的友谊。杜甫在成都的生活,还算是比较安稳,这一时期他心境不错,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开始有了喜悦之情。而我们从这首诗中,最是能够感受到杜甫当时内心的心境,毕竟生活中的困难暂时克服了,在成都可以生活下去,这对于杜甫来说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首联便是交代了自己草堂的位置,以及周围优美的风景,“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我的草堂远离喧嚣的城市,并不是在成都的市中心,虽然比较简陋,可是整个庭院又是极为开阔,四周又没有村庄,只有我这么一座孤零零的茅草屋,放眼望去看不到边。

颔联依旧还是在描写周围的风景,可杜甫对于这个地方是极为喜爱,“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远处是碧绿的江水,几乎都快要淹没两岸了,周围的树木也是郁郁葱葱,长得极为壮观,特别是在黄昏下欣赏眼前的花朵,让人真是心旷神怡。

颈联写得又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也正是杜甫诗作比较独特的一个地方,“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现在正好是下了一场雨,细雨蒙蒙,鱼儿更是欢快地跃出了水面,四周更是微风习习,燕子更是倾斜着从头顶飞过,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好,我最是喜欢这个地方。

尾联也是整首诗的精华,写得极为有趣,“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远处的城市里正好是有十万户人家,住下了无数的人群,并且是熙熙攘攘,不过我这个地方只有这一家,再也没有第二户人家,在这么一个地方住着真是悠然自得。

杜甫在这首诗中可见极为喜爱成都,对于他来说能够在成都生活下去,那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所以在这首《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也正是把这样的一种喜悦之情,通过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的活灵活现,读来也是让人拍案叫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