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赘才子爱上小7岁妻妹,写下一首绝美词,最后14字惹人遐思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我国对于道德伦理还是非常在乎的,尤其在男女感情上更是不能接受有违背伦理道德的关系出现。但是总有一些人不走寻常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这一点在古人身上也有明显的体现,甚至他们直率的程度一点不亚于现代人。从他们写的诗词中其实就能够窥见他们对“禁忌”之恋的惦记。

作为人类一大情感,爱情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喜欢吟诵的对象。男追女可用柳永的“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句憔悴不知惊艳了多少少女的芳心,而女追男则可用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为爱忧愁的凄美流传千年。不过这些都是我们常规的爱情模式,大胆直率地表白未尝不可,但是有些爱情注定没法得到世俗地认可,就像是山阴处的花朵,永远得不到太阳的普照。

清朝有位著名的词人名为朱彝尊,在写词上面颇有一手,和王士祯并列,被世人称颂,他还和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是挚友。年轻的时候,朱彝尊入赘冯家,和大小姐冯福贞结为夫妻,可谁能想到他真正爱的其实是妻子的小妹冯静志。已然和大姐订婚的朱彝尊只能将这段感情葬于心中,将自己的心意写进词作中。

这首词名为《桂殿秋》,全篇共27个字,算是小令,但是却别有风情。“思往事”作为开篇,用一个“思”字将读者拉入朱彝尊的回忆中。朱彝尊紧接着回忆道自己当年和冯静志初见的时光,当时两个人互有好感,还一起在湖上泛舟,可惜的是当时是和一众亲友共同游玩的,两人并没有独处的机会,因此朱彝尊只能远远的悄悄的看这冯静志。

“青蛾低映越山看”将当时冯静志娴静美好的模样描写出来,她倚在船上的栏杆边远眺着青山和水面的倒影,朦胧的身影和眉黛就这么一直印刻在了朱彝尊的脑海中,多年都未曾忘记。紧接着,朱彝尊一句“共眠一舸听秋雨”是最容易令人遐想的地方,尤其是“共眠”二字更是让很多人误以为他和冯静志发生过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也差点让人对朱彝尊产生反感。

好在朱彝尊后面笔锋一转,表示两人只是在小船里一起听秋雨声罢了,没有做出甚么越轨的行为。不过有人指出,这里的两人共眠于一船中应该是朱彝尊自己的想象,并不是现实发生过的事情,毕竟在古代,女子很难在外和男子独处一夜,这是会影响女子闺名的。

最后七个字,朱彝尊将自己的相似深埋其中,“小簟轻衾各自寒”,正是因为彼此都睡不着,才会感慨被褥和竹席的单薄冰凉。这句一语双关,一面指深秋的寒冷,另一面指朱彝尊因为相思而出现的愁苦,折磨地他整宿失眠。明知对方和自己同船却无法直言爱意,实在是让朱彝尊劳心伤神。

不得不说在这首词中朱彝尊将自己的思念愁苦表达得淋漓尽致,不过这样的爱情是否应该则是见仁见智,笔者对于这样畸形的爱并不认可,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