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朝最昏庸的皇帝,公开卖官敛财,认大宦官做爹妈,终把国家败坏

 文史砖家 2020-07-09

文/格瓦拉同志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将东汉倾颓的原因归结为皇帝“亲小人,远贤臣”,而且着重指出桓灵二帝应为帝国的衰亡“埋单”。其实在历史上,汉灵帝对帝国造成的创伤远比桓帝更深。那么汉灵帝究竟做过哪些事情,以至于在后世遭受无穷的指责呢?

汉灵帝刘宏是章帝刘炟的玄孙,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因父亲过世的比较早,所以年纪很小的时候便承袭侯爵。刘宏作为小诸侯,本来没有做皇帝的命,只因桓帝刘志没有子嗣,所以在其驾崩后,经皇后窦妙与父亲窦武的筛选,刘宏才阴差阳错地当上天子,真好比中了六合彩一般。

 汉灵帝年少登基,在宦官的帮助下亲政

灵帝登基时年仅11,在即位的同一年(168),便发生了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同宦官争权的事件。最终,大宦官王甫、曹节等人劫持小皇帝,以天子的名义发兵击杀窦武、陈蕃,将窦太后迁居到南宫云台居住,并奉灵帝亲政。虽然这一些变故并非灵帝指使,但结果却正是他所希望的,所以一旦亲政,便马上投桃报李,重赏宦官集团。

灵帝为报答宦官集团,一口气将大宦官张让、赵忠等12人全部封为中常侍(史称“十常侍”),委以心腹重任。十常侍倚靠皇帝的宠幸,公然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并将父兄子弟安置在各州郡“肥衙门”中,鱼肉百姓、侵吞地方,把帝国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贪贱,为人蠹害。”见《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

 灵帝把宦官张让、赵忠比作父母

灵帝对宦官宠信不疑,以至于曾经对臣下讲,张让好比他的父亲,赵忠好比他的母亲,父母与儿子关系亲密,岂是外人能离间的?宦官们得到灵帝如此厚遇,自然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甚至敢于仿照皇宫规模营造私宅,气焰嚣张至极。(帝常云:‘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宦者得志,无所惮畏,并起第宅,拟则宫室。”引文同上)。

年纪轻轻的灵帝就像一张染苍染黄的“白纸”,成天与宦官们腻在一起,时间一久便在他们的引诱下,走上骄奢淫逸、堕落败政的道路,做出了恁多荒诞的事情,其中开西阁卖官一事,最为世人所诟病。

 灵帝开西阁卖官,极大的败坏吏治

东汉王朝到了桓灵二帝时期,国运已呈加速下滑之势,典型表现便是财政上的入不敷出而灵帝又是一位享乐型皇帝,为满足其骄奢淫逸的享受,除了加紧在民间搜刮外,还另辟蹊径,将各级别的官爵当做商品,在西阁公然兜售,这便是历史上极有名的“西阁卖官”事件。

与以往帝王小范围、偷摸卖官不同,灵帝的卖官则呈现“全方位、立体式、团伙性”特点,从地方到中央,没有一种官职不敢卖,连最高执政官“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也在售卖行列当中。灵帝在自己卖官之余,还授权太后、常侍,甚至乳母也卖官,真可谓“利益均沾”。为体现“公开、透明”的原则,灵帝还对每一个官职明码标价,实行“价高者得”的竞拍原则。

尽管买官的费用巨大,但依然让谋求高官厚爵者趋之若鹜。一些豪门大家,乐得买个大官来光宗耀祖,价钱再高对他们来说都不过是九牛之一毛,比如曹操的老爹曹嵩就曾用万金的代价买得太尉之职。在这种大环境下,即使连平日有德行操守的名士也把持不住,纷纷加入其中,崔烈便是代表人物。此外如名将段颎、樊陵、张温等人,虽然战功赫赫,但为了能当上三公,最终也走上买官之路。

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其富者则先入钱,贫者到官而后倍输,或因常侍、阿保别自通达。是时,段颎、樊陵、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得为司徒。见《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

黄巾军起事,导致汉帝国走向崩溃 

灵帝通过大规模的卖官,虽然积累起惊人的财富,但也由此导致国政的愈加黑暗,使得汉朝的国运再也没有振兴的希望。灵帝一方面把庸鄙无耻的宦官视为最亲近的人,一方面则把国家大政当做儿戏,没几年功夫便引发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起义,导致帝国走向崩溃的“不归路”。公元189年,灵帝驾崩,同年董卓专权,汉末三国的大乱世正式开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