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澧州判官

 祥宏讲夷坚 2020-07-09

宋代段子:故事说的判官,一般说成是“佥判”,意为京官来到地方做太守属官,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太守助理”,他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这算是一起“时空重叠”,就是相关人见到了平时不大常见的景象。以前的衙门里,通常都有土地庙。

【原文】


故郭郡州沰之子林,字伯宗,绍熙二年自鄱阳赴澧州判官,莅事数月,直宿兵卒见本衙土地庙判官踞坐厅上,或以告林,林意诸卒相戏侮,不以为怪。次夜复然。阴察之,了无迹,但杖阍者,而亲往闭庙门,且选一谨信者宿其侧。

此人惧谴,终夕不敢寝。将五更,见一人身躯颇伟,髭髯如戟,从外来,践履其衾席而过。至旦,则俨然据主位偃蹇。林亟验封钥,门闭如故,始大骇讶曰:“得非奉事不肃,招致此异!”乃具牲酒拜祷谢过。俄报手诏至,林乘马出郭郊迎,中涂坠鞭,若中风状,驭者拾鞭复进,已頽仆马背,扶掖以下,仅能拜诏,甫归家即死。

厅吏方云数日前梦本官与庙判官为代。林本雅素吉人,而邂逅至此,虽没而为神,亦眇末矣。【澧州巡检马燧说】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王东卿鬼||阁皂大鬼||支友璋鬼狂||韩府鬼||景徳镇鬼斗||鱼陂疠鬼||吹灯鬼

【白话语音文字版】

已故郭沰太守之子郭林(字伯宗)在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从鄱阳来到澧州做判官(佥判,太守属官)。刚上任几个月,有一天,值班小卒见到衙门里土地祠的一个判官(塑像)坐在厅堂上办公!有人将此事报告郭林,郭林认为是兵卒们跟自己戏侮取笑,他还不以为怪。

第二天晚上,有人报告又出现同样情况,郭林偷摸查看,没发现异状,于是杖打看门小卒,并把土地庙门上锁,又选了一个老实谨慎的小卒,跟他说:“你就在庙门旁看着。”这小卒也怕鬼神,整晚上不敢睡觉。后来报告郭林说:“五更天,我见到一个人,身材很伟岸,胡子像戟一样立着,从外边走来,还踩着我睡觉的床榻铺盖走过去的。他进到了土地庙里。”等天亮的时候,郭林发现那个“神”已经占据了土地庙的主位躺下了,郭林检验庙门封条和门锁,没发现有人动过!很震惊,心说:“是不是我平时对土地神不恭敬啊?所以引起这么大一个灾异!”于是郭林准备牲口和酒等上供物品表示谢罪,就在此时,有旨意传来:皇帝的手诏来了!郭林随即骑马出城,去郊外接旨。

骑马在路上,郭林的马鞭子忽然掉了,他好像中风一样,驾马车的捡起鞭子递给他,发现郭林已经趴在马背上起不来了,随从们给他搀下来,他的精神头只能勉强拜诏,然后赶紧被扶回家,当天晚上就死了。

佥判厅有个小吏方云几天前做过梦,梦到佥判厅的判官郭林跟土地庙的判官互相代替了。郭林原本性格雅素,看起来很吉祥的一个人,虽然死后变成了神灵,但这结局也挺微末的。
这事儿是澧州巡检马燧说的。
【祥宏点评】:简单回顾一下郭林跟土地庙判官互相替代的过程:最开始是衙门里的小卒见到土地庙里的神灵来到佥判厅,然后郭林派了小卒在土地庙门口看着,小卒见到外边来了一个神进到土地庙,说明外边来的这个“”就是郭林的元神。意味着郭林要跑到土地庙当判官;澧州,现湖南澧县;郭林的“中风”,可以理解为心脑血管疾病:脑溢血、心梗一类症状。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2-《夷坚志》中的“鬼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