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潘振荣||北部湾的故事

 昵称70808387 2020-07-09

 


北部湾的故事

——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北部湾的开拓者们

文/潘振荣

        说起两广地带,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地名,那就是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北部湾。那是一个充满谎言的神秘地方,刚到这里的人们心里充满了质疑和指责,但在亲人的指引下,不到十几天的时间他们便能感受到这里面的和谐与温馨。来到这里的人无非就是至亲至爱至友,很少有第四种人能来到这里。

 在北部湾的那一年里,我们父子三人先后都是以一个谎言历经爬山涉水,辗转多地才来到这里。这里秀丽的风光、绵软的海沙、和谐的人文地理环境使我们深深陶醉。同时我们也把泪水和汗水挥洒在了北部湾这片热土上,是它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官。

 置身于北部湾,我们都仿佛处在古老的画轴内。幸福的画卷全靠我们手中的笔去描绘,有的人向往天空,他的胸中是一望无垠的天际;有的人喜欢土地,他鼻子里嗅到的是一片鸟语花香;还有的人希冀大海,他眼前呈现的是茫茫的波涛海浪。

 在北部湾流传着这样一段话"在祖国的大陆上,正在蔓延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支不穿军装的部队;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一个打造亿万富翁的摇篮。他们在媒体的掩护下,忍辱负重,积极运作,成功构筑着祖国的经济长城。"这段话是每个来到北部湾的人都能听到的一句话。

 我们在这里放飞了梦想,承受了一生都不曾遭遇过的艰难困苦,同时也沉淀了那颗浮躁而又充满希望的心。我们每个人都在这里讲述着属于自己曾经的那些心酸过往。虽然我们每个人来的方式不同,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

 我们从事的是一个压缩性的事业,需要我们在短短的两年到两年半的时间来获得成功。但是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父子三人便终结了自己北部湾开拓者的身份,辗转回到了西安老家。临走时我最后忘了一眼大海,这片曾经寄托我一生理想的海域,承载了我家数不清的酸甜苦辣。

 回忆起在那段北部湾的那段日子,我感触很多。以前我是一个自我想法太多,很容易纠结自责的人,是北部湾教会了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从那时起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改变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现在如果不改变你以后会更痛苦"。

北部湾不仅是我梦想的始发港,同时也是思想的大熔炉。它只用了短短十个月的时间,就把我以往的人生肢解、熔化,再重新拼接。它锻造的是我过去的那些沧桑岁月,留给我的是一个全新而又积极向上的人生方向。它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我生命的"第二故乡"。

 回到老家的那段日子,尤其是流落在深圳街头的那几十天里,我思索良久。我现在依稀还能记得北部湾海面上轮船起锚的号角声;还能念起恋人临走时对我的叮咛声;还能仿佛感受到大家坐在一起讨论事业时的和谐声;更能追忆起大家为了理想奋勇当先的那种无畏的呐喊声。

美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是不能永远依持的。但这美好却犹如蜜汁一般,浸透了我们每个开拓者孤独而又向上的心田。它将一直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停的奔跑。

作品链接——

⊙散文⊙潘振荣:史话蓝田 

⊙散文⊙潘振荣:落日的黎明——致敬我的祖母程琴珍女士

潘振荣:我的弱智母亲 ——致敬我的母亲徐碧秀女士

⊙散文⊙潘振荣||论中国的商道

⊙散文⊙潘振荣||我的父亲母亲

作者简介

        潘振荣,一九八九年出生成长于人类发源地蓝田猿人遗址附近。在祖母父亲两代人的培养下,自幼酷爱历史与文学。从十五岁起开始练笔,经过十几年的沉淀,二零一七年三月份开始写作。二零一八年七月正式成为平民文学的倡导者和发起人。一直以来的写作理念:文学应与历史、现实想结合,反映最真实的生活,将终身致力于平民文学的传播与复兴。作品常见于西部文学网、北方现代文学、天天快报、加拿大华人社区网等媒体报端。代表作:《论中国式农民》、《论中国时下年轻人的现状》、《弯腰的父亲》、《枣树魂》、《史话蓝田》等


展示新时代文学新风采  打造新时代文学新高地 

关于坚决反对求读求赞求赏求转的倡议书

新时代文学社公告

新时代文学与您同行

主编微信:91714169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