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丽中国”国庆70年征文】206.邓帮华||故乡武隆的年灯

 昵称70808387 2020-07-10



故乡武隆的年灯

邓帮华
我的故乡在武隆,这里有瑰丽蜿蜒的世界遗产“天下第一洞”——芙蓉洞,险峻清秀的天生三桥,碧绿辽阔的仙女山,她们是蓬莱仙山,让你向望和留恋。而故乡武隆的年灯,却又是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说起灯,便想起灯的来源。 大约在1820年左右,在新英格兰用猪油点灯。地中海沿岸有许多橄榄树,所以那儿的人们用橄榄油点灯。我国和日本人从各种坚果中提取灯油。  据悉,石油是1859年发现的。在密闭容器里加热石油,可以得到一种非常稀薄的无色产品,这便是现在大家知道的煤油。它乃是最最普通的灯用油。其实,人们之所以称它为煤油,这是因为人们想到石油同煤有着密切关系的缘故。


今天,各种灯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也许有的家里还保存着一两盏油灯,或者是为了作纪念,或者是为了应对电力突然中断时所发生的紧急情况。但是,人们对灯是非常喜欢的,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把油灯换成了电灯罢了。


灯与火是一家人,有火之后才发明了灯,有灯不可能没有火,于是便出现了灯火一词。“灯”由“火”和“丁”两部分组成,从字的演变里我们知道了这个字的意义。“火”必须挂在高高的支架上才是灯,“丁”就是高高的支架。灯是一种文明,灯是一种进步,灯是一种吉祥。在古代氏族部落里,每当夜幕降临,人们用点燃的灯火及篝火,并在火中燃烧竹子,称为“爆竹”,爆竹让灯火发出声音,用这种办法来驱逐野兽,驱赶邪恶,保护自己的安全。后来人们在年末岁初都喜欢高挂灯火(以灯笼为标志),燃放鞭炮(爆竹),寓意生活红红火火,万事吉祥如意。相传三国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於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利用气体热膨胀而变轻的原理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保护了诸葛孔明。於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华夏各民族以挂灯求吉祥,保平安更是源远流长。火把节和元宵节都离不开灯火,元宵节的由来,更说明了中国人对灯是崇拜的。正月十五日,因为万民张灯,又被称为灯节。我国道教称之为上元节,说是天官老爷的诞辰,此日庆贺,天官便会赐福于万民。


过去,人们做灯十分繁琐,先要用竹篾做成圆形的灯架和灯罩,然后在灯架外面用粘稠的粘胶粘上红色的纸,(当然也有用红布或者红绸做的)让风不能从侧面灌进去,上下分别还要留一个小孔,让空气上下形成对流,使灯不因为缺少氧气而熄灭。然后在里面挂上一个点燃的油灯,一个灯也就做好了。


而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灯已经不要人们亲自去做了。做灯已经有了专门的商家,做出来的灯不但美观,而且价格便宜。现在的灯不但不再是单一的灯笼,而且混杂着彩灯和先进的光电设备,同时灯源也不再是油灯,而是有线电和蓄电池,灯光效果更是让你赏心悦目。

故乡2016年的年灯比往年更加绚丽,更加多姿多彩。2016年是难忘的一年,连续获得六年“优秀”县的武隆县在年底升区成功,给不畏困难,勇敢跋涉的武隆人带来新的希望,意味着武隆区人跨上了新的征程,向幸福的小康生活迈进。我们相信,我们的生活,就像武隆大街小巷红红火火的年灯,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许多个春节,我都是在武隆度过的,我有幸观赏了故乡五彩缤纷的年灯。每个夜晚,闲暇之时,我喜欢在城里走走,时常陶醉在故乡的年灯里。

年末的那一夜,我闲暇无事,在县城里走了走,却被故乡武隆的灯深深地陶醉。30多年前,我也生活在这个小县城里,可现在与过去的变化那不是用“日新月异”和“翻天覆地”能够形容的。
走到大街,你会被大街两旁五彩斑斓的灯层层包裹着,你会被置身于灯的海洋之中。此刻,你自然会想到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里的美丽天街。你看,商标灯闪烁着,悬挂在高楼上,不断变换字幕,打出类别不同的广告,就像一位神秘的魔术师。每个商场,每个公司,每个单位,每个家庭,都在门前挂上了大小不同,种类不同,颜色各异的灯,它们把大街打扮得异常华丽。那从房顶、树干上直垂下来的一串串灯笼,远远望去,就像一串绯红的珍珠;一幢幢高楼的轮廓,也贴上了一串串的灯,那灯跳跃着,追逐着,就像天真幼稚的娃娃嬉戏;大街小巷挂着的零星灯笼,微微透出的灯光,可以清晰地看见灯笼上印着的“吉祥”和“福”字,有的还在挂着的灯笼上写上对联。在近处看,它们就像一个个燃烧着的火球,站在高楼上俯视,它们却又像鲜红的樱桃,洒落一地;城标前,人群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像河水在缓缓地流动;用计算机和现代数码自控的大荧屏,悬挂在高楼上,变换着屏幕,打着分类不同的广告,让人们在不经意中,掌握商品信息,购买与时代同步的新商品,装饰家庭,装饰我们的生活。灯光装饰了我们的生活,装饰了我们的广告,装饰了我们的灯文化,更装饰了我们美丽的城市,因为有灯光,我们的城市才如此灿烂,如此辉煌。
 

伫立桥头,大桥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那里。桥上两旁的灯杆,像一个个守桥的卫士,整齐地排列在大桥两旁,灯杆上满是霓虹灯,彩灯和一串串的小灯笼,它们有规律地悬挂着,把大桥打扮得异常华丽,真是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各种车辆,密密麻麻,川流不息,那车灯不断闪烁,让你似乎睁不开眼睛。站在武隆一桥,放眼观望东面和西面的二桥和三桥,只见桥上和桥下都被各种灯装饰着,远远望去,就像是彩虹,悬挂在乌江南北。过去,武隆县城没有一座大桥,交通很不方便,人们从江南到江北只能乘坐木船,并且水流湍急,非常危险。而今一座座大桥相继出现,不但有了大桥,而且还有了人行桥,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来到广场,这里更是灯的世界,走在这里,你视乎是在灯光里沐浴,灯光里游泳。笔直、挺立的灯杆上,古朴、典雅、雄伟的建筑物上,大小各异、排列整齐的绿树上满是灯光。那水银灯牢牢地锁在灯杆上,晶莹透亮,发出银白色的光,像牛乳在静静地倾泻;每棵绿树上,都整齐而又有规律地挂满彩灯,有红的,有黄的,有绿的,它们发出的光,就像是红色的黄色的,绿色的珍珠在闪烁,好看极了;白炽灯发出夺目的亮光,把广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广场上的广告灯,装饰灯,也熠熠闪光,似乎是在媲美一样;那建筑物顶上的灯,更加明,更加亮,发出的一束束灯光,就像一道道利剑,划破漆黑的夜空;广场上,到处都挂满了灯笼,市民在广场上悠闲地走来走去,灯笼里发出的淡淡灯光映红了他们的脸庞,他们仿佛被广场的夜景迷住了,所以,夜很深了也不肯离去。看到这一切,你自然会想起“踏破千山觅仙境,不知转入此中来”的诗句,你更会想起柳亚子先生贺毛泽东的原词:
火树银花不夜天,
弟兄姐妹舞翩跹,
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
那容百族共骈阗,
良宵盛会喜空前。
是啊!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共产党,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我们用心装扮武隆区城市的灯光,我们也会更用心装扮我们美丽的生活。我们要沿着“生态、旅游、绿色”之路,加速“绿色崛起”,努力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让我们的生活也更加辉煌、灿烂。


年灯告诉我们,武隆已经告别贫穷,正在走向富裕;年灯告诉我们,武隆已经走出大山,正在奔向世界;年灯告诉我们,武隆已经告别愚昧,正在走向科学。勤劳、善良、勇敢的武隆人,在武隆区政府的领导下,正在向“十三五”规划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武隆满街的灯光,流泻出满街的灯文化。亲爱的朋友,武隆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旅游城市,也是一个文明的城市,我们用热情呼唤你;我们用掌声欢迎你;我们用笑靥等待你。 

作者简介

邓帮华,笔名,雪山花,汉族, 1963年7月生于重庆市武隆, 1993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毕业,现任重庆市武隆区庙垭乡中心小学校教师,供职于庙垭乡社区教育学校。曾在《参花》、《南苑》、《芙蓉江》、《巴渝文化》、《武隆文化》、《江河文学》、《当代作家》、《北方作家》、《黄河文学》、《青春》、《乌江》、《作家新视野》、《南国红豆诗刊》、《武隆日报》、《小学语文教学》等刊物上发表文章。2013年被武隆县评为“十佳写作人”。现是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 , 武隆区作协会员,新华网、华龙网、《武隆日报》特约通讯员。多次参加全国及区市级文学大赛,并获奖。 


展示新时代文学新风采  打造新时代文学新高地 

重要提示

1.来稿字数需要300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

2.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自动过滤,费时编辑后将导致无法推送,请自尊。

3.了解“美丽中国”杯国庆70周年征文事宜,请点击征文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