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江纵队挺进北江西江

 哈哈狮的信箱 2020-07-10

邬强回忆:

1944年8月,由我率领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战斗序列是:一个主力中队(到清远分成两个中队),队长郑伟灵;短枪队,队长吴晃;爆破班,班长陈清;宣传队,队长李静;还有一个卫生组,组长周昆。队部机关很精干,只有秘书陈江天、参谋黄永裕、方国魂、陈清四个人。整个先遣队约300人。

为了达到我北上的掩蔽性和突然性,我们决定尽量避免与敌人接触。部队的行军路线选在国民党军队与日伪军接壤的缓冲地带。我们从东莞根据地出发,打下企石,渡过东江河,挺进博罗铁场,越过广汕公路,北经福田,然后进入罗浮山区。

罗浮山位于博罗县的西北部,是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晋朝年间,有道士前来炼丹,自此逐渐建起寺观。这里古迹处处,幽林泉涌,素以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著称。

一路上,部队昼伏夜行,衔枚疾进,保持着高度的战斗戒备状态。进入罗浮山腹地以后,周围已经没有什么敌情,我们改为白天行军,一路上紧绷的神经也大大地放松了。这时,队伍里开始热闹起来。同志们有说有笑,有的轻声哼起歌来:“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渐渐地,周围的同志都随声欢唱起来:“在那密密的树林里,到处都安排同志们的宿营地。在那高高的山冈上,有我们无数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合唱的同志越来越多,最后整个队伍都加入了合唱的行列。那一阵阵雄壮有力的歌声冲破密密的丛林,回荡在崇山峻岭之间。伴随着歌声和欢笑,脚下的步伐也轻松起来。

这里山高林密,飞禽走兽时隐时现,溪声、鸟啼、蝉鸣交织成一曲动听的乐章。突然间,喧哗的队伍惊动了一只黄猄,它一溜烟地从树丛里窜出来,惊慌地在队伍右边的林子里奔跑。“啊呀,大黄猄快看呀。” 一个眼尖的同 志首先看见了,高声喊道。大家一见,也兴奋地喊叫起来。那黄猄听到喊叫 声,跑得更快了,眼看着就要钻进灌木林里了。

“队长,怎么样?亮亮你的技艺吧?”参谋黄永裕顽皮地笑着,在一旁怂恿我试一试枪法。

“好,我试试。”好久没有打过猎了,我的手也有些痒痒。黄参谋递过来一支刚缴获的日本七九式步枪,我端起来略一瞄准,就勾了扳机。听“机”的一声清脆的枪响,那头黄猄应声而倒。同志们呼啦一下子欢呼跳跃起来,兴高采烈地拥上前去,七手八脚地把 黄猄抬了回来。这家伙块头真大,足足有三十多公斤重。到了宿营地,同志 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都说这味道鲜极了。

晚上,我们在罗浮山北麓的酥醪观宿营。在这里,我们尝到了中外驰名的当地特产酥醪菜,当年苏东坡被贬惠州,曾来此地赏过酥醪菜,并称之为“神仙菜”。同志们吃后也赞不绝口,戏称我们与苏东坡同享此口福,也当了一回“神仙”。

第二天,部队向西北方向进入正果、派潭间的小泾地区。

这里离国民党军队驻扎的派潭据点只有数公里,但是,这里的党组织基 础比较好。我们与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以后,在这里休整了两天。同时,了解增城日军方面的情况,勘察渡河地点,准备秘密渡过增江,与增城的何维大队会合。

次日深夜,我们在派潭下游悄悄地渡过了增江。进入增城的福和以后,会合了在增城地区活动的何维独立第二大队。两队会师,大家都非常高兴。寒暄之后,我们向何维大队的干部传达了纵队关于伺机北上的指示。随后,独立第二大队和抗日先遣队约400人共同北上。

8月23日,部队在从化县神岗圩打响了北上的第一仗。

当时,部队行军通过神岗。敌据点派了10多名日兵出来抢粮,正好与我军碰上。这伙敌人没有料到历来平静的“治安区”突然出现了抗日的武装队伍,不禁愣住了。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在行军中一直保持高度的戒备状态,一遇敌情,立即抢占有利地形,劈头盖脑地向敌人开火,当场击毙了几个敌寇。其余的鬼子狼狈地逃回了炮楼,躲在里面乱放枪。我们为了继续赶路,没有理睬他们。接着,我们从神岗和街口之间渡过了流溪河,进人从

化与花县之间的山地。在秋风洞、高平、田心乡、狮前、棋杆等地停留,宣传和发动群众,并派出一批小分队侦察日伪军动向。

经过多方侦察的情况证实,驻广州日军一零四师团的行动目的是打通湘桂线。日军抽出一部分兵力佯攻粤北,然后主力掉头向西江、广西方向推进。为了进一步摸清敌人的行动意图,伺机打击敌人,扩大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我们决定尾随日军至清远。

正当我军采取行动时,却遭到国民党顽军的包围堵截。日军佯攻粤北时,国民党军队一枪不发,望风而逃。待日军向广西方向推进以后,国民党顽军又卷土重来,搜寻我军打内战。

9月2日,我军进入从化棋杆、秋风洞一带时,驻扎在从化、新丰一线的国民党六十五军派出一个团的兵力,会同从化县反动自卫队和清远三三〇琶江自卫团向我进攻。我军被迫奋起迎战。部队占领了有利地形,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激战一天,顽军死伤甚众,我方亦有一些伤亡。

由于没有与当地党组织联系上,我们的队伍人地生疏,加上猝然投人战斗,我们失散了一些后勤和宣传队的同志。其中有10多名同志不幸被俘,被押到韶关。在敌人的酷刑拷问面前,他们坚贞不屈,痛斥国民党破坏抗曰、专打内战的丑行。被押至刑场时,这些同志大义凜然,面不改色。优秀的女共产党员黄宝珍同志带领大家高呼革命口号,从容就义。

黄宝珍是独二大队机关的政治指导员,在秋风洞被俘。当侵略炮火刚刚在东江燃起时,年仅16岁的黄宝珍就走上了抗日救亡的前线。在那些艰苦的斗争岁月里,黄宝珍表现得十分勇敢顽强。东莞日军发动“万人扫荡”时,她是第三大队的交通站长。她不畏艰险,带领其他交通员想尽办法通过敌人严密控制的封锁线,出色地完成了交通任务。身陷囹圄后,她毫不畏惧,在敌人面前慷慨陈词,痛斥国民党反共内战政策,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在艰苦残酷的东江抗日斗争中,不知有多少像黄宝珍那样的巾帼英雄,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救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部队继续西进,在银盏坳与源潭之间穿过粤汉铁路。银盏坳仍有日军把守据点,但人数不多。见到我军过路也不敢出来,只是躲在碉堡里一个劲地打枪。我军亦不理会,直抵清远洲心地区。这时,查明日军主力已经从清远沿四会公路向西方向推进,只留下少数后续部队在清远县城。我们随即决定 进攻清远城,吃掉敌人的尾巴。

9月9日晚,部队秘密渡过北江河,兵分两路从北向南突进清远城。敌余部顽抗一阵以后,弃城而逃。10日拂晓,我军全部解放了清远县城。战斗中,我们消灭了敌军一部,缴获武器弹药和一些战马。

清远城靠近广州,是北江的咽喉。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右为澳门四界救灾队回国服务团第三队。向南可抵广州,朝北可达韶关,水陆交通均十分便利。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人烟稠密,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

清远也是较早受到革命思想熏陶的地方。

大革命时期,我党就在这里普遍建立了农会组织,并且组织农军参加了北伐战争。抗战时期,我党也秘密组织了地方武装参加抗日救亡工作。

日军进攻清远时,长期驻扎此地的国民党军队畏敌如虎,不战而逃,把县城拱手让给日军。我抗日部队则不畏艰险主动进攻日军。两相比较,当地群众愈发看清了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内战的真面目。我军在清远住了两天,召开上千人的群众大会,运用各种形式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博得了群众的普遍拥护和赞扬。同时,也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

9月12日,国民党顽军闻讯我军占领清远城,便南下进攻我军。为避免摩擦,我军主力撤出清远城,转到北江东岸,进入敌占区。

由于情况不明,部队进至龙塘附近之神石遭到日伪军的袭击。我军抢占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激战数日,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我军亦受到较大损失。屠启元中队长率领战士们打得英勇顽强,及时掩护了部队主力突围。他们以寡敌众,一直坚持到最后,包括屠启元在内的多数指战员壮烈牺牲。后来,我派手枪队前去接应,指导员黄彪带领部份人员突出重围。

部队在洲心休整了一阵以后,又选择隆塘附近防守比较薄弱的日伪据点,狠揍了他们一顿。

至此,我们基本摸清了日军佯攻粤北,实攻广西,目前尚未打通粤汉线南段的意图。考虑到侦察目的已经达到,粤汉线南段不易立足。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我们决定返回增城敌后。

10月间,部队回到增城地区,经过周密侦察和研究,我们决定攻打新塘火车站。新塘车站位于广州东郊的广九铁路线上,南临河涌纵横的珠江北岸,是 日伪军的重要物资供应站。

11月2日,北上抗日先遣队会同独二大队一起行动,突然袭击了新塘车站,歼灭了驻守新塘车站的伪军一个连,俘日军站长阿南中佐及伪军副连长 以下30多人,缴枪30多支,烧毁敌仓库一座。

慑于我军攻势,驻守永和圩的日军被迫全部撤走,我军收复永和圩。接 着,部队又在增城油麻山和罗布洞一带,打败国民党别动大队和“杀敌队”数百人的进攻。12月间,国民党别动队在罗布洞水围村袭击我部。一番激战 后,我军将敌击溃,中队长周炳南少校等数名顽军被击毙。

经过一系列战斗,增城一带的游击区有了很大发展,并且成立了增城县永和区抗日民主政府。

新塘战斗后,我奉命回到纵队司令部,被任命为纵队整风学习班班主任。参加学习的有部队大队以上干部和地方负责干部约100人。在此期间,我向纵队首长汇报了北征情况,建议尽快组织部队北上。

纵队首长高度评价了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英勇战斗历程,要求我们认真总结这次行动的经验教训。

初次北征,我们在清远地区打击日伪军,解放了清远县城。与国民党军队糟害百姓、消极抗日、专打内战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照,在北江一带引起了很大震动。我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崭新精神面貌,也赢得了各界群众的普遍赞扬,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

北征部队除摸清了敌军的行动方向和意图以外,还沿途宣传和发动群众,推动了当地抗日斗争的发展。同时,我军长途跋涉,与沿途的日伪顽部份势力交了手,使同志们受到了很大锻炼,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但是,行动中有些战斗组织不够严密,在突发战斗时,使部队受了一些损失。特别是与地方党组织没有保持联系,情况和地形不熟悉,大大限制了部队的主动性和行动范围。

尽管如此,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行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我部也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

1945年,延安新华社在《新华日报》上还以《东江纵队挺进 北江西江》为题,报道了我军的这次行动。说东江抗日武装为了扩大敌后游击战争,派出有力部队“横越粤汉路溯北江而上”,打开了清远地区抗日斗争的局面。

邬强(1911-1992),广东英德人,开国大校,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南宁分校)第五期(比照黄埔军校第八期)。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英德农民暴动,曾任英德县苏维埃政府秘书。1933年,邬强和家乡一批中共党员参加国民革命第十九路军,任第六十师第三六〇团特务连文书,后来进入中央军校第一分校(广西南宁)学员队学习。抗战爆发后,被编入第三十一军第一三一师任副连长兼一排长,参加了徐州会战和台儿庄保卫战。1939年参加东江抗日游击队。后任惠东宝抗日游击队大队长,东江纵队参谋处长,挺进粤北先遣队队长、北江支队支队长,华东军政大学教导团团长,华东野战军两广纵队参谋处长、副师长。参加了鲁西南、豫东、济南、淮海和广东等战役。解放广东时任珠江作战指挥部副参谋长,建国后,历任华南军区南路分区司令员、湛江市军管会主任兼警备司令员、华南军区北江军分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广东武装工作部第一副部长、广东军区分区、粤中军区司令员,中南公安军兼广东军区副参谋长,广州军区公安司令部副参谋长、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0

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任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西北支队第一大队大队长 吕苏

马毓英回忆:

1945年2月,支队长蔡国梁、政治委员邓楚白、副政治委员陈志强率领东江纵队西北支队挺进北江西岸,开辟清(远)英(德)边抗日游击基地。

3月初,西北支队进驻清远县大罗山文洞村后,即向日伪军展开攻势。3月1日,第一大队猛虎中队政治指导员叶迈率一支加强小队,在黎洞以北的北江西岸,伏击日军水上运输船队。小队倚山势居高临下,突然用猛烈火力射击,一下子击沉敌3艘机动船,目击打死打伤日军数十人,倒在船上随激流漂走。3月3日,第一大队西虎中队中队长叶培根、短枪中队中队长刘锦进(刘黑仔)率队攻打高田圩,俘国民党乡长及别动队10多人,缴获冲锋枪、卡宾枪11支,长短枪8支。

3月7日,西虎中队及短枪中队攻打石古墩,全歼国民党别动队一个中队60余人,俘敌大队副、中队长各1名,缴获轻重机枪4挺,冲锋枪、长短枪40多支。西虎中队爆破班长黄金泉光荣牺牲。与此同时,第一大队猛虎中队出击鱼咀墟,消灭国民党乡公所及武装自卫队40多人。

3月10日,西虎中队第一小队在横石圩以北的石角岭咀河边,打沉日军木船3艘,鬼子兵6人落水爬上岸边,被我俘获。

3月13日,第一大队教导员冯克带领西虎中队第一小队和张耀仑队长带领的高田乡抗日自卫队相配合,占领白鹤塘小高地,伏击正在北江航行的日军驳船队。我3挺机枪同时朝敌船开火,敌船顿时起火燃烧,船上日军死伤10多人,其余的跳水多数溺毙。驳船冒着浓烟被湍急的河水冲走。

6月2日下午,第一大队大队长吕苏率西虎中队和短枪中队,突袭距清远城仅10余公里的石迳。突击队在猛烈火力掩护下勇猛冲杀,战斗仅30多分钟,全歼国民党别动队1个中队击毙中队长、中队附各1人,伤10多人,俘40多人,缴获轻机枪3挺,冲锋枪22支,卡宾枪及长短枪32支,还缴获满载物资的3艘木船。我无一伤亡。

8月4日,吕苏大队长率领西虎中队和刘黑仔短枪中队,第二次攻打迳口,不到30分钟解决战斗,又全歼国民党别动队1个中队,毙22人,俘30多人,缴获轻机枪2挺,冲锋枪24支,卡宾枪、手枪、步枪50支。西虎中队班长黄来英勇牺牲。

经过4个多月的一系列战斗,西北支队巩固了以文洞为中心的抗日游击基地,控制了北江的连江口至潖江口段的日军水上运输线。部队多次以猛烈火力袭击日军运输船队,至7月止,共击沉、击伤日军船只70余艘,毙伤日军100余人,使日军在北江五六十公里河段上的水上运输陷于瘫痪状态。

马毓英(1921-2009),广东陆丰人,1921年生,1940年5月加入中共地下党,任地下党区委书记,后调粤赣湘边纵队东一支政治部搞组织工作。解放后,历任军管委员、区委书记、县委委员、统战部长、县政协副主席等职。1984年离休后任陆丰东纵及边纵老战士联谊会会长。

选自:《南下北上—北返北撤:八路军第359旅南下/北返,中共华南武装部队北上/北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