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皇武则天,给岳父李世民改名,影响后世千年,无字碑最初有碑文

 翰林冷知识 2020-07-10

唐朝

武则天

武则天,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媳妇,干了一件大牛的事情:给岳父李世民的谥号加字。

李世民本身的谥号叫文皇帝,原本注定史书上,李世民要叫唐文帝了。结果,我的天啊,经过武则天的起名大全,李世民的谥号变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听起来像五千年前的人……

▲武则天画像

这回李世民也没法叫"唐文帝"了,当然也不能叫"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正常智商叫不出口,棺材板儿有点压不住。

而武则天的老公李治,被命名为"天皇大圣大弘孝帝",《西游记》里面天庭的小感觉就出来了。

▲李世民画像

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看,皇帝称呼,在武则天这里是个节点。

在他之前的皇帝,大多数叫"某某帝",用的是谥号。武则天把谥号搞浮夸后,带偏了后世各种皇帝,大多拜倒在女皇大人的石榴裙下。

▲唐代长安城

后世的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孝顺,给先帝们谥号里面加字儿,夹带私货,用美好的形容词举高高。随着朝代的更迭,越来越长。举例感受一下:

没经过武则天处理的西汉:孝惠帝刘盈、孝文帝刘恒……

▲武则天长住的洛阳

后方高能!唐朝皇帝谥号大军来袭:

武则天谥号则天大圣皇帝;

李显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旦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隆基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亨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

▲武则天金简

等到了清朝的时候,经过几轮"礼义廉耻"的积累,谥号已经有点吓人了:

努尔哈赤: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皇太极: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顺治: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

嘉庆你过来,你爸爸乾隆的谥号请背诵一下……

啥,你背不出来?那让和珅背一下。

所以,从唐朝起,皇帝在史书中的名字,开始用庙号来表示,不是"祖"就是"宗",比如宋徽宗、明太祖、清圣祖。

明清两代皇帝,因为年号大多只有一个,所以更常用的是年号,比如顺治、康熙、雍正。

▲乾隆画像

说到年号,还得夸一下能干的武则天。明清皇帝年号大多一个,个别两个。

明清之前的皇帝,一般登基的时候、发生大事的时候、平叛完乱局的时候、皇帝开心的时候,在第二年新年会改年号。不过,一般改几个也就差不多了。

▲武则天画像

但是,我们的则天大圣皇帝,年号有:天授、如意、长寿、延载 、证圣、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长安……

她的快乐,我们想象不到,可能改年号如同买包一样,治百病,也平百官吧。

▲乾陵

武则天的"无字碑",也是独树一帜,任后世评说。还以为至少是以高考大作文的形式呈现,不少于八百字呢……

无字碑坐落于乾陵,碑首雕刻了八条螭 龙,与"述圣碑"并立。述圣碑上有5000余字的碑文,是武则天为歌颂老公李治的文治武功而写。

不过,这无字碑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确实后世所见空无一字,但在碑的阳面,从上到下刻满了方格,每个方格长4厘米,宽5厘米,排列整齐。

根据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计算,碑文大约有3300多字,可见之前已经写好了碑文。但为何最后没有刻上去,成为历史谜团。

▲无字碑

综上,一代女皇武则天,创造了无数历史上的"第一",她给李世民改谥号,影响了后世千余年的谥号制度。她在任时既心狠手辣,又宽宏大量;既任用酷吏,又提拔能臣,是位争议颇大的皇帝。

冷翰

出品

谢谢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