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热为什么要做胸部CT检查?

 大隆龙 2020-07-10

新冠疫情以来,大家到医院看病花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还必须接受流行病调查。许多住院患者,入院后都要做各类检查。特别是有发热症状的患者,不仅分诊去发热门诊挂号,多数人还要做胸部CT检查。

以往大家来门诊、急诊看病,医生问诊和体格检查后,经常就拍个胸片、抽个血而已。

为什么发热都要拍CT?

CT检查会不会有好多的辐射呢?

做了CT就一定能够查出来新冠肺炎吗?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的问题,

请来了影像科朱才松副主任医师,

为大家一一解答。

朱才松

影像科副主任医师

目前担任上海市医学会放射专科分会胸部学组委员、长宁区医学会理事、放射学组负责人、上海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等职务。

擅长胸部及女性盆腔影像诊断。在肺小结节原位癌、微浸润型肺癌影像诊断方面造诣很深,创建“肺结节读片室”服务品牌。先后承担上海科委、市区卫计委课题1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荣获“上海市科技成果奖”、“长宁区十佳医技工作者”、“长宁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奖项。

01

为什么发热都要拍CT?

胸片检查是以X线穿透人体后直接形成的图像,其自黑到白不同的灰度影像组成。这种图像是X线穿透不同密度、厚度的组织结构后,形成的投影的总和,是各个结构影像的叠加。

那么在观察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各种病灶被遮挡和重叠的情况,有时候还会形成错误的假象。特别是胸片中位于脊柱和心脏旁边的病变,经常容易被遮盖。而一些肉眼无法分辨的病变,比如CT上显示为磨玻璃密度的病变,胸片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

CT检查是经数字转换的重建模拟图像,是一定数目不同灰度的像素按照固有的矩阵排列形成。通俗的说, CT机器扫描后,仪器将射线转化处理,经计算机图像重建,转换为我们平常见到的CT图像。

CT图像还能各种后处理重建,根据不同需求,通过软件后处理得到我们想要的图像。平常的CT图像是二维图像,也是黑色和白色为主的图像。而经过软件处理,我们能够看到三维的图像,还可以后处理重建出任意平面的图像信息,帮助分析病灶。

02

CT检查会不会有好多的辐射呢?

CT检查确实有一定的辐射,但是辐射损伤是跟剂量相关的。正常情况下,我们生活中无时不刻都在接触辐射。研究表明,辐射损伤和阈值相关,即只有达到一定的辐射剂量,才会有损伤。

美国妇产科学会2017年发布的相关指南指出:X线辐射对于胎儿的影响和风险,取决于胎龄和射线剂量两个因素。(1)妊娠0~2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20~100msv(毫西弗),主要影响是胎儿死亡。(2)妊娠2~8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200msv,主要影响是先天畸形。(3)妊娠8~15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60~310msv,主要影响是智力和先天畸形。(4)妊娠16~25周致畸剂量的阈值是250~280msv,主要影响是智力。

所以,胎儿的最小影响剂量阈值是50msv,可以认为不超过这个范围,就不会损伤。而一张胸片的辐射剂量约0.02msv,一次胸部CT的辐射剂量约8msv。即使是胎儿,在医生评估下,做CT检查的辐射伤害也是可控范围内的,大家不需要谈辐射就感到恐慌。另外,现在的辐射防护也能起到保护作用,保护头部、甲状腺、会阴等重要器官。大家要相信专业人士的专业意见,不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

03

做了CT就一定能够查出来新冠肺炎吗?

新冠肺炎的筛查有详细的诊疗流程和诊疗逻辑。

在我们医院,CT检查是新冠肺炎筛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不同情况患者进行分类处理。

相信很多朋友在新闻里看到,此前在武汉曾使用过“临床诊断病例”分类方法。这种方法是非常时期的特殊应急手段,用胸部CT快速检查,解决当时大存量疑似病例无法入院治疗的问题。胸部CT可以显示是否有肺炎,是否是病毒性肺炎,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病情的进展阶段,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当然也会存在影像表现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有数据显示,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人群中,有胸部CT存在新冠肺炎影像改变;而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人群中,部分首次胸部CT未见异常改变(23.6%);极少数临床重症患者(5.2%),整个病程胸部CT都未见明显异常。核酸检测准确性受标本采集技术、试剂盒质量、检验质控和疾病演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而胸部CT检查分辨率高,能够显示细小病灶,假阴性率极低,目前已经作为新冠肺炎诊断及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