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下ipad,远离电视,让我们用儿童剧滋养孩子的眼睛和心灵!

 俊熹麻麻小宇宙 2020-07-11
放下ipad,远离电视和淘气堡
让我们用儿童剧滋养孩子的眼睛和心灵!

我身边有很多ipad小孩,有的和小马差不多大,有的比小马大两三岁甚至更多,静息的状态下,要么专注的看上面的动画片,要么目不转睛的玩简单的小游戏。

我身边更多更多的小孩,每天都生活在电视的背景声里面,只要大人在家,电视就会一直开着,电视里面的新闻,成人电视剧和歌舞成为了娃做一切事情时的背景音。

更多更多的是每到周末,没有什么可去的地方,家长就把孩子带到淘气堡,嘈杂混乱,花费不菲,孩子在各种声电的游乐设施的刺激下精疲力尽的倒在大人肩头睡着。

说实话,我不想judge上述三种带娃的方式,因为很多家长很热衷于此。每个人身处的境遇不同,我不想站在自己的山头,去揣测对方。但对于我来说,真心不认同。ipad也好,电视也好,淘气堡也好,只会消弥孩子的童年,形塑出“举止行为像一个成年人”一样“kidult”。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说的那句“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恰当的说明了这种情况。

我们应该有更温润,更柔软,更清澈的方式去滋养我们的孩子。

比如,读绘本,关了灯讲睡前的故事,在墙上投下手影,比如,一起去户外奔跑,翻滚,一起去捉蚂蚱、蜻蜓和天牛,比如尽情的玩水,挖沙,去大海边捉螃蟹,比如高高的荡起秋千,快乐的大叫,比如,一起去看一场儿童剧。


你可能会有很多很多的疑问。

小马才21个月,他能看懂吗?

一场剧80多分钟,娃能坐的住吗?

100多块钱一张票,值得吗?

能学到什么东西吗?

对娃有什么帮助吗?

听我慢慢道来,带2岁以下的娃去看剧是一种什么体验?

第一次:被吓得中途退场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带小马去看了三场儿童剧,都是在中街豫珑城三楼的豫珑剧场。小马爸爸在这里工作,有时会有员工福利票。很意外的是,小马一次比一次接受得更好。

第一次去剧场看剧,《爱丽丝梦游仙境》。小马21个月,灯光一暗,大幕一开,小马很快就被吸引住了。舞台背景和干冰营造着奇幻森林的景象,还有蝴蝶翩翩起舞。人偶们唱唱跳跳的都走下来和小朋友互动握手,小马超兴奋的站在我腿上看热闹。可在转场的过程中,小马无法理解一幕一幕衔接时人物忽然消失的状况,这与他通常认知的物体恒常性相违背。看到爱丽丝钻进兔子洞消失不见了,小马随即大声的哇哇哭起来。看到爱丽丝又出现了,瞬间又止住了哭声,看到爱丽丝又消失了,还变小了,又放声大哭起来,要求去“外外”,表示“不看了,不看了”。剧场本来就相对安静,小马一哭,大家都在看他。为了不打扰其他观众,我还是尊重小马的需求带他去了“外外”。

但第一次看剧遇到的状况,究其原因,还是在我。我应该事先铺垫一下,解释一下话剧的转场,戏剧的情境,讲一讲《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童话,甚至在家里先预演一下,帮他理解的。出来之后,我先安抚了一下他害怕的情绪,问问他害怕的是什么,是不是爱丽丝消失了,给他解释一下,爱丽丝为什么消失了,为什么变小了,问问他还愿不愿意回到剧场里面继续看。小马紧紧的抱着我表示不愿意,我不会勉强他,就带他去大象生活馆读绘本,第一次去看剧,我们大概就在剧场坐了20分钟。
第二次:投入得义愤填膺
第二次去看,是《功夫熊猫》。去看剧之前,我就给小马讲了功夫熊猫的故事,尽管和儿童剧演的不太一样,但至少小马是了解剧情的,知道主角是一只胖乎乎的小熊猫。坐地铁过去的一路上,我都在铺垫这部剧超级有趣,小动物们都很可爱,还都会功夫“呵呵哈嘿”,小马还是满心期待的。

这次的剧全程80分钟,小马看得非常专注,表现得非常好~我们右边坐了一个小妹妹,两个小朋友互动得也很好,在黑暗中,两个小朋友还偷偷的拉拉小手,小马还拉错了人,拉到了妹妹妈妈的手。看到激动的时候,两个娃都不肯坐在妈妈的腿上,要求下地,站在我们前面,跟着音乐扭屁股拍手。

在小熊猫跟着龟仙爷爷学功夫的时候,我也会拉着小马的手,跟着熊猫一起做动作,让小马觉得跟自己很“厉害”。

全局的高潮熊猫大战九尾狐的时候,小马突然义愤填膺的对着九尾狐大喊“大坏蛋”!稚嫩吐字不太清楚的声音,惹得周边一圈家长和小朋友都哈哈大笑,熊猫和九尾狐打斗的时候,小马还跟着全场的小朋友们一起大喊“熊猫加油!熊猫加油!”熊猫战胜了九尾狐,把她赶回了恶魔岛,小马还高兴的拍手大喊,“胜利喽~”。

最搞笑的是,散场的时候,小马还沉浸在剧情之中,把一腔对九尾狐的愤怒撒在了经过他身旁的一个小姐姐身上,小姐姐的裙子和九尾狐的剧服很像,小马照着小姐姐的后背就“打”了一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你以为他看不懂剧情,但实际上,孩子的心,比我们清明呢。“大坏蛋”这个词,回家之后,被用来形容我家喵了,一边追着喵,一边大叫“坏蛋”。。。
第三次:开始享受戏剧的美好

第三次去看《白雪公主奇遇记》,小马已经很熟悉了。我们到的早,剧场还没有开门,用链锁锁着,小马扒开门缝,向里面看去,回头指着剧场跟我说,“妈妈,进去。”

白雪公主换上了王子送的裙子再次出场的时候,小马感叹说“哇,白雪裙子漂亮!”(后来这句话也每天用来称赞妈妈的裙子,奶奶的衣服,姥姥的裙子了) 

但是,小马很不喜欢7个小矮人,小矮人出场的时候会跟我说“害怕小矮人!”然后紧紧的抱着我。当白雪公主被皇后捉回皇宫,而王子在找她,喊“白雪,白雪”的时候,小马也跟着大喊“白雪!出来!”弄得我赶紧嘘他,告诉他看剧时要保持安静。王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看到白雪公主呀?”小马赶紧指着舞台的一侧大喊“在那儿!”因为白雪公主是从那一侧退场的。

剧看完了,小马还学会了小矮人唱的那首“我们爱魔法,爱魔法”。回家之后,小马常常会提起白雪公主的好朋友,那只小毛驴“啊哦~”

你看,是不是一次比一次表现得更好,更投入?每场儿童剧,大概80分钟,不能说完全的全神贯注,稳稳当当的坐着,但除了要小司康,小饼干和要水喝之外的时间,小马都能跟随着剧情,投入的观看。

通过我的描述,你觉得娃有没有看懂剧情?有没有分清,谁是正义的,善良的,美好的?谁是邪恶的,阴险的,狠毒的?有没有在儿童剧中收获新知,享受戏剧带来的喜怒哀乐和美好?


儿童剧能如何滋养我们的孩子?我想说说,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四点:
1、引导孩子学习社交礼仪和规则
我刚刚在文章中说,第三次看剧,小马迫不及待的要进入剧场,剧场的大门被链锁锁着,小马扒着门缝向里面看。我们去商场转了一会儿,就有工作人员过来检票了。小马很着急的越过排队的人群,径直的向剧场里面走去,被我抱了起来。我对小马说,你看,大家都在排队,遵守检票的秩序,我们要先检票,才能入场,我们去排尾等待一下吧。快要检到我们的时候,我把票递给小马说,一会儿把票给叔叔,叔叔会把副劵撕下来,再把票还给我们,小马把票拿好,我们一起去找座位。

每次入场之后,我都会告诉小马说,如果你现在想要在剧场里溜达溜达,妈妈可以带你去。我们可以走到舞台后面的控制室,在玻璃外面看看叔叔们控制舞台灯光音响操作的机器。


但一会儿开演了,你可以坐在妈妈的腿上,或者站在地上,不能随便溜达了。我也会告诉小马,要尊重在台上表演的叔叔阿姨,有需求说话,要小声,妈妈能听到就够了。看剧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在演出很精彩的时候,我会带着小马一起鼓掌,或者给功夫熊猫“加油”,演员谢幕的时候,我也会带着小马给叔叔阿姨精彩的表演掌声鼓励,离开剧场的时候跟熊猫,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说再见。

我想,在剧场中学习到的礼仪,感受到的规则,是其他的活动不可替代的。


2、带着孩子认识善恶分明的世界
儿童剧的童话文本并不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它与现实世界相交叉,又从现实世界中抓取了简单的善恶。我在带着小马进行绘本阅读的时候,还真的没有涉猎过故事中两条线,有正义邪恶对峙的情况。但这三次的观剧体验,我能明显的从小马的反应中观察到,他认识到了剧中世界的两面性,当熊猫战胜了九尾狐,当白雪公主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小马在紧张的状态下松弛了下来。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珍贵的体验,善良战胜了邪恶,正义得到了伸张。

如果在绘本、童话和儿童剧中,弱化了这样的对立,可能就会剥夺了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其实,孩子是以一种与成人完全不同的方式去体验善和恶,体验皇后的狠毒,巫婆的邪恶,好朋友之间的友谊,正义的力量。这些都会像种子一样,种在他们心中,指引他们去认识我们身处的世界。

3、启发,想象,记忆,扩展
在看剧的过程中,适时的解释,引导,和启发也很重要。在转场时,大幕合上,演员剧务脚步匆匆的忙着更换场景的时候,我会问问小马,刚刚小熊猫和小猴子要去找龟仙爷爷,龟仙爷爷的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即使小马现在的语言发育还不足以回答和表达,但我想,这样的提问,会让他去想象一下龟仙爷爷的家,或许只是来自我们绘本上对于乌龟的想象,或许他开口胡说一个,都没关系,我并不想要什么回答,也没有所谓正确的回答,他愿意去想,在头脑里去建构那个场景,就足够了。

观剧回家的路上,我和小马常常会讨论剧情。我会带着小马复述,比如,小矮人的家里都有什么呀?有一张小桌子,几张小椅子,还有糊涂蛋乱丢的臭袜子,万事通散了一地的书本。如果王子想要送给白雪一朵花,他会送什么花呢?小马会回答说,小王子喜欢玫瑰花。因为家里有《小王子》的绘本,我给他讲过,他印象深刻,很喜欢。

我还会问问他,白雪公主给小矮人做了什么晚餐呢?是不是蘑菇浓汤?晚上回家我们也吃蘑菇浓汤好吗?晚上回家我真的做了蘑菇浓汤,会跟小马说,这个跟白雪公主给小矮人做的是一样的哦,你要不要尝尝看?我也会在手机上找找功夫熊猫的预告片,小短片和小马一起欣赏。

这些扩展和延伸,都能把儿童剧引入到日常生活中,更大的发挥观剧的价值。


4、第三方输入的规则,孩子更愿意接受

观众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幼儿园或者上了小学的小朋友,这样一类孩子中,很常见的现象是,家长怎么说,孩子都不愿意听。而儿童剧中,就会设置各种各样的和剧情很贴切的潜移默化“洗脑”桥段。比如,白雪公主看到小矮人的家乱糟糟的,对小朋友说,“用完每一样东西都应该放回它原来的位置”。

再比如表达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友谊和爱的时候,邀请小朋友一起拉着手,对自己的家人表达爱和感谢。看到这个地方,我真是乐了出来。但小朋友都很买账的,童声稚嫩的跟着白雪公主大喊“我爱你”。这个就是所谓的“儿童剧力”吧。

要是说到我的感受,其实每一次,我都和小马一样非常投入的看剧。我小时候,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去剧场观看儿童剧,能借小马的光,补补童年的经历,也是一件乐事。我愿意蹲下来,和孩子在同一个视角来欣赏简单美好的童话世界,这也是我对这个世界的希望。

听我说完,你觉得,这100多块钱的票,值得吗?

喜欢小宇宙的文章,转发,分享,推荐,就是对小宇宙最好的赞赏。如果你赞同我的观点,也请让文章走得更远。

回复关键词“小马成长”收到如下推送,可直接点击文章链接查看。

1、《幸福的疹子—5天4夜的幼儿急疹》

2、《幸福的疹子——黄小马2.0升级记》

3、《黄小马呼唤小伙伴啦~》

4、《强吻小狂人~随谁?!》

5、《小马和狂犬疫苗那些事》

6、《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给!娃!刷!牙!》

7、《这一年啊——写在小马一周岁》

8、《小马惊喜多多的语言智力爆发期》

9、《16个月的娃,能说出将近200个中文词汇,10几个英文词汇,认知500个的事物,我们做了什么?》

10、《这两次的交手,我这是在和小马死磕吗?在教养中设定明确的“界限”》

11、《如何应对呕吐腹泻的生病娃?用冷静,用知识,用告知, 用饮食,用魔法!——小马呕吐腹泻护理全纪录》

12、《Sharing is Caring:孩子,交换和分享会让快乐翻倍的!》

13、《下雨天快乐满满|带娃去踩水花,去拜访雨歇的蜗牛,去观察世界变化!》

育儿生活目录下设如下关键词:美剧电影、小马成长、带娃旅行、碎碎念、育儿观点、买买买、读书、母乳喂养,猪队友

回复“目录”、“烘焙”、“问答”、“辅食”、“育儿生活”、“小厨房”、“读绘本”、“爱歌词”、“唱童谣”、“玩游戏”、“分享会”等关键字,查看相应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