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1553 工程测量(一).doc
2020-07-11 | 阅:  转:  |  分享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一)课程代码:0155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测绘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测量工作所使用的仪器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及测量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施工放样等项测绘工作和内业计算工作。能够熟练的应用地形图进行有关专业的规划、设计等项工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一般)

识记:测量学科的分类

理解: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

(二)地面点位置的确定(重点)

识记:点位、大地水准面、铅垂线概念

理解:测量的三项工作基本。

应用:平面位置和高程的确定方法

(三)测量工作概述(一般)

识记: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

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水准测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水准仪的构造、检验和校正方法;

2.理解高程和高差的概念、高程测量的基本方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及水准测量的原理;

3.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法、水准测量的实施方法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4.了解水准测量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水准测量原理(次重点)

识记:高程、高差的概念

理解:水准测量原理

应用:水准测量基本方法

(二)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次重点)

识记:水准仪、水准尺构造特点

理解:水准仪观测原理

(三)水准仪的使用(重点)

应用:水准仪、水准尺的使用

(四)水准测量的实测方法(重点)

识记:水准点概念、水准路线布设形式

理解:水准路线观测原理

应用:水准路线外业观测

(五)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重点)

识记:闭合差概念

理解:闭合差分配原则

应用:水准路线内业计算

(六)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一般)

识记: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应用: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七)水准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一般)

理解: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



第三章角度测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经纬仪的构造、使用、检验方法;

2.理解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

3.掌握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方法;

4.了解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原理(次重点)

理解:水平角观测、竖直角观测原理

(二)DJ6光学经纬仪(次重点)

识记: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应用:DJ6光学经纬仪的读数

(三)经纬仪的使用(一般)

应用:经纬仪的安置、瞄准目标、读数

(四)全站仪及其使用(重点)

识记:全站仪的构造

应用:仪器的安置、瞄准目标、面板基本操作

(五)水平角测量(重点)

理解:方向观测法

应用:方向观测法与计算

(六)竖直角测量(重点)

识记:竖直度盘构造

理解:竖盘读数指标差

应用:竖直角观测与计算

(七)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一般)

理解:经纬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应用:检验与校正

(八)水平角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一般)

理解: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条件影响带来的误差



第四章距离测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距离测量的光电测距法、GPS相对定位及直线定向方法;

2.理解水平距离、方位角的概念;

3.掌握坐标方位角的计算与推算方法;

4.掌握水平距离测量的精密钢尺量距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钢尺量距(一般)

识记:尺长方程式

应用:钢尺量距方法

(二)视距测量(一般)

理解:视距测量原理

应用:经纬仪测距

(三)直线定向(重点)

识记:三北方向

理解:方位角

应用:方位角推算

(四)光电测距(重点)

识记:光电测距公式

理解:光电测距原理

应用:全站仪测距



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误差传播定律、加权平均值及中误差以及误差理论的应用;

2.理解误差、观测精度、观测条件、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中误差及相对误差等概念;

3.掌握确定最可靠值的方法及精度评定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测量误差概述(一般)

识记: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分类

理解:偶然误差统计规律

(二)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一般)

识记:算术平均值、改正数概念

应用:算术平均值和改正数计算

(三)衡量精度的指标(重点)

识记:精度、中误差、相对中误差和限差的概念

理解:精度指标

应用:中误差计算

(四)观测值函数中误差(重点)

理解:误差传播定律

应用:计算函数中误差



第六章小地区控制测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前方交会、后方交会;

2.理解控制测量、导线测量、三角测量的概念;

3.掌握导线测量内、外业工作的全部内容;

4.掌握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工作的内容;

5.了解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国家GPS控制网的建立,GPS测图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控制测量概述(一般)

识记:控制测量概念

理解:控制测量内容

(二)导线测量(重点)

识记:导线布设形式

应用: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

(三)小三角测量、前方交会和距离交会(一般)

识记:余切公式

应用:交会法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

(四)三、四等水准测量(重点)

应用:水准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

(五)三角高程测量(重点)

识记:三角高程测量公式

理解: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应用:三角高程测量外业观测和内业计算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方法;

2.学会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

3.理解等高线的原理和特性及等高线的勾绘;

4.掌握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内容及方法。

5.掌握测站点加密的方法及要求;

6.掌握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的方法及数据的传输方法;

7.掌握计算机数字化成图的方法;

8.学会图幅的接边、检查及验收。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次重点)

识记: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理解:地形图符号、图示

(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重点)

识记:等高线概念和特点

理解:地形图测量原理

应用:野外测点和内业成图

(三)地形图应用(次重点)

应用:地形图的应用



第八章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

2.理解测设的概念;

3.掌握高程及点的平面位置测设的基本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一般)

理解:施工测量基础知识

(二)测设的基本工作(次重点)

识记:测设放样的概念

理解:测设的基本工作内容

应用:角度和距离的放样

(三)测设点的基本方法(重点)

应用:高程和平面位置测设



第九章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施工控制测量的概念,熟悉控制测量的方法

2.掌握建筑方格网布设方法;

3.熟悉施工控制点坐标换算方法;

4.掌握高程控制测量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建筑基线(一般)

理解:建筑基线概念

(二)建筑方格网(重点)

识记:建筑方格网概念

理解:建筑方格网布网形式

应用:建筑方格网的布设

(三)施工控制点的坐标换算(次重点)

理解:施工坐标系

应用:施工控制点坐标换算

(四)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重点)

理解:高程控制测量内容

应用:施工高程控制测量方法



第十章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放样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简单建筑物、构筑物的测设方法;

2.掌握高程建筑物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方法;

3.掌握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方法;

4.了解烟囱、水塔施工测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民用建筑施工放样(重点)

理解:建筑物、构筑物测设内容

应用:简单建筑物、构筑物的测设

(二)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次重点)

理解:轴线投测概念

应用:高层建筑物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方法

(三)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次重点)

理解:工业厂房施工测量内容

应用: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方法

第十一章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总平面图编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与倾斜观测;

2.熟悉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重点)

理解:建筑物的沉降

应用:沉降观测

(二)建筑物的倾斜观测(次重点)

理解:建筑物倾斜

应用:倾斜观测

(三)建筑物的裂缝观测(一般)

理解:建筑物裂缝

应用:建筑物裂缝观测

(四)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一般)

理解:竣工总平面图编绘方法



第十二章线路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1.熟悉线路测量(初、定测)内容;

2.掌握道路中线测量;

3.掌握用极坐标法测设曲线的方法;

4.掌握纵、横断面测量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5.了解线路施工测量;

6.了解管道工程施工测量。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线路测量的基本工作(次重点)

理解:线路初测、定测概念

(二)中线测量(重点)

理解:中线测量概念

应用:线路中线测量

(三)圆曲线测设(重点)

理解:圆曲线概念

应用:圆曲线测设

(四)纵、横断面图的测绘(重点)

应用:断面图测绘和土方计算

(五)线路施工测量(一般)

理解:线路施工测量内容

(六)管道施工测量(一般)

理解:管道施工测量内容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建筑工程测量》(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周相玉等主编,2004年版。

2、参考教材

《工程测量技术》,黄河水利出版社,刘仁钊主编,2008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90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容 时 绪论 2 第2章 水准测量 10 第3章 角度测量 10 第4章 距离测量 6 第5章 误差理论的基本知识 6 第6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10 第7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 14 第8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8 第9章 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 6 第10章 民用建筑与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6 第11章 建筑物变形观测和竣工总平面图编绘 6 第12章 线路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 6 合计 90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20%、"理解"为30%、"应用"为5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分为: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不能确定唯一直线(???)。

A.方位角为100°B.磁方位角为100°C.象限角为100°D.坐标方位角为100°



(二)填空题

1、地形图分幅的方法有???????????????和????????????????。



(三)名词解释

1.大地水准面



(四)简答题

1、简述水准仪i角产生的原因及其检核方法。



(五)计算题

1、根据下图所示水准路线中的数据,计算P、Q点的高程,完成下列高差配赋表。













高差配赋表

点号 距离 实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高差 高程(m) BM1 (km) (m) (mm.) (m) 63.751 1.4 -3.001 P 6.3 -4.740 Q 3.5 +1.719 BM2 57.740 辅助计算:fh==

改正数计算:

2、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测站 测回数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水平角 草图 半测回值

°′″ 一测回值

°′″ 平均值

°′″ O 1 左 A 01200 B 914500 右 A 1801130 B 2714500 2 左 A 901148 B 1814454 右 A 2701212 B 14512

3、已知αCB=290°50′10″,如图所示,求αAB、αED。





















12







A



B



O







献花(0)
+1
(本文系mc_eastia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