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闯王来了不纳粮,那么李自成是如何养活数十万军队的呢?

 思明居士 2020-07-11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养活一支军队、打赢一场战争,粮草等后勤物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一支军队或者一个政权来说,必须要有稳定的财政收入才能够维持庞大的军队,但是在明末却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不向百姓征收赋税,却能够维持了数十万的军队,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闯王来了不纳粮

李自成作为出身底层的农民起义领袖,为了争取农民阶级的支持,他制定了“不纳粮”的政策,这在很多文献之中是有明确记载的。

明末清初史学家张岱在他的《石匮书后集》中记载:“而(明)有司供给军需,督逋赋甚急,民不堪命。至于陷贼,反得安舒。为之歌曰:‘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由是远近欣赴,不复目以为贼。”

闯王来了不纳粮,那么李自成是如何养活数十万军队的呢?

李自成

令据时人记载,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大军从西安前往北京路过山西时,“晋民倡乱者皆传贼不杀不淫,所过不征税,于是引领四望”。“小民惑于不征粮,不杀人,不淫掠之伪示,日盼贼来”。

通过以上记载,可以看出“闯王来了不纳粮”的说法并非宣传而已,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事实,李自成在其军中和大顺政权中宣布了“三年免征”的政策。那么没有财政来源,李自成是如何养活这支庞大的军队的呢?

多种多样的财政来源

一、来自所过地区百姓们的援助

李自成的大顺军是农民军队,他们所施行的政策很好地维护了贫苦百姓们的利益,所以百姓们对李自成的军队也十分支持。据《明清史料》记载,崇祯十六年明朝总兵左良玉等人在揭帖中写道:“中州民竞送马骡粮草,贼遂以日盛日强。”而《怀陵流寇始终录》中也有类似记载,“谷城、光化、邓州、淅州一带,闯贼尽置伪官,寨民供其刍粮”。

由此可见,李自成的军队因为受到百姓爱戴,百姓自愿为其提供粮草,这也部分解决了大顺军的粮饷问题。

二、没收明朝宗室和贪官污吏的家产

百姓们虽然自愿为大顺军提供粮草,但是明末的百姓们因为明朝政府的日益盘剥,生活十分艰苦,所以能够为大顺军提供的支持也十分有限。民脂民膏全部集中到了明朝庞大的宗室集团和贪官污吏的手中,“贪污吏及豪强富室,籍其家以赏军”,于是这一部分人群也成了大顺军征集粮饷的主要来源。

李自成的大顺军自成崇祯十三年之后攻破了很多藩王所在的城市,而藩王府中两百余年积攒的财富也被大顺军没收。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破洛阳,封地洛阳的福王被李自成所部抓获,福王府中的财宝全部被大顺军充公,崇祯十五年,李自成攻破开封城,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了周王的身上。

闯王来了不纳粮,那么李自成是如何养活数十万军队的呢?

福王

而李自成的军队在他们所占领的地区基本都实行了“追赃助饷”运动,贪官污吏和富绅的资产都被充作了军饷,这也成了大顺军的一个重要军饷来源。

三、屯田

百姓们自发地支援和从贪官污吏、藩王豪强那里的追赃,虽然能够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但是却终究不是长久之道。只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利用屯田的产出才能够取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根据明朝给事中李永茂在《襄阳再陷疏》中对李自成军队的描述——“(起义军)占襄阳地土耕种,禁杀人,偿命,且约杀牛一只,赔马十匹。……又刘、贺二贼将南阳以南并西北楼寨庄田俱已占完。”另外一位明朝御史也曾经记载“襄阳盖房扎营,委官种田,明有久居之志”,其他还有很多类似的记载,如“募民屯田,收其籽粒以饷军”、“贼又给牛种,赈贫困,畜孽牲,务农桑,为久远之计”。由此可见,李自成和大顺政权已经意识到了屯田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开始在各地施行。

闯王来了不纳粮,那么李自成是如何养活数十万军队的呢?

襄阳

当然,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经济来源之外,大顺军还有其他一些变通的方法,比如在局部地区改变“三年不征”的政策、提前征收税赋,但是这些都是占比很少的辅助手段,有了前述三种主要征集赋税的办法,李自成便有了养活数十万大军的资本。

参考文献:《石匮书后集》、《明清史料》、《怀陵流寇始终录》、《襄阳再陷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