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口气召回486万辆!大众国内在售车型安全气囊存重大隐患!

 SUV大咖 2020-07-11

高田气囊事件还在持续延烧之中,这次中招的是大众汽车。大咖注意到9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产品召回信息显示,日前,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8年3月12日起,分批陆续召回以下部分汽车,共计4,860,029辆。

据大咖了解本次召回涉及进口大众、奥迪、西雅特、斯柯达品牌及国产大众、奥迪品牌等多个旗下汽车品牌,因为高田气囊缺陷各大品牌已经在全球召回数以万计的车辆。这已经是近段时间来大众汽车在国内第二次大规模的召回了,最近的一次是9月6日因为燃油泵问题大众在国内召回,共计1818340辆。

召回主要原因

大咖看到主要原因是部分车辆的驾驶席或副驾驶席正面安全气囊装配了高田公司生产的未带干燥剂的硝酸铵气体发生器。在安全气囊展开时,气体发生器可能发生异常破损,导致碎片飞出,伤及车内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将根据计划分批次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新型号的驾驶员或副驾驶员正面安全气囊或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以消除安全隐患。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质检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

车主反馈

网友“风吹过夏天”:大众朗逸追尾事故,气囊未弹开

闫先生:大众朗逸安全气囊出现故障

网友“box华杰”:高尔夫七气囊问题

国内召回计划表

▲ 大众汽车(中国)公司

一汽大众公司

上汽大众公司

想必大家都知道安全气囊是汽车上面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配置,本次大众汽车召回的问题车型正是使用了来自高田的缺陷气囊。那么大咖就来带大家回顾一下整起高田气囊缺陷事件。

高田气囊缺陷事件

2008 年11月,本田首次因为高田安全气囊问题召回了4000辆车。

2009年5月,由于问题气囊造成一名美国18岁女孩埃希利帕海姆死亡,本田公司随后又宣布召回51万辆车。但这一切并没有引起高田的高度重视。

2014年10月,由于被太用力充气的气囊可能朝车内的人喷出金属弹片,高田气囊已经造成四人死亡,引起多起诉讼。高田发布通知指出,受到缺陷气囊影响的汽车数量至少为780万辆,但这一数量与前一天该公司宣布的数量474万辆,悬殊如此之大。因此,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式调查高田2000年至2007年生产的气囊是否封口不当。

2014年11月,美国洛杉矶法院又收到了十几起针对高田公司缺陷气囊的集体诉讼。美国国会开始敦促美国司法部对高田气囊公司进行刑事犯罪调查。

2015年12月,美国交通部指出,美国已有8人因高田车安全气囊缺陷而死亡,而自四月首次相关死亡事故发生以来,全世界已有9人丧命于这一安全缺陷引发的事故,并有100多名车主受伤。

2016年4月,美国汽车上8500万存在安全隐患的气囊将被召回。并且截至2016年10月,高田问题气囊已在美国造成11人死亡。

2017年2月,日本高田公司对在美销售问题安全气囊过程中存在欺诈表示认罪,同意支付10亿美元刑事罚金与美司法部达成和解协议。此前,美司法部指责高田过去10多年来持续系统性地篡改与产品安全相关的关键检测数据,将公司生产与利润置于消费者安全之上。

2017年6月25日,高田美国子公司在特拉华州申请破产保护,负债高达100亿美元至500亿美元,而日本的母公司于本周一早些时候向东京地区法院申请了保护 ,同时表示将从均胜电子旗下KSS公司寻求资金帮助以及帮助其不断生产数百万套更换气囊的充气装置。KSS同意以19亿美元收购高田除了与问题气囊召回有关的全部资产。

在受到国家质检总局多次约谈后,本次大众汽车召回可以说是高田气囊事件的延续,作为缺陷产品本身就对驾驶员和乘客构成生命威胁。大众汽车作为汽车厂家使用了缺陷产品当然有义务召回,不过对于大众汽车来说短短十天的时间里在国内就大规模的召回了两次,确实会对品牌形象造成影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