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粉红 出品▏本星君 泰国和缅甸地处中南半岛的核心,两国陆地边境线长约1800余千米,北起著名的毒品产地——“金三角”地带,南迄马来半岛西海岸线。 从地图上看,缅甸南端的狭长地带,仿佛一条触手,直插泰国南部,一路延伸到克拉地峡附近,形成一道诡异的边境线。 缅甸看似多出来的这块狭长领土从何而来,这里又有过怎样的历史纷争? ▲缅甸靠近泰国南部多出一块狭长的领土 提到泰缅南部的边境线,不得不先考虑到两国的山川地貌。 缅甸,北临称野人山,西接若开山、那加丘陵,东部以掸邦高原为基形成七百余公里的山脉(从高黎贡山绵延至比劳山);南面临海。 ▲泰缅两国的山川地貌 缅甸境内水网纵横,发源于中国的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自北向南奔流到海。兼以南部一小段锡当河、德林达依河和勃固山脉,构成了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封闭地形。 这种特殊的地形,一方面隔绝了来自附近中国、印度方向强大文明的冲击,另一方面赐予了得天独厚的农耕条件。 缅北由于若开山的阻隔,来自印度洋的水汽无法进入,形成的干燥河谷,避免了洪水与疟疾的侵袭,当地人民修建灌溉系统,养育了两三百万的人口。缅甸南部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降水充沛,土地肥沃宽广,支撑着缅甸成为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国。 ▲缅甸蒲甘地区 反观泰国。泰国西部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隔着呵叻高原,东南和南方是弱小的柬埔寨和马来西亚,湄南河、湄公河、蒙河交织在中部平原上。泰国年均气温24到30℃,作物一年三熟,孕育出璀璨的农耕文明。 在古代,群山天堑成为了当地文明的最强庇护,外族的大军很难通行,十石粮草输运到战场不足一石;而中南半岛的水网更是侵略者的噩梦,弱小的民族只需在护城河的帮助下,拖到雨季的到来,泛滥的洪水自然会把侵略者通通丢到水里喂鱼。 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泰缅南部边境线依山而划,缅甸居高临下,占尽地利。历史上一旦缅强泰弱,缅族(缅甸的主体民族)就会越过南部的比劳山俯攻,而泰族(泰国的主体民族)则依靠湄南河水网节节抵抗;到了泰族崛起,双方就会在比劳山区反复拉锯,争夺缅南少数民族的支持。 千年以来,泰缅南部伴随着双方国势起起伏伏,边境线围绕着山河之险反复迁移。 泰缅之争,要从缅甸的民族问题说起。 据统计,缅甸境内的民族足足有130多个,那么为何独独缅族脱颖而出,征服了其他民族呢? ▲缅甸各地民族 公元1000年左右,缅族人发明了一种穷兵黩武的军事制度——阿赫木旦。该制度下的缅族设立了各种兵种的村庄——有步兵村、骑兵村、战象村、水军村,到了殖民时代还有洋枪村,洋炮村,西洋俘虏村,这些军事村落的人口占缅族人口一半以上。 ▲建于公元1105阿南达神庙,位于缅甸蒲甘,该寺庙在1975年的地震中被毁后,此图为修复后的寺庙 战争期间,由于各兵种内部成员都是同村的乡里乡亲,所以爆发出强大的凝聚力与协作能力。这种穷兵黩武的制度使得缅族经济停滞不前,但赋予了缅族军队强悍无比的战力。 凭借穷兵黩武的军事制度,缅族成功击败了其他130多个民族,统一了上下缅甸,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蒲甘王朝,把南部的比劳山区和德林达依河流域纳入版图。 ▲凭借彪悍的军国体制,缅族蒲甘王朝统一了上下缅甸 然而军国体制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财政问题,为了养活人口占半数的军事村落,缅族人民劫掠了北边富饶的邻居的土地。缅甸这可惹上事儿了!北部土地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蒙古人统治的元朝。1287年,盛怒的忽必烈攻破王庭,缅族第一次被灭了国。 ▲位于蒲甘的塔拉卜门,是蒲甘古城墙仅存的部分 那些被缅族奴役的民族翻身做主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勃固王朝(孟族)、阿瓦王朝(掸族)和阿拉干王朝(若开族)。 ▲被缅族奴役的民族翻身做主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勃固王朝(孟族)、阿瓦王朝(掸族)和阿拉干王朝(若开族) 直到1546年,在缅族领袖莽瑞体的带领下,缅族收服了掌握近代武器和战舰的葡萄牙雇佣军(16世纪亚洲国家有很多葡萄牙佣兵),灭亡了勃固王朝(孟族)和阿瓦王朝(掸族),成功复国,建立了东吁王朝。 ▲骑大象的葡萄牙人 复国之后,西边还有阿拉干王朝(若开族)处在缅族的卧榻之侧,莽瑞体遂以举国兵马发动西征,意图解除东吁王朝的肘腋之患。 而此时,泰族的阿瑜陀耶王朝趁缅族国内空虚之际,发动突袭。莽瑞体情急之下只得与若开族议和,撤兵回援。从此泰缅两国结下宿怨,围绕比劳山区、德林达依河流域、湄南河流域展开争夺。 ▲缅族西征阿拉干王朝(若开族),遭到阿瑜陀耶王朝(泰族)的突袭 莽瑞体死后,即位的莽应龙继承了先王未尽的霸业,吞并了阿拉干王朝,向东进犯澜沧王国(老挝),向北蚕食明朝的云南。 ▲莽应龙雕像(缅甸国家博物馆) 一番厉兵秣马,莽应龙兵进阿瑜陀耶王朝,向泰族复仇。莽应龙发展内奸,策反泰族大将,里应外合之下灭亡了阿瑜陀耶王朝,将泰族臣民虏回缅甸,泰族王都也被劫掠一空。 ▲东吁王朝的莽应龙在位期间,缅族完全吞并了泰族 莽应龙死后,王子莽应里即位。一方面觊觎云南的银矿,一方面受到汉奸的蛊惑。1593年,莽应里发动明缅战争,缅军举国三十万搦战。三战之下,两败俱伤。 眼见于此,泰族的纳黎萱王子,趁势搜罗旧部击败缅军,阿瑜陀耶王朝(泰族)复国。莽应里的三个亲戚也觊觎王位,举起反旗;澜沧王国、阿拉干王国亦纷纷复国。最终莽应里被攻破国都,兵败身亡。东吁王朝从此四分五裂,国势一落千丈,1752年被南方的孟族推翻。 ▲东吁王朝 亡国的缅族村落纷纷望风而降,被孟族一一征服。但一个缅族村长——雍籍牙拒绝屈服。雍籍牙联络附近的村庄,成功反击了孟族的征讨部队,一时名动天下,历经五年,奇迹般地打败孟族及其法国雇佣军,统一了缅甸,建立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 贡榜王朝一建国,雍籍牙就远征泰族,泰缅双方拼死争夺德林达依河流域河、比劳山区的战略要点。雍籍牙大败泰军,全据德林达依河与比劳山区,眼看全胜之势已成,突发痢疾而病故,远征就此作罢。 ▲泰缅战争期间缅甸战士的形象 雍籍牙之子孟驳继承父亲的遗志,趁泰族政局不稳、军阀割据的当口,于1767年攻破王都,灭亡了阿瑜陀耶王朝,接着重走莽应里的老路——入侵中国。缅军依仗先进的火器,清军依仗大国体量、兵多粮足,双方在边境来回拉锯七年,两败俱伤,双方将领不堪战火的荼毒,私下里偷偷议和收场。 ▲贡榜王朝的孟驳继承父志,灭亡了阿瑜陀耶王朝,开始与中国角力 当时,泰族方面与贡榜王朝对抗的是一个来自广东潮汕的华裔郑信,他幼年丧父,被泰族大臣领养,后来由于才干卓越受到重用,被提拔为封疆大吏。阿瑜陀耶王朝灭亡后,缅军摧枯拉朽,拔除了泰族一个个据点,而郑信却率500兵以少胜多,击溃了数倍于己的追兵,一时威震泰南。 ▲1768年郑信在吞武里(曼谷)的加冕典礼 不愿亡国的泰族人竞相团结在郑信的旗帜下,争取华侨商人的支持,采购火枪等先进军械,趁着清缅战争之机,驱除缅军,夺还旧都。郑信开创了泰族吞武里王朝,向东征讨柬埔寨、安南(越南),向北击败老挝,向西一路打得缅军不敢出比劳山。 ▲郑信开创吞武里王朝,东征西讨,国力空前强盛,俨然中南霸主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吞武里王朝的辉煌因为权臣篡位戛然而止。郑信被亲信谋害、篡位,泰族进入了曼谷王朝。 缅族方面,国王孟驳死后,弟弟孟云即位,沿南北两路再征泰族。其中缅族南军以德林达依和土瓦为跳板,从比劳山脉俯攻而下。 ▲孟云沿南北两路再征泰族,南军以德林达依和土瓦为跳板,从比劳山脉俯攻而下,遭到英泰强力阻击 但此时英国人的势力已经触及印度,与缅族争夺若开族的阿拉干、印度的曼尼普尔的实际控制权。在这样的外交形势下,英军在今泰国的普吉岛上、泰族在陆地上,共同击退了缅族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 到了1791年,泰族策反缅甸南部的孟族,翻山越岭攻取土瓦和德林达依。然而缅族占尽比劳山脉地利,泰族空有国力但兵力和补给难以投入,遂弃城而走。 ▲伊洛瓦底江上的一艘缅甸战船(约1795年) 尽管泰缅边境北部还有零星的冲突,但从此以后,泰族意识到泰缅南部边境线因为比劳山的关系,防守有余而进攻不足,两国间因此留下了这道狭长的边境线,这也基本奠定了现代泰缅南部边境线的格局。 ▲缅甸贵族的马术活动 ▲1824年缅英战争 1824年,缅族和英国爆发了战争。英国人通过三次战争,占领缅甸全境,开始了缅甸被殖民的悲惨历史。 ▲缅英战争后的缅甸 在殖民时期,英国当局任命缅甸少数民族加入军队和警局,借他们之手镇压缅族的反抗,挑拨民族矛盾。 ▲1948年1月4日(缅甸独立日)的升旗仪式 英国的阴招直接导致了1948年缅甸独立之后少数民族的分离倾向,其中南部靠近泰缅边境的孟族和克伦族民族武装甚至一度兵临缅甸故都仰光近郊。 ▲1948年缅甸独立之后,少数民族的分离势力的武装威胁着缅甸 如今,面对英国殖民者留下的雷,缅甸政府的对策是以铁血镇压、武力的方式来解决。而少数民族武装力量则以泰缅边境作为反政府活动的天堂(克伦族深谙此道);缅甸政府也常常越过泰缅边境清剿叛军,导致泰缅两军爆发正面交火。 未来,缅甸这块狭长的土地是否还会易手犹未可知,而缅甸统治者如何处理同少数民族以及邻居泰国的关系,是中南半岛局势稳定的关键。 |
|
来自: 听雪楼75iz4v1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