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话》:痴儿轻解诗音词韵集锦(439-474)

 虹72 2020-07-13

转:解非-的博客

   作者:解非

439, 诗歌复合意象的完整性,深邃性取决于诗人丰富盎然的想象力。

440, 诗歌本质的情感是对人类共同境遇的同情心。诗人若没有同情心世界不能被感知,诗歌也就失去了其审美价值。

441, 夕阳让我心明眼亮,我要轻展禅翼的翅膀尽情地诗歌天宇飞翔。

442, 敏锐的诗人会时时感觉到自身滋生的一个气场,这个气场时时排斥现实和理智,冲破任何条条框框和一切陈规陋习,而这时的诗歌才是真实的客观世界的映现。

443, 诗歌不仅是人生的风景,也是感情的载体。当我置身山间小路上踽踽独行时,我的精神常常恣肆地飞翔,生命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宇宙精神。

444, 诗人能摆脱市廛嚣俗,他的诗歌就呼吸自如了。

445, 诗歌的联想和感知能力应该凌驾于人类的精神之上,优秀的诗人是代神灵的先知说话的传声器。

446, 诗歌始于一瞬间的印象,由灵感而结晶的永恒的、活力的、明朗的意象,让深藏在潜意识之中的一切曝光。

447, 思想在我们的心宇好比一条流动的河,当思潮自然而然地流汇于宇宙时,诗意诞生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形象。

448, 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这时司空图从道家的宇宙论出发对含蓄品格的描述,诠释了老庄的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在诗歌意境中的体现。

449, 当代诗歌应该把目光投向古典传统,中国古典文论提倡哲学的灵活、深邃,其暗喻隐涵的能量极大,正是诗歌创作的标识。

450, 亚理士多德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说的真好。

451, 黑格尔说:“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现真实,去表现……那种和解了的矛盾……”真理!

452, 黑格尔说:“艺术美要看作几种手段中的一种手段,去解决单就本身看都是抽象的心灵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使它们归到统一,无论这种矛盾是在外在现象中,还是在主观的情感与情绪的内在现象中。”黑格尔的理论是对西方古典艺术的总结。

453, 诗歌的含蓄就是有与无、实与虚、显与隐、有限与无限、局部与整体、言与无言……的矛盾与统一。

454, 诗歌的想象空间,向内为人性的世界;向外为精神的宇宙。

455, 诗歌也有宿命,它的虚空,即是真实;它的瞬间,即是永恒。

456, 泰戈尔说:“万物留存和万物变动——在这两个恰巧相反的激流之间,我们找到了我们的栖身之所和自由自在。” 这是一个老诗人的感悟,其价值不亚于他的《园丁集》。

457, 布罗茨基说:“白纸上的黑字象征着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 说的真好。

458, 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的审美理想,作为诗歌所蕴涵的美学精神得到了高扬,尤其是一种华丽精致的诗歌风格成为西晋诗人创作的最高美学追求。

459, 严羽《诗法》称:“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音韵忌散缓,亦忌迫促。”这“忌”真乃诗歌之大忌讳。

460, 严羽《诗辨》中诗歌风格为“高”“古”“深”“远”“长”“雄浑”“飘逸”“悲壮”“凄婉”九品,严羽是以“含蓄蕴藉”作为诗歌的艺术特征。

461, 诗人只有到了中年,他的诗歌才具有充足的智慧、沉稳的气质、纯正的情感,成就豁达大气的诗歌。在我看来当代诗歌发展希望就在这里。

462, 上品诗歌要具有睿智的哲思、纯正的气质、本真的情感、博大的气度。

463, 诗歌的意象就好比一面多棱镜,从各种角度的反映你的思想,你的境界。睿智思想是意象的风骨,本真情感是意象的花朵,这样的诗歌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美感境界。

464, 诗歌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感情生活的体验,我所理解的诗歌,它只是我灵魂恣肆飞翔时,介乎于有意无意之间云淡风轻的掠过的痕迹。

465, W·M·厄本在他的《语言与现实》(Language and Reality)中说:“直觉与表现不可分的普遍原则尤其适用于审美直觉。这就是说形式和内容,或说内容和媒介是不可分的。艺术家并不是首先凭直觉得知事物,然后再去发现合适的媒介。其实倒是他通过和利用他的媒介去直觉地感知事物。”可见,把诗歌当做宣传工具的理论是极其错误的。

466, 永远别用人的观念所制作的尺子去衡量诗歌,只因诗歌是缪斯神性的歌唱。

467, 离诗歌近的灵魂,才是高尚圣洁的灵魂。

468, 诗歌抽象出来的思想,是一个人体站立成为一个山峰时最佳的平面投影。

469, 如果一个诗人对诗歌没有敬意,他的诗歌也难得一种深邃的见解,也就失去了他的自身价值与意义。

470, 肯尼思·伯克认为:如果我们把一首诗作为诗看待的话,我们就必须把它作为一种“行动方式“加以考虑。R·P·布莱克默要求我们把诗看作手势,是“内在和想象的意思之外在和戏剧的表现”。我对这两位批评家的观点很认同的。

471, 苏姗·朗格的《哲学新解》中:“……虽然诗歌的原料是语言,但它的含意并不是字面意思所表现的主张,而是这些主张的表现方式。这要涉及到声音、节奏、语言的联想启发、思想的长短序列、变幻的思想意象的丰富与贫乏、纯事实突然激发的幻想,或是突然的幻想唤起的熟悉的事实、因含糊不清而产生的字面意思的中断由于盼望已久的关键字的出现而得到解决、还有起统一作用的、无所不包的韵律技巧。”很精当。

472, 诗歌是理智和情感的复合体,一首精品的诗歌,其价值不亚于钻石。

473, 古人说:“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自古诗歌抒发哀乐是它最基本的功能,我们在当前的诗歌创作中叶不能舍本逐末,还应充满激情的抒发自己感情的欲望才是。

 
474, 荷尔多林的:“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上。”这句话也不过给了诗歌一个现代式的美学概念——诗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