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祠堂大门通常朝南开,栖霞这个村的祠堂门为何朝东?

 胶东故事会 2020-07-13

宗祠、祠堂、家庙,是古代人阖族祭祀祖先的地方,是一个十分庄严肃穆的场所,因此在建造时也十分讲究。许多村的祠堂,都采用的是传统的“中轴线”布局,即祠堂大致建在村落的正中位置,建筑布局正南正北,大门通常是朝南开。不过,在烟台栖霞有个村,保存下来一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祠堂,大门却是朝东开,这种布局不太常见,背后又有什么缘由呢?

先简要介绍一下祠堂所在的村子,即栖霞市桃村镇的铁口村,这个村位于栖霞市的东南部,是十里八乡的一个大村,也曾经是乡镇驻地(铁口乡),过了铁口再往东,不远就到福山回里镇地界。

铁口村以牟姓居多,那座祠堂供奉的也是牟姓先祖,祠堂的正式名称为“牟全祠”。下面关于祠堂门朝向的推测,也主要与牟全有关。

牟全祠的位置,大致也在铁口村的中间。这座祠堂前几年修葺过,如今已焕然一新,不过原来的建筑布局都没有改变。现在去探访,祠堂的大门仍是朝东。

在牟全祠的南面,有一排房屋建筑。牟全祠是否是因为南面有遮挡才把门建在东面呢?询问村里牟姓老人,老人介绍说,牟全祠建造年代很久,有种说法是元朝时由朝廷敕建的,当时祠堂周围应该没有房屋,后来的房屋是近代才盖起来的。因此,大门朝东并非是由于遮挡,而是在设计之初,就如此布局。

关于这个布局的原因,现在铁口村里的牟姓老人也说不上来,历史资料中也没有记载,既然祠堂最早是为祭祀牟全而建,那只能通过牟全的生平进行推断。

根据清代栖霞县志记载,“牟全,铁口人,元至元间,诏下东征日本,全管领战船,创开水道”,立下战功之后,牟全被升为武略将军。

汉朝大将霍去病在祁连山脉一带立下功勋,去世后坟墓也修成祁连山状;而牟全的主要功绩是在元东征日本期间立下的,按此推断,其祠堂门朝东或许也是彰显前世功绩的一种形式。

除了牟全的生平之外,铁口牟姓的渊源可能也是原因之一。据铁口村碑记载,该村牟姓是南宋时从福山(古牟子国在老福山县)迁来,福山在铁口的东面。祠堂门朝东,或许也有不忘故土的寓意。

下面是一段关于铁口村的视频片段,听听村里老大叔对牟姓的简要介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