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0 ❤ 父亲暮年写给九泉之下母亲的情书 人常说,“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家就散了”。 父母亲去世多年了,我就像一艘杨帆的轮船,满载着孝心,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漂泊,一颗俱疲身心不知该归何处?无法停靠…… 时常会梦见父母。多少次身不由己独自前往几十公里外安息父母亲的公墓,席地而坐,焚香燃纸,献花上祭品。面对面给父母拉拉家常诉说烦扰,心里会很舒坦安逸,原来这里才是我停泊的港湾。这种精神力量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如同一艘航母添加了永动力-----核燃料,精神饱满继续前行。 父亲谢世七年了。一直以来总想给父亲写篇祭文抒发哀思,这种想法在一个月前,就反复在脑子里回旋。最后,还是决定以散文形式比较适合,既思念父亲又能平复我纷乱心绪。因此,借这个“父亲节”叙述。 01 有一画面,七年来始终在我脑屏萦绕:深秋的季节,万物开始凋零,一耄耋长者精神矍铄,站在“白鹿原公墓”的高处,满眼是层峦的翠峰,脚下是一望无际起伏的草坪,瑟瑟沁人肌肤寒风中,他坚毅目视着东方,注视着一尊墓碑,饱经沧桑脸上的皱纹里噙着泪水,几度哽咽,被风干了的泪水又喷涌而出,布满青筋的双手颤抖捧着厚厚的一叠信纸,声泪俱下给长眠在这里的老伴咏读这封憋在心里长达70多年迟到的情书。因为今天是他的爱人谢世后的“头七”。 他是要天地作证,公墓的一草一木一石作证,躺在这里所有的亡灵作证,他一生挚爱的爱人作证,在暮年生命的无常之际,呐喊出对老伴儿的表白与想念。 倾述一生一世对逝去爱人多么的舍不得,多么留恋,感激一生的陪伴,叙述无限的哀思。这拟杨顿侳的诵颂声响彻在大地,回荡在天空,飘向几簇祥云,被感动的一群鸟儿,从歇息灌木丛中双双飞翔天际喜鸣而去。 此刻,跪在墓碑前的儿女们,满眼的泪水是怎么也擦不干,焚烧纸钱的熊熊火光映红了儿女们的脸颊两行泪水,除了对母亲的哀思悲痛外,更为父亲对母亲情真意切的悲怆声音感动,两重泪水在脸上叠加…… 朗读情书的长者,他,就是我的父亲——秦希文。当年已经是71岁高龄。 一个国家干部,一个老共产党员,一生勤勉工作,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西安一些地标建筑:钟楼饭店,报话大楼,钟楼邮局,体育场,防空洞……倾注了父亲从设计到监理再到施工时的汗水和心血。在“三秦”这方土地上奉献了青年,壮年,老年,暮年。 02 父亲生于1928年,卒于2011年初春,享年83岁。 母亲生于1923年,卒于1999年深秋,享年77岁。 父亲比母亲小5岁。在那个“女大三抱金砖”的年代,这样的姐弟恋很多发生在大户人家,带有普遍性。 爷爷家的土地绵延了方圆十公里,从一个村子垮度到另一个村子,因此和母亲家的土地接壤。母亲命苦,虽出身于员外世家,在开花的年纪没有了爹娘,时常能看到花季的母亲和她的瞎眼奶奶起早贪黑忙活庄家地里的活儿。 母亲长的很漂亮,鸭蛋脸,高挺鼻子,大大的眼睛,柳叶眉,弯月嘴,一条粗黑的长辫子一年四季梳理的很规整。一生以父亲为中心,操持家务,上孝敬公婆,下教育儿女,恪尽职守,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呕心沥血而去。 父亲长的很英俊,四方脸,清秀的双眸,耸挺鼻梁,卧蚕眉,显得绅士儒雅。浓而密的黑发梳理成背头。一生是穿干净衣,说干净话,做干净事儿。溘然长逝。 03 爷爷家有很多长工,地里的农活,父亲根本用不着干,唯一的任务就是每天洗漱完毕后,到自家“静修堂”和哥哥姐姐由私塾先生教“四书,五经,弟子规,三字经……”。 父亲这一辈儿姊妹6个,三男三女。父亲排行三,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比较而言,数父亲天资聪明好学。爷爷对父亲那是又爱又恨,他担心父亲有一天会弃他而去,那么辛苦一辈子积攒的家业谁来继承?这成为了爷爷埋臧在心里的一个结。多年以后,这件事终于发生了,应验了爷爷的预感。在父亲20岁那年携母亲响应国家号召一路向西,支援大西北建设,落脚在陕西西安。 爷爷是那种道风仙骨的太平绅士,对长工、佃户当成自家人,从不可扣,而且是惠泽一方百姓,养育出的6个儿女全是识文断字之人。打鬼子,打蒋介石出钱出力,绝不含糊,培养的孩子们个个是共产党员。 有年“端午节”,爷爷给整日读书的孩子们放假,驾着马车带着孩子们巡游他-----方圆十公里的土地。秦氏家族出游,浩浩荡荡,引来村民围观,马车上的家眷、孩子们一边吃喝一边欢声笑语。 临近中午时分,其他姊妹们在马车上休息,父亲兴致正浓没有倦意,象一匹撒欢的马终于脱开缰绳四处的奔跑,突然一画面映入父亲眼帘: 一花季少女搀扶着盲眼的奶奶顶着烈日在干农活,父亲盯着足足有半个时辰,转身跑到马车上取来了粽子,绿豆糕,雄黄酒,快步跑过去“奶奶,别干了,该吃饭了,这是送给你们的”。 盲眼奶奶说“你是秦家的三少爷吧?早听说过,谢谢你”。 随即给孙女说“月英,快谢谢秦家三少爷”。 母亲羞涩的偷眼瞄着父亲,脸泛红的说“谢谢,三少爷。听奶奶说过你们家的土地很多,都垮到我们王家庄的地界了”。 父亲不以为然的说“我也是今天才知道的,平时父亲不让出来,关在‘静修堂’读书”。 “读书”?这对于家境变迁、年少失去爹娘又辍学的母亲来说是件向往的事儿。很羡慕的说“我叫王月英,你叫啥?”“我叫秦希文”父亲爽快的答道。 盲眼奶奶听着这对少男少女的问答开心爽朗的笑了。 此时爷爷骑马从此经过,看到了这一幕,二话不说,叫来几个长工,替这孙女俩干农活儿。并且给盲眼奶奶承诺:“以后你们家地里的收成还是你们自己家的,我分文不要,难得我家希文能瞅上你家月英,孩子们的善举我当爹的得支持,以后他们就以姐弟相称吧”。 盲眼奶奶感动的老泪横流。拉着孙女一起给爷爷“扑通”跪下。当下,父亲一手拉着母亲,一手拉着盲眼奶奶上了马车,成为了秦氏家族的家人。 那年父亲12岁,母亲17岁。从此以后母亲成了父亲的书童两人一起读书,兼顾父亲日常的一切生活。这一照顾就是70年。盲眼奶奶一直居住秦家,直到去世。 04 母亲去世的时间是1999年10月1日8、28分。享年77岁。 那一刻倾盆大雨如水帘直泄地面,儿女们顾不得悲伤,担心遗体僵硬,快速的给母亲洗漱穿戴一新,轻缓安放在遗体车,盖上防雨的绿色油布,急速由病房冲进滂沱的大雨中来到太平间。工作人员婉言相劝不能呆太久,儿女们依依不舍告别母亲遗体,站在滂沱大雨中,抬头仰天痛哭,撕心裂肺哭声合着霹雳哗啦的雨声合并成一首悲怆的交响乐。 那段时间,父亲沉默不语,两眼盯着母亲的遗像自言自语,嘴角四周起了很多的水泡,我知道,这是父亲悲痛导致的急火攻心,我不离左右朝夕相伴。 母亲“头七”的前一天晚上,父亲独自到书房,拧开台灯,端坐案前,铺开信纸,父亲多年的习惯是用蘸水笔书写文章或起草文件,今晚要给母亲书写埋臧在内心深处70年的情愫,表达今生从未表达的男女之间爱恋,这一写就是三年,洋洋洒洒几十万字,墨水瓶用完了几十个,蘸水笔用钝了几十杆。 每当母亲的忌日,生日,清明节,十月一,逢年、过节,儿女们祭奠跪拜完母亲后,父亲会独自盘坐在母亲墓碑前一张一张的焚烧情书。 遗憾的是我当时没有勇气也没有权利要看写的内容,那是父亲的私密情感。我怕我看了后会亵渎父亲对母亲纯真的感情。我是不敢触及父亲对母亲用情书表达这份圣洁的情份,更不敢触碰这段时间父亲脆弱的心灵。只能是由着父亲,想怎么做都行,只能是默默的陪护。 我试着理解、揣摩、搞懂父亲母亲那一代人,是如何表述青春阶段男女之间的炽热爱恋?是如何维系家庭?让旷日持久的爱情自始至终保持新鲜状态? 05 仔细想来,父亲和母亲青涩懵懂的爱情缘于一见钟情,是由娃娃亲逐渐的培养起来的。亲情,爱情,姐姐、弟弟,这四种关系循环重复,是那种水乳交融的爱情,不仅融入骨子里,还成长在了基因里。 父亲是18岁结婚,当时母亲已经23岁。父亲在没有和母亲结婚以前,一直称呼母亲为“英姐”。 结婚的当晚,父亲掀开母亲的红盖头说“英姐,你是我的新娘,是我的新妈妈,要管教我,要呵护我,我哪里做的不对,一定要严厉的如同一个娘教育儿子一样”。 母亲羞涩抿嘴笑“是,三少爷·······是,儿郎” 我突然地想到当下人们结婚,娶的是“老婆”而不是“新娘”,所以一切都不是原味了,可以说是“五味杂陈”更合适。 那个年代,可以说是先结婚,后恋爱,在养儿育女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爱情结晶。家庭结构一般是4个孩子,在几何学上是牢固的“四边型”,寓意四平八稳,到任何一边的距离相等。或者5个孩子,是红星闪闪,“五角形”独立的星体,可以翱翔宇宙。社会环境清澈凝聚,人心,是干净透明的,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后顾之忧自有国家操心。男人无暇顾及儿女私情,女人默默承担家庭的同时还得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父亲也就是退休之后,有了大把时间,才激活了休眠几十年对母亲积压的爱恋。 陪伴母亲看电影,逛街买衣服,下馆子,吃家里不常做的美食。给母亲洗脚,梳头发,相互的搀扶旅行。让街坊邻居好羡慕,母亲笑嘻嘻的给老姐妹们分享快乐甜蜜,一口一个“我们家希文,我们家老秦”。把缺失的几十年的爱意、爱情、爱恋统统都补偿回来了。 06 父亲谢世的时间是:2011年3月21日23时40分。当时身旁就我一人。 我以为父亲只是普通的感冒,吃了药后会小憩一会儿,压根就没有想到竟然是父亲弥留之际,父亲是溘然长世在家里。凉台上陪伴父亲多年的鱼缸,在那一刻“碰”的一声爆炸了,当我打完急救120电话后,手机白屏死机,永远定格在“23点40分”。窗外春雨纷纷,夜深人静怕惊扰四邻,只能用手捂住嘴,强压住悲痛任由泪水滑进嘴里心里无声的哭泣。事后,我曾经请教过有关医学专家,说,父亲是全身器官衰竭,是寿终正寝。 在此,我无法细倾述父亲写给母亲情书的具体内容或者说细节,但是,父亲当年铿锵有力,嗓音洪亮朗读情书的声音这么多年依然在我耳边回荡萦绕。 我曾经给有些朋友分享过,他们听说后很震惊,闻所未闻,直夸父亲一生活的完美,浪漫到老,人生没有遗憾,把最美的声音永远的留在了人间,留在了苍茫大地层峦叠嶂的白鹿原。 “月英-------!我的老伴,感谢你一生辛苦的付出,我把憋在心里70年的话要对你说,18岁前你是我的姐姐,处处让着我,呵护着,疼着我,当我生气打你骂你时,你从不还手,还笑嘻嘻依然给我做吃喝。寒冷冬季夜晚总是操心着我脚露在外面,怕我冻着,一夜醒来几次给我掖好被子。真不愧是我的新娘。 23岁之后,你辛劳操持家务,养育儿女,孝敬公婆,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总是在家里老少吃完饭后,你最后一个吃。真是个善良贤惠的好媳妇儿。 我拼命的忙于工作,经常出差,有时一走一个月,没有办法及时给家里钱,你会把母亲托付给的一些金银细软去当铺换来钱,给儿女们补充营养,孩子们在需要长身体的时候,从来没有亏过嘴。夜深人静,你白天工作一天,夜晚还得给一家老小缝补浆洗,你真是一个会过日子的贤惠好女人,好贤内助。 这辈子,我老秦很自足,很幸福,下辈子,我们还做夫妻…… 你一个人在这里是不有些寂寞孤独吧,没有关系的,一眨眼的功夫,我就会来陪伴你……” 父亲和母亲相隔10年,终于相聚在九泉之下。 愿父亲、母亲在天堂一切安好! 心香一柱,泪水两行,叩首三拜!! 2018年6月12日子夜于终南山 作 者 简 介 作者:秦根旺 秦根旺,西安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作家、剧作家。 立足中原沃土 放飞文学梦想 作者投稿时,请将作品、作者简介、作者照片三者放在一个邮件里,用附件发送。附200字以内的简介,个人照片一张,并留下微信、电话等联系方式。谢绝应酬敷衍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