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丰县老家的乡村,一个我不胖都对不起它的地方……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大家都在看

看到邻居都卖光了,孙大娘急哭了,看到“愚伯”来了,孙大娘笑了

——————————————————————

文:苗运强

实不相瞒,久居城市,缺少锻炼,身材变得十分臃肿。于是,突发奇想,何不回丰县老家一段时间,在惬意的乡下,吃些绿色食品,早晨、饭后和黄昏到家前院后的田间走走,减肥大计肯定成功。

但,事实证明了我想法的错误,在家呆了12天,整整长了7斤肉,我发现:丰县老家的乡村,是一个我不胖都对不起它的地方……

在老家,随处可见它的身影,每当看到它们,我就再也按耐不住自己味蕾的诱惑,往往一口气就吃两三个。

这焦脆的麻花,伴着浓郁的香气和无尽的麦香,真的是让我欲罢不能。

还有,我们母亲的那一手手绝活,她们手中的出品,更是让人垂涎欲滴。现在和大家一起来回忆下,那时,父母给我们所做的吃食。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精心呵护,孩提时代,日子很苦,即使在捉襟见肘的日子,母亲仍是最大限度地为孩子做出可口的饭食,当年,老母亲为咱们做过的吃食,你还记得吗?

每次知道我回家,母亲特意早早的让姐姐买菜,打算亲自做饭,即便我在电话里再三嘱咐不让母亲干体力活,但是她还是以自以为是的方式回绝。当我在家里吃着母亲亲手做的饭菜时,一股浓浓的香味汇成的暖流萦绕心间,久久不能忘怀,那是一种独特而又别样的味道。

那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案板,母亲就是在案板上面,为我们手工擀面条。

几乎每晚母亲烧的汤——“糊肚”(土话)。(吃晚饭叫喝汤),有时打上两个鸡蛋,那味道,真的别提啦!

那时候,面筋汤是我们的最爱,里面放点银银菜和少许蛋花,可好喝了。

上面的叫烙馍。

在锅里煎饼(有蔬菜的、甜的,肉馅的)。

包水饺。

在整块的面饼上,浇上油盐和葱花。然后卷在一起,分成一块块。

做成成品就是这个样子,可香了。

摊煎饼。

蒸馒头。

品种也很丰富的。

摊烙馍馍。

喝北瓜糊涂,再加上一点咸菜,几乎能何处山珍海味的味道来。

马蜂菜窝窝头。

煎鸡蛋。

红芋叶子窝窝头,也是很好吃的,一般都会配上鸡蛋蒜。

成品就是这样子的。

和面做糖糕。

炖排骨。

用辣椒和大蒜制作咸菜。

炖土鸡。

烙馍馍。

然后再稍微加工下(放点韭菜和鸡蛋),做成菜盒子。

高中毕业之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十多年里,每天一日三餐都是母亲亲手做的,即便没有大鱼大肉,对我而言也是鲜香可口。工作后,陪伴母亲机会少了,很多时候只能在电话里短暂问候,而回到家,永远不变的是母亲那熟悉的饭菜香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