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丰县“金领”的追问:我年薪七位数,为什么不快乐?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上帝的吗哪

图:来 自 网 络

十八年前,我和父亲在河边的菜地里,一边浇水,一边谈论着各自的梦想,父亲说,等家里盖好“半吊子屋”后(老家人称呼一层半的房子叫半吊子屋),再有三万元的存款,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的想法也很现实,在南京买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外加一辆上班代步的小轿车,就OK了。

梦想,有时盈手可握。但抓在手心,一切就变得良辰虚设。

今年春节的时候,在厨房里,父亲一边烧锅,一边和我谈论着彼此未来的梦想。

现已年过70的父亲说,要是能有90万的存款,就此生无憾了。而我,多年前就已经年薪百万。

梦,永远在前方……

父亲,几乎是村里最有钱的人,母亲却说,他几乎每天都唉声叹气,我也是,本以为物质丰裕了,便会有更多的安全感。

但事实证明,根本不是。

年薪百万了,我却少了快乐。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高薪,进出往来一定有豪车代步,入住豪华的酒店,身着名牌,当然,身边也不乏美女相伴……

可以说,那些以上诸如此类的品味和浪漫,都与我无关。

我来上海已经整整16年,目前在一家知名企业做副总裁。这几年,收入基本在税后102万左右。有一点,我不可否认,如今因着收入的提高,生活条件和小时候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我永远也忘记不了年少时没有钱的恐惧,未经历过贫穷的人,永远无法理解贫穷对一个人的伤害。

在这里,早些时候买了一套80个平方的房子,生活中,我花钱一向比较节省,除了偶尔请客户、老乡或同事吃饭外,只要有可能,我都是自己在家里做饭吃。

每天的早餐,基本是一杯豆浆加两个包子,五块钱就解决了问题,中午在公司用餐。每天的开销,屈指可数。

收入越高的人,焦虑感越强。

尤其是我们农村出身的孩子,家里一穷二白,父母不能提供任何经济上的扶持和支撑,一切,都得靠自己。

这些年,房价飞涨,努力的速度,实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我入住的楼盘,先前一万元每平的房子,如今已经飙升到6万。如果想换套稍微大点的房子,动辄千万来计算。对于我目前的收入而言,依然是望而却步。

还有,圈子里的人知道你有点钱了,借钱的亲戚和朋友也多了起来。“盛情难却”,考虑到自己赚钱相对比他们容易些,他们开口,我每次都是没多有少,但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有时自己办事亟需用钱的时候,却茫然无助。

在职场,工资越高、责任越大。

只有自己知道,我度过了多少个辗转反侧无眠的夜晚。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饭,遇到国外客户来视察,我要提前一个多月准备各种报告材料。

有时要通宵了好几天,整理出5、6页纸的英文报告。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劳作,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还腰痛腿酸。医生检查后说我腰椎间盘突出严重,最好是尽快做手术,需要住院一个月……

可他哪里知道,我连住院的时间也没有啊!

那一刻,回想自己这一路走来,为了更高更好的报酬、职位,付出了太多太多。但是当我真正挣到这一百万的时候,发现它只是一个里程碑,但并不是我的最终目标。

再说,按照中国目前的消费水平,一百万年薪其实真的不多,勉强迈入中产而已,随时有可能跌落。

另外,拿着高薪在企业,可谓“高处不胜寒”,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别人的监视之下,稍有差错,都有可能卷起铺盖走人。

年薪百万者,大多没有安全感,老板花这样的代价请你,如果在预期的时间内没有改观,后果不言自明。但如果你把企业理顺了,也基本是你与企业告别的时候了。

因此,要想在一个企业呆的尽量长久一些,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做人也同样重要。在对老板笑脸相迎的同时,对下级也要学会八面玲珑。否则,真的不知道,会“死”在某个人手中。

拿百万年薪,却焦灼的活着。

于华是我多年的一位好友,54岁,在陶瓷行业,技术堪称一流。前年,被临沂一家颇具规模的企业看中,待遇是税后一百万,加每月两万的日常补贴。

一次偶然的出差,路过于华那里。在他租住房间的衣柜里,大多是百元以下的服装。我被他的简约彻底震撼了。

他说,他只有两套西装过千,只有和客户见面时才穿。

他的一日三餐说起来真的难以置信,每天在吃上的花费不足30元,这样的开销几乎和工地上搬砖的民工师傅无异。

他的工作时间,几乎全年无休,他说,去年一整年,才休息了不到一周。每天上班,大致在14个小时左右。

有时,我也在问他,难道人生的价值,只体现在钱上吗?

他这样回答: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自己打算再拼个两年,攒些钱后,在临沂买套小房子,好好的安享晚年。

在他的老家,儿子很不听话,从国外留学回来,“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后来于华给儿子投资几十万,开了家玩具店,也以赔本告终。现在,儿子没钱花了,就打电话给他。

他的存折,是妻子保管的。他说,家丑不可外扬,自己的私事,也不便向外人道也。事实上,妻子一点也不爱他,每次回去,都是不冷不热。

于华的活着,是麻木的活着,其间,偶尔和他通话,他的声音总是满了沙哑,那是长久熬夜的结果。

上个月,他在微信里给我留言,说是身体实在受不了了,想辞职。

我只有这样劝他,如果还是继续找工作,就按部就班吧,再过几个月就到春节了,建议做到过年再做计议。

从他的字里行间和每一句的表达,明显感受到他的疲惫、他的无奈,甚至还有太多的颓废。

百万年薪,有时就是一种生命的桎梏,它象一道道链子,将一个人的只有牢牢的拴住。

在我看来,于华更多的时候,只是家中一个彻头彻尾的赚钱机器。仅此而已。

最后,我想说下这个年赚数千万的。

沈先生,是一家颇具影响力的董事长,言谈举止,透溢着睿智和儒雅。从人生的低谷起步,三十年来,企业一路顺风顺水,自身要求也很严格,目前,年利润均轻松过亿。他不像其他传统的老总那样,喜欢事必躬亲,十年前,他就放下琐事的缠累,公司的事情,委托下面精干的老总管理。

他特喜欢旅游和垂钓,“享受工作,享受生活”,是他对下属员工一贯的宣导。我在想,能过上他那样不受时间和金钱捆锁的日子,该有多好?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在一家咖啡馆进行了一次畅谈,从往日,到现在,再到将来,在他慷慨激昂的抱负里,我读到了他的不堪。

他有一个不堪回事的童年,16岁那年,父亲就病逝,即便父亲活着的时候,他也没有在父亲那里得到温暖。父爱的缺失,让他总莫名的少了安全感。

25岁那年,自己开始创业。他说,办企业,实际上就犹如一个人战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你走得快与慢,都是背着强大的压力前行。订单多时,愁不能保证货期,订单少时,愁员工该如何留住。很多年,简直狼狈的象狗一样活着。

虽然企业目前走上了正轨,但其实都是暂时的,企业的发展,受太多外在环境的制约,在外人眼中,我貌似放下了,但事实上,心还是揪的很紧。我只希望在有生的日子,企业不要倒闭,免得让亲朋好友耻笑。

另外,年轻时,光顾着拼命,身体也糟蹋的差不多了。才50出头的年纪,就患上了痛风和严重的腰间盘突出,常年和药有扯不清的关系。

另外,一个企业做到多大的家业,就担当多少的负累,就承受多少不为人知的屈辱,这是他的宿命,也是很多企业家的宿命。

我们常常给所羡慕的对象,贴上很多很多冠冕堂皇的标签,一旦撕下,就露出他本来的面目。

就是这个面目,把我一直编织的梦想,象玻璃一样,摔成无法复原的粉碎。

钱多,未必就和“日子好过”划上等号。欲望,其实可以挑起你灵魂中的痒。痛,可以忍住,而痒却是越挠越想挠的。

…………………………

至今,我终于明白,为何那些公务员,每月仅仅三四千的收入,大家还挤破头皮去争抢那个位置。因为,职业的稳定和安全感,有时比头衔和别人所谓的标榜更重要!否则,即便拿着天价的工资,依然会内心满是忐忑,没有快乐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生苦短,祝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最注重的那些幸福。

真的,那些身边寻寻常常的很多幸福,也许和钱没有全然直接的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