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总有人,能为你收拾残局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刘东华(原创)

有位姓徐的朋友,在一家国企工作了十年,年过而立,本来工作顺风顺水,因为一次失误,等来调离岗位的处分,若不是初犯,几乎面临被解雇的危险。

一个人,不经历人生的挫折,似乎不会明白一些道理。事后小徐来找我谈感想,说自己活到30多岁,才明白不会总有人帮你收拾残局。因为这次处分,使他更懂得珍惜眼前的这份工作,也更懂得珍惜亲人爱人。

小徐是80后,算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从小被亲人捧在手心里长大。在他的生活里,似乎从来只有需要、得到,被关心,被理解。小时候,吃饭是被妈妈追着喂的,长大一些,则是被妈妈追着问“想吃什么”。吃饭总是由着性子,不爱吃的时候,碗里剩下的饭菜不是被妈妈接过来吃掉,就是倒进垃圾桶。

至于饭后的餐桌,更无须他动手,残羹剩饭,自然有妈妈来收拾。早上起床,习惯性地赖一会儿,每天等妈妈把衣服帮他套在头上,然后起来洗漱。牙膏是妈妈挤好的,水是温热的,甚至坐便器也要妈妈来顺手冲一下水。

大一些的时候,在小区里玩耍,如果不小心破坏了谁家的花草或者踢球碰坏了谁家的玻璃,第一时间爸爸会替他去道歉,然后如数赔偿人家的损失。

记得那年,小徐要从小学升入初中,他想上县城的一所重点中学,但成绩差了十多分,非常懊恼。为了满足儿子的愿望,只是一个普通公务员的爸爸调动各种关系,又拿出一万元的赞助费,最终让他如愿以偿。

后来小徐读了大学,换洗的衣服都要拿回家来让父母洗。学校离家一百多公里,爸妈每隔两周去看他一次,带去一些零食,然后在学校附近一起吃一顿饭,再把小徐该洗的衣服换下来,顺便给他们打扫一下宿舍,向他的室友们满脸堆着笑,嘱咐大家要相互帮助。四年大学,小徐的父母不厌其烦地如此往返。

小徐大学毕业回到小城,顺利地考进这家国企,后来有了女朋友,婚后又有了儿子。小徐的妻子倒是一个能干的女子,家务也极少让小徐伸手。小徐的父母住得很近,又都相继退休,每天过来照看孙子,做做家务,一家人的生活幸福安详。

这些年,小徐也从一线操作工,做到了后勤的仓管。虽然不算有什么职权,但一些物料的入库出库,还是要通过小徐验收、签发,是个热门岗位。这次入库的物料,是一批陶瓷容器,这种容器等装入化学液体后,需要用盖子盖住,打蜡、密封。

因为此前是熟悉的供货商,在入库环节的验收上,小徐就偷了懒,直接同意入库,没有逐一检验。结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液体泄漏,原因是这一批盖子不合格,幸亏一线的操作工及时发现,才没酿成人员伤亡的大错。

对此,父母无能为力,只能焦急地追问儿子:“会被开除吗?要赔多少损失?我们卖房也行。”小徐知道,这不是赔钱的问题,是一个谁也替代不了的安全事故,这是他第一次遇到父母也收拾不了的残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