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祥宁:那些像“祖奶奶”一样被伺候的儿媳,无外乎这两个原因!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李祥宁

图:来自网络


闲人代代有,当今尤其多。


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现在的儿媳妇不少是“少奶奶”,对于这句话不太赞同,那哪是什么少奶奶啊?简直就是“祖奶奶”呀!


这样说真不是在博取眼球,我就听说过有这样一个儿媳妇。老公出去打工了,她和公婆一起住,每天什么都不干,天天睡到日上三竿,有时候醒了也不起床,让婆婆把孩子伺候好,再端饭给她送到床前。


等起来后,不管有事没事那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一个小B脸,拍拍打打的摆怀好几个小时。哪天有事要出门了,除了一个脸,还要把所有衣服拉出来试一遍,那还找不到合适的。你还什么都不能说,不然那就是一场“狂风骤雨”。


这不那天婆婆做好饭,孩子们都知道从楼上下来吃饭,她就没下来,等她把她认为该收拾的收拾完下来,看到公公婆婆带着孩子正在吃饭,她就不情愿了,“嗷”一嗓子:“吃饭为啥不喊我啊?”


公公一看又要撒泼,本就木讷的他想图一肃静没说话起身出去了。可这儿媳妇以为是又怕了她,就嘚啵嘚的没完没了,后来婆婆忍不了了说:“你是个祖奶奶呀?啥都得依奉你啊?小孩都知道下来吃饭,你不知道呀?还用喊啊?”


婆婆还没说完,她来上劲了:“我就是恁祖奶奶,吃饭恁就得喊我!”公公就是脾气再好,听她这样说也忍不住了,可还没等他说什么,这夜叉儿媳妇,把楼上楼下里里外外给砸了个干净,然后收拾好自己东西,拿着家里银行卡一个人走了。


幸好银行卡是儿子的名字,听说以后就去挂了失,然后回家来就没得商量的办离婚。


在农村,当下娶个媳妇要花费几十上百万,娶回家来还要“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很多婆婆在儿媳跟前大气都不敢喘,把该做的、能做的全都做到有条有板,还是没什么话语权。

家里的老人天天看儿媳妇脸色过日子,颐养天年的年纪,还得拼死拼活的忙里忙外,打点零工挣点小钱还要如数上交。


有个像上面那样能理解老人的儿子还能得些许安慰,可偏偏就有那唯媳妇是从的小男人。隔壁村就有一个,每次他媳妇有什么不满,他总是会数落老人:“恁都听她哩行不?她要不高兴给我离婚了,我去哪再找个媳妇去啊?”你大爷的,爹娘你可是只有一个呀!


之所以会这样无外乎是两个原因,一是男女人数比例失衡,男多女少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因素,在我们截瘫圈就有这么一个共识:一个女人就算是瘫了,也能找到一个愿意为自己付出的男人。而我们这些大老爷们就苦逼的一边呆着吧!


再一个就是惯出来、闲出来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当然现在不能像旧社会那样各种条条框框,可一味的放纵只能是自食恶果。


闲人是非多,一忙解千愁。一朋友家里条件是相当的优渥,刚结婚那几年,对媳妇特别的好,什么都不让媳妇做,慢慢的媳妇就有了养尊处优的习惯,尤其是生了孩子以后,各种抱怨,这样不好那样不行,对公婆也开始横挑鼻子竖挑眼……


眼看要无法收拾,一哥们给他出主意:别总让你媳妇在家闲着了,她就是闲出来的毛病,给她找点事做,凭你家的资源和人脉给她找个体面点的工作也不是什么难事吧!后来托人把她安排在银行上班,从那以后,一家人真就和和美美、甜甜蜜蜜的!


哥们,娶媳妇是干嘛的?一定要好好想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