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苗运强 视频:苗运强 用刮叉子刮棒子,是二三十年前的事,如今,再次看到儿时忙碌的场景,一种浓浓的乡村温情,油然而生。 在我固有的意识里,乡村的样式是这样的:湛蓝明净的天空、淳朴热情的乡民、悠然自得的脱粒、邻里之间的互助,我所畅想中的和谐画面,在今天得以呈现。 今天上午9点30分,我到乡村时,路过丰县师寨镇郭集村史老家村,看到三位乡邻在家门口给玉米脱粒,出于好奇,我于是走上前去,一探究竟。 那位90多岁的老人告诉我,往年玉米脱粒,都是用专门的机械,但由于今年玉米才种了一亩多,家里也没有其它的事,于是,就采用纯手工的方式脱粒,一个人用刮叉子,间隔地去掉一个玉米的几行,然后把剩下的交给后面的两个老者,稍微搅动一下,就剩下一根根玉米芯。 看着他们不紧不慢的忙碌着,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从前。在我年少的时候,总觉得收获的季节,令人欣喜沉醉,但收割玉米的过程,却是兼具体力与耐性的煎熬。玉米掰完剥好还不算大功告成,父亲还要将其摊放于太阳下晾晒,晒干之后进行脱粒。 在每年十一月过后,一些收购粮食的商贩,都会开着三轮车,到乡溜街串巷,吆喝着收购玉米,因此,黄灿灿的玉米,给父亲带来数千元的经济收入,父亲每次拿到厚厚的一打钞票,他才如释重负地说:“半年的辛劳总算没有白费。” 如今,我在外工作了多年,早已不再种地,在企业的工资早已远远超过了种地的收入。父母日渐年迈,闲不住的他们还在伺弄着几亩庄稼地,父亲总说,现在没压力了,能收多少是多少。 每到玉米脱粒的时节,母亲就会感慨地说:“先前用刮叉子,一亩玉米,全家人要忙好多天,现在的人真享福,给几亩玉米脱粒,个把小时就可以完成啦。”母亲说着,满脸的幸福在心底洋溢着…… 此刻,看到几位老人忙碌的身影,我在感慨岁月变幻的同时,看到他们边聊天边干活的温馨一幕,心里感觉有一种暖暖的感动,在奔流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