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帮助这位穷苦的学生,班主任选择了这样的方式!

 愚伯的自留地 2020-07-15

文:朱迅翎

图:来自网络

班主任樊老师上午去班级上课,发现全班45名同学就缺樊明一人了,一问无人知晓。

傍晚,樊老师去樊庄进行家访,一踏进樊明的家,就闻到一股烧焦味,樊老师急忙跑进厨房,打开锅盖一看,半锅野菜粥烧糊了。

“樊明!樊明!”樊老师连叫几声,没人回应。樊老师来到堂屋,只见樊明的母亲樊氏病了,头上敷着毛巾,身上盖着条露出棉絮的被子,脸色腊黄,说话声音十分微弱:“樊老师,家里乱,你请坐吧?”

樊老师给樊氏掖了掖被子,便说:“老嫂子,你病成这个样子,为啥不去看大夫?”

樊氏有气无力地说:“他爸爸给人家造屋,不慎从房梁上摔了下来,正在医院打膏住院,住院费近400元,家里凡是能换钱的都换钱了,就剩下门旁的那块石头,没人要……”

这时,樊明给爸爸送饭,从医院回来了。他跑得满头大汗,未进院先喊了声,“娘!”

“你老师来看你了,快给老师倒茶。”

“樊老师……”,樊明一见到老师, “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哭啥?”樊氏说:“快到厨房看看,烧的粥糊了没有?”

“没事了。”樊老师拉起樊明手说,“樊明,你爸爸摔断了腿,妈妈又病成这个样子,你跑里跑外,难为你了,但再苦再难,无论如何,也不能辍学呀!”

小明不说话,两眼一直瞅着妈,只等妈妈说句话。

樊老师知道樊氏这句话难说,便在院内打转悠,转来转去,眼前一亮,说:“樊明,樊明,你来看?”樊老师指着门边的那块石头,激动地说:“石头!石头!”

樊老师蹲下来,搬起那块石头,翻过来,翻过去,说:“这可不是一般的石头,这是文物呀!”

“什么?”樊明随之惊叫起来。

樊老师跑进堂舍,对樊氏说:“老嫂子,你不用愁了,在您家发现了文物啦!可知道,咱县出了汉刘邦。刘邦手下有员虎将叫樊哙,樊哙以屠狗为业,常到沿河边井坑里冲洗狗肉,后人就把这井坑称之为樊井,樊井旁有块石头,称为‘樊石’。

民国二十四年咱们这儿涨大水,那块石头不知冲到那里去了。市博物馆的同志找了好多年了,真没想到,这樊井边的那块樊石竟然在你们家……”

樊氏开始不相信,看樊老师说得那么真诚,那么认真,也就半信半疑地说:“樊老师,一块石头,没啥大不了的,有用你就搬去吧!”

出门时,樊老师将30元钱交给樊明,接着又对樊氏说:“文物是无价之宝,我先将石头买下,分期付款,每月付30元。”

一年又一年,直到有一天,樊明考取了北京大学,全县第一名,学校给他颁发奖金,县政府也给了奖励。樊明专门跑到樊老师家。一是感谢恩师,二是向樊老师报喜。其实,樊老师早已心知肚明,他这样的成绩,考上名校是正常的,樊老师暗暗地庆幸。

“樊老师,你今后不要再给我钱了,学校、县里已给了我这么多的奖励,听说大学里还有助学金!”

上午,师母做了樊明最喜欢吃的一桌饭菜(樊明在樊老师家里吃过)。樊老师把樊明送出家门老远,临别时,告诉他说,学校县里奖励,那是对你的努力奖赏,老师也觉得有你这样的爱生,感到无限荣光。老师给你的钱,那是文物费,一个不能少!

樊明在北大,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他曾给老师、同学讲起他家困难时,中学时樊老师对他的支助,老师、同学都为他感到幸福。

樊明永远不忘恩师,常给樊老师写信,汇报他在大学里学习、进步情况,他在大学里入了党,当上了大学的学生会主席。有信必回,樊老师再忙,封封回信,每封信,语重心长,希望满满。

每放暑假,樊明未进家,先看望恩师。

记得前年暑期,夏阳高照,路萌凉态,路两旁高楼遮挡了路径,远望满地的大豆、玉米,恰如一幅夏日的水粉画。

樊老师病了。樊明搀扶着樊老师去了医院,挂号、看病、取药什么的,忙的满头大汗。师母见樊明这样对待老师,常常抚摸着他的头,亲热地说:“樊明,樊明,樊老师没白疼你呀!”躺在病床上的樊老师,看了看樊明大学的学习成绩报告单,蜡黄的脸上露出孩子般的笑容!

樊老师不仅爱樊明如子,对其他学生同样关怀备至。那是樊老师教初中的时候。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我家清贫如洗。1962年麦口,清晨上学,一路欢歌一路笑语,到校后,突然想起购粮证,一摸口袋已不翼而飞,顿感大惊!丢了购粮证,就等于丢了全家性命,了不得啊!

樊老师见我脸色蜡黄,忙走近我的课桌,用手抚摸着我的脑门:“不发热呀!”当樊老师知道我购粮证丢失,顿感不安,心急如焚,他知道丢购粮证的厄运。他急忙把我叫出教室,先安慰我,然后帮我回到教室,把桌洞里、书桌上、书本里,全找遍。

樊老师一边忙着上课,一边安排同桌帮我在上学路上和回家寻找。我回到家里,娘见我哭到屋里,哭到屋外,爹爹不断埋怨。娘怕我惊吓出病来,就安慰说:“不急,不急,购粮证不是松针,还能找不到?”

娘带着我和同桌同学刚出门,樊老师急匆匆地来了。樊老师一边做我爹的工作,一边安慰娘,学校帮忙去找,丢购粮证一时疏解,埋怨无用。幸好被本村二大爷捡去了,他一看证上姓名,便急忙送到家里。樊老师一见发黄的购粮证完璧归赵,兴奋的象个孩子似的。

樊明在北京大学学习间,樊老师每月付给樊明家30元,作为文物费。樊家就靠大学助学金,这每月30元度过了艰难的岁月,爸爸的腿治愈了,樊氏的病好了,樊明大学毕业了。

有一年,樊明放暑假回家,听说省政府已批准樊井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博物馆举行“樊井”揭牌仪式,樊明跑去看了,一看,樊井旁的那块石头不像自家屋旁的那块。樊明急忙跑到老师家。

可樊老师已不在人世了。樊明一眼就瞧见他家的那块石头在樊老师的屋旁。他心头一酸,明白了一切,他缓缓抱起那块石头,来到樊老师遗像前,喉头一热,“樊老师……”,瞬间,他泪流满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