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我们进入了孩子学习的话题。亲爱的父母,您准备好了吗? 或秧孩子埋头学习,你就会觉得高兴; 一旦成绩不理想,就归因于孩子的贪玩、不用功, 但是,你知道吗? 并不是每一个“刻苦学习”的孩子都是“会学习”的! 本期导读 · 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学习 · 高学习的效率,才能有时间玩 如何知道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学习 你的孩子知道怎样学习吗?你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吗?如果不知道或者是不确定,那么不要着急,测一测就知道了! 你可从以下10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观察: 1、学习时除了书本还是书本吗? 2、对书本的观点内容从来不加怀疑和批评吗? 3、除了小说、杂志等一些有趣的书,从来不看其它理论书籍吗? 4、听课、读书从不做笔记吗? 5、除了学会运用公式定理,还知道它们如何推理吗? 6、认为课堂上的基础知识没啥好学,只有看高深大部头的书才过瘾吗? 7、能够经常用各种工具书吗? 8、上课和自学都能聚精会神吗? 9、能够见缝插针,利用点滴时间学习吗? 10、常和同学争论学习上的问题吗? 对以上观察结果可进行标准量化并加以判断,方法是: 若对1、2、3、4、6的回答是“不是这样”和对5、7、8、9、10的回答是“确实这样”,表明孩子方法正确,反之不正确。 正确的得10分,难以判定的得5分,不正确的不得分。 若总分在85分以上为很正确,60~80分为较正确,45~60分为一般,40分以下为不正确。 据一份调查表明:54.9%的家长认为,孩子有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是最主要的问题。 这个题目也与“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密切相关,即说明:除了“不刻苦”以外,家长将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还主要归因于“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两道题目的选择平均率近50%,足见家长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上海一位焦急的母亲向教育心理学专家道出了心里的苦衷: 自从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以后,我们给他“装备”了最好的学习条件,从钢琴到电脑,还有大学生家教,孩子也蛮用功的,常常到深夜还要看书,但成绩却没什么进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专家具体了解了孩子的学习情况后,较肯定地回答了这位母亲: 问题就在学习方法上。许多情况下,方法比钢琴、电脑和家教还要重要。在求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与能否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密切相关。因此,学生应当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创造性地总结和运用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法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尔说: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更新加速,时代对我们提出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只凭“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的方式进行学习,肯定无法适应。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学习的成败决不仅仅取决于勤奋、刻苦、耐力,也不单纯跟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主要的是要有学习效率。 效率从何而来? 爱因斯坦的公式“W=X+Y+Z”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这里,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Z代表不浪费时间,少说废话,Y代表方法。 方法对勤奋和惜时的效果起着增加或抵销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成功。 高学习的效率,才能有时间玩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英国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调查了几十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发现这些获奖者大多认为,学生学习期间,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 蒋南翔先生,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 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 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与此同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支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没有吃的吗?这番话比喻生动,意味深长。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何等重要。 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体会地说: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它使学生在知识的密林中成为手持猎枪的猎人,获得有效的进攻能力和选择猎物的余地。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曾对《科技导报》记者说,很重要的素质是向知识的“进攻性”,不需安于接受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别最好的和次好的学生的标准。 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任课老师等具体情况来选取。一般说来,好的学习方法,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符合认识规律的科学方法; 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方法; 符合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教师授课特点的方法。 学习是一种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认识活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要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最佳学习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不仅依赖于孩子自身的探索、教师的辅导,也需要家长的参与。 因为家长比任何人都了解孩子的兴趣与个性,更有可能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来,通过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 通常,父母可通过协助孩子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来帮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 孩子由于年龄不大,自控能力和计划协调能力较差,因此,父母与孩子一起协商每一阶段的学习安排非常必要。 每天复习些什么内容,在什么时候起床和就寝,甚至休闲时间作何安排都是学习计划可以考虑的内容。 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对学习计划完成的情况进行检查,许多专家建议星期天晚上是父母和孩子沟通的好时间,既可以和孩子在这一时间回顾一周的学习情况,检查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又可以在轻松和谐的气氛里配合孩子制定新一周的学习计划。家长虽然不是教育专家,但通过参与孩子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也可对孩子学习情况获得比较全面的了解。 家长对孩子作息时间的管理,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的父母在孩子深夜伏案用功的时候,常常感到十分欣慰,却忽视了长期晚睡晚起,会使孩子的学习效率下降。大脑生理学研究证实,高效的学习时间,小学生大约持续40分钟,初中生为45分钟,高中生为50分钟,长期“疲劳战”必然事倍功半,甚至损害大脑。 家长除了帮助孩子控制适宜的学习时间,保证孩子八小时以上的睡眠之外,还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在复习过程中采用交叉、间隔复习的方法,例如可以交替复习理解记忆科目(如语文)和计算推理科目(如数学),合理使用左右脑,以提高学习效率。 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是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和方法时不可忽略的一项任务。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作业由学校来管,与家长没多少关系,为孩子买电脑却不懂得监督孩子正确使用电脑,以至电脑变成孩子看黄色电子出版物的工具而家长还一无所知。所以,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物质投资的同时也应配合相应的“时间投资”。 孩子的作业一般分为复习类和预习类,我们更赞成家长培养孩子“先复习,后下笔,最后预习”的习惯,预习作业常被家长忽视,其实指导孩子花一定时间预习,有助于孩子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学得更好、更快。 培养一位成绩优异的孩子,需要父母持之以恒的爱心和毅力。 当我们接近孩子,认真了解他们学习情况的时候,你会发现真有那么多的学习方法,需要家长参与,对孩子辅导。 孩子开学的时候,需要家长协助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孩子放假的时候,需要家长指导安排休闲时间; 孩子考试的时候,需要家长配合消除考试焦虑等。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编后语: 在孩子趔趔趄趄成长的时候,细心的家长,请帮助孩子寻找学习方法这把成功的金钥匙吧。 让我们的专家和读者一道去探讨:关于我们的孩子的问题和我们作为父母的问题吧。 欢迎各位家长留言,提出自己关于孩子的问题和自己的心结,让我们一道将爱传承和进行到底。 - 作者 - 专家说事,是一个专家团队,作者们根据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教育心得,借鉴国内外典范事例和先进理论,深入浅出,对日常生活中父母们经常发生的认识上的误区、方法上的错误以及种种疑难困惑做了细致的探讨与分析,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供父母视实际情况参考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