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色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7-16

     □ 欧阳跃

七月似火,烧红了日子,沸腾了热血,也滚烫了心情。趁着早晨天气凉爽,驱车4公里重游了93年前,毛泽东主席亲自缔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将车停在游客集散中心,顺着宽阔的水泥路向东步行100多米,大门上方悬着“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牌匾的高大雄壮的门楼便映入眼帘。门里门外,进出的游客已是络绎不绝。在门口,值班保安为我们测量体温后,随人流排队步入“政府”大院。院内那庄严的,古色古香的青砖碧瓦建筑群,使人顿感氛围异常肃穆,一栋离大门约摸30米远的高大建筑,是原国民党时期的县衙大堂正殿。大堂内,毛泽东主席与第一届茶陵县工农兵政府领导人的雕像,凛然立于正中,今人肃然起敬。

顺着正殿右侧的古色木门,穿过回廊来到革命文物陈列厅。厅内两排玻璃橱柜里陈列着当年先烈们的遗物,醒目处,一本1932年出版的油印刋物《茶陵战报》吸引了我。伫立橱柜前,凝视这本纸张已破损,字迹已不十分清晰的红色刋物,思绪穿越了时空,来到了狼烟四起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看到茶陵的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前赴后继,洒血沙场。刋物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承载着初期的共产党人救国救民的初心使命。橱柜里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透过这些文物,能看得见文物背后显映出的红色历史印记,看得见先烈们留下的一串串为民族求解放,为贫苦大众谋生存而赴汤蹈火抛洒热血,让后人不断追寻的红色足迹。

走出陈列厅来到将军馆,这里展示着茶陵25位共和国开国将军高大伟岸的形象,滚动播放着将军们在几十年的革命实践中,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每位将军的塑像背后都是一部令后人敬仰的英雄史、革命史。展馆内,立体环绕声雄浑深情的解说,把游客带到了艰苦卓绝的93年前,仿佛置身硝烟弥漫的血与火的峥嵘岁月。荧屏上逐个播放着将军们的革命经历。读着25位将军的心路历程,突然发现,如果将25位将军的人生轨迹整合在一起,就是一部完整的、在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的近代中国抗争史、奋斗史。这部奋斗史正是激励我们一代一代奋勇向前,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1927年,在首任政府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国家领导人的谭震林领导下,缔造了闻名井冈山地区的茶陵游击纵队。这支游击纵队在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中,成为了湘赣边界我党领导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为我们新型的人民军队建设,尤其是建军初期的井冈山时期积蓄了大批革命力量,也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锻造出6位开国将军。

或许是看得太投入忘了时间,从工农兵政府出来已是中午一点多了。太阳就像一个火球悬在头顶,一股热浪迎面袭来,顿觉置身熊熊燃烧的火炉之中。望着大阳,感受着火热。心想,这烈焰般的火热,不正是具有孺子牛精神的茶陵人火红炽热的情怀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