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四纲要辩证

 昵称1Z7nN02j 2020-07-16

  辨证论治”为中医治病的法则,它的精神实质是理、法、方、药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中医治病有其原则性,也有其灵活性,要了解中医一般诊治方法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并在取得疗效后总结出一套规律,必须掌握辨证论治。

过去,对于这重要性的大法,未经系统地整理出来,让医生们自己去体会摸索,我们认为是一个缺陷。因此,为学习中医的需要,编写了“十四纲要辨证”初稿。

在这初稿里,综合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提出了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精、神、气、血十四纲。每一个纲里又提出了主症和主治、纲与纲之间的联系,也指出了兼症和治法,除扼要的说明外,还附列了常用方剂和药物分类。总的要求是:有理有法,有方有药,执简驭繁,深入浅出。详见表1-1。

表1-1 十四纲要表

 纲       主证                兼证

  1. 风   伤风、中风、内风       风寒(见寒)、风湿(见火)、风火

  2. 寒   伤寒、中寒、虚寒       风寒、寒湿(见湿)、寒包火

  3. 暑   伤暑、中暑、伏暑       暑湿、暑风

  4. 湿   伤湿、停湿、积水       风湿(见风)、寒湿、暑湿(暑)、 

                       湿热(见火)、痰湿(见痰)

  5. 燥   秋燥、津血枯燥

  6. 火   实火、虚火、温邪       风火(见风)、寒包为(见寒)、湿火、

​                     风湿、湿温、温毒(温疫)

 7.疫   瘟疫、疠风、瘴毒

 8.痰   痰浊、痰核、痰饮       风痰、寒痰、湿痰、热痰

 9.食   伤食、不食、消食       痰食、寒夹食

 10.虫  虫痛、痨虫

 11.精  精不足、精关不固

 12.神  神虚、神乱

 13.气  气虚、气郁、气逆

 14.血  血虚、血热、血滞、失血     气血两虚

一、风

  风为六淫之首,伤人最易,发病最速,又因其善于和其他病因结合,变化亦最多。凡风邪引起的疾患,无论轻、重、浅、深之别,都属于外因。正因为自外而入,故腠理不密的最易招致风邪,而风邪的治法当以疏散为主。风症中有称作内风的,系血虚内生之风,与外风的性质根本不同,治法也完全两样。

(一)伤风【主证】恶风、发热、自汗、头痛头胀、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喉痒、声哑、舌苔薄白、脉象浮缓(发热未出汗时脉多滑数)。(辨)风从外来,首先犯表,病在卫分,多见上焦呼吸系统症状,是为风邪发病之最轻浅者。伤风与感冒寒邪在初期极难分清,主要是伤风见恶风、自汗;伤寒则恶寒、无汗。风邪与温病初起的区别,在于口渴与否,即不渴者为风邪,口渴者为温病。

【治法】

1.宣肺辛散法;

2.调和营卫法;

3.固表祛邪法。

(论)肺主皮毛,宣肺则皮毛开而邪从汗解,方如葱豉汤。伤风发表不离辛散,春夏宜偏辛凉,秋冬当偏辛温,可视时气斟酌,但禁忌大剂发汗。调和营卫是通过加强本身抗邪能力来达到发散风邪的目的,不同于一般发汗剂,方如桂枝汤。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凡卫气虚弱易感风邪,或风邪稽留不解,可以一面固表,一面祛邪,如玉屏风散。

【兼证和治法】

1.风寒:风邪挟寒,证见恶风畏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汗出不多、脉象浮紧等,治以寒邪为主,宜辛温解表,见“寒”纲。

2.风温:风邪兼挟温热之邪,亦称风热,属于外感温病范围,见“火”纲。

3.风火:亦为风邪挟热之一种,但较之风温不同。除风的症状外有明显的内热,甚至有燎原之势,如咽喉红肿疼痛,牙龈肿胀溃脓,目赤多眵,小便短赤,大便闭结等,治宜清疏涤热法,方如黄连上清丸。

4.风湿:分两种,一为伤风挟湿,其症寒热、头痛、四肢酸痛、食欲呆钝、小便少、大便溏;一为骨节疼痛的痹证一类,俗称风湿痛。前者宜疏化如藿香正气散,后者宜蠲痹和络如痛风丸。

5.疠风:是一种风毒疠气,见“疫”纲。

(二)中风

【主证】轻者肌肤麻木、口眼歪斜;重者猝然仆倒、语言謇涩、身热、痰涎拽锯、左瘫右痪、半身不遂;更重者仆倒后身热、口噤、神昏志乱、四肢俱废、良久不醒。脉见浮弦或浮大、舌苔厚腻。

(辨)中风分真中和类中。真中属于外风,浅者在络,较重在经,深者在腑,再深在脏。中络多见肌肤不仁,中经则体重不胜,中腑则不识人、肢节废,中脏则舌难言、口吐涎沫。类中由于内因,分气中、火中、痰中等,发病之急有如中风,但无六经形症。

【治法】

1.搜风涤邪法;

2.疏表攻里法;

3.逐风除痰法。

(论)治真中风初起亦以搜风为主,分辨六经用药,方如小续命汤;兼有里症者表里双解,如防风通圣散。如果一起痰涎壅盛,则宜三生饮逐风除痰,以急救目的用之。亦可先用开窍法,然后按症治疗。

(三)内风

【主证】头晕、目眩、肢麻、筋惕、肉、手足震颤抽搐、足痿无力、脉象细弦或虚数。(辨)内风多起于血虚,除内风的特征外当辨认血虚本症,如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等,以及深一层的肾阴亏乏,水不涵木,腰膝软酸、潮热、盗汗、两尺脉弱等症。【

治法】

1.养血息风法;

2.滋阴潜阳法;

3.温养肝肾法。

(论)内风无风可散,应以养血为主,血行则风自灭,方如加减复脉汤。进一步滋阴潜阳,如大定风珠。大概肝为刚脏,用药宜柔不宜刚,宜清不宜燥,宜和不宜伐,但有火不归水,虚风上扰,当温养肝肾,例如风痱症用地黄饮子。

【方剂选要】

1.葱豉汤:豆豉、葱白。

2.桂枝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

3.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

4.黄连上清丸:黄连、黄芩、黄柏、山栀、菊花、当归、桔梗、薄荷、玄参、花粉、川芎、姜黄、连翘、大黄、葛根。

5.藿香正气散:藿香、紫苏、白芷、桔梗、大腹皮、茯苓、白术、陈皮、半夏曲、厚朴、甘草、姜、枣。

6.痛风丸:羌活、苍术、桂枝、红花、川芎、桃仁、黄柏、南星、神曲、龙胆草、白芷、威灵仙、防己。

7.小续命汤:防风、麻黄、杏仁、桂枝、白芍、川芎、人参、甘草、黄芩、防己、附子、姜、枣。

8.防风通圣散:麻黄、石膏、桔梗、黄芩、山栀、荆芥、滑石、白术、陈皮、甘草、川芎、归身、防风、大黄、芒硝、白芍、薄荷、连翘。

9.三生饮:生南星、生川乌、生附子、木香、人参。

10.加减复脉汤: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炙甘草。

11.大定风珠:白芍、阿胶、龟板、生地、麻仁、五味子、牡蛎、麦冬、鳖甲、炙甘草、鸡子黄。

12.地黄饮子:熟地、巴戟、山萸、苁蓉、附子、肉桂、石斛、麦冬、菖蒲、远志、茯苓、五味子。

【药物分类】

1.疏风:防风、荆芥、桂枝、薄荷、豆豉、豆卷、葱白、生姜。

2.宣肺:桔梗、蝉衣、牛蒡、杏仁。

3.清头目:桑叶、菊花、蔓荆子、藁本。

4.通鼻窍:辛夷、苍耳子、白芷。

5.潜阳息风:天麻、钩藤、牡蛎、石决明、蜈蚣、全蝎。

二、寒

寒邪发病,四时均有,以冬季为多见。浅者伤表,重者中里,也有表里同时感受的。

寒为阴邪,治疗大法不外温散和温中。但中于内者影响脾肾最多,因其能郁遏和损害阳气,故温中逐寒之外,还须注意通阳和回阳。

伤寒的变化较为复杂,可以从表传为里症,亦能由寒化为热病,在发展过程中当与其他各纲密切联系。

(一)伤寒

【主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体痛、无汗、脉象浮紧而数、舌苔薄白或白腻。

(辨)伤寒初起,主要是形寒、身热逐渐上升,但得汗以后可以降低,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如果汗出不解,热势反增,则为传变开始,不可拘于寒邪。

【治法】

1.辛温发汗法;

2.生津解肌法。

(论)风寒在肌表,均以汗出为正治,因寒邪性质属阴,主用辛温,方如麻黄汤,与风邪用辛平,风温用辛凉有别。若见项背强者,为筋失所养,属刚痉,当佐以生津,如葛根汤。

【兼证和治法】

1.风寒:风邪和寒邪合并,多从寒化,与伤寒同一治法。

2.寒湿:大多对湿热而言,病属于里,见“湿”纲。又有寒湿流经,实为痹证,方用蠲痹汤。3.寒包火:即内热而外感寒邪,症见头痛、口干、咳嗽、咽痛、去衣则凛凛、著衣则烦躁,治宜疏表清里,便闭者可兼下法,方如凉膈散。

(二)中寒

【主证】恶寒、遍体疼痛、口有冷涎、手足不温、腹痛喜按、肠鸣泄泻,重者猝然口噤失音、昏不知人、四肢强直或拘急厥冷、脉伏、舌卷、囊缩。

(辨)寒中于里,表现为一派寒象,身不发热,脉象不浮。猝然昏厥的症候,与中风相似,但中风脉浮弦或大,中寒脉微细若无,中风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中寒则否。

【治法】

1.辛热祛寒法;

2.逐寒通阳法;

3.蠲阴敛阳法。

(论)寒邪犯内,治宜辛热,方如四逆汤。倘寒邪充斥,阳气欲绝,则逐寒兼通阳,方如白通汤。或沉寒在内,格阳于外,面赤身热,不烦而躁,水饮不思,称作真寒假热,宜益元汤抑阴以敛阳,慎防虚脱。这是内脏受寒的一般治法,其有寒伤于胃而为呃逆、呕吐清水白沫,寒伤于肠而为下利清谷,腹内剧痛腹壁可见状如头足等,另行分别处理。

(三)虚寒【主证】最恶隙风、四肢不温、神疲、食少、自利、不渴、脉象沉微。

(辨)此为本身阳气衰弱所引起的寒症,与中寒不同。中寒虽亦能出现阳虚现象,应以寒邪为主,且严重时有格阳于外的假热;阳虚进展则多为虚脱症状。

【治法】

1.温中扶脾法;

2.温暖肾命法。

(论)虚寒症当温补阳气,轻者手足不冷,治脾,方如理中汤;重者手足不温,治肾,如附子汤。五脏均有阳虚症,脾肾为先后二天,特别重视。

【方剂选要】

1.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2.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甘草、姜、枣。

3.蠲痹汤:羌活、防风、姜黄、黄芪、当归、赤芍、甘草、姜、枣。

4.凉膈散:薄荷、黄芩、山栀、连翘、大黄、芒硝、甘草。

5.四逆汤:干姜、附子、甘草。

6.白通汤:干姜、附子、葱白。

7.益元汤:附子、干姜、艾叶、人参、黄连、知母、麦冬、五味子、甘草、葱白、姜、枣。

8.理中汤:白术、人参、炮姜、炙甘草。

9.附子汤:附子、人参、白术、白芍、茯苓。

【药物分类】

1.散寒: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细辛、葱白、生姜。

2.逐寒回阳:附子、肉桂、干姜、炮姜、吴萸、丁香、乌药、荜茇、胡芦巴、硫黄、乌头、巴戟天、益智、茴香、艾叶。

三、暑

暑为阳邪,指夏季炎热之气,一般以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暑热伤人,最易耗散气分,消烁津液。夏令天地郁蒸,湿气亦重,更兼贪风乘凉,多啖生冷,故暑病往往夹风夹湿,处理时不能单顾一面。夏令受暑即发者,分伤暑和中暑,发于秋季者为伏暑。在暑病中也有极似伤寒的,称作阴暑,可从寒邪治疗,不必拘泥季节。

(一)伤暑

【主证】身热、自汗、烦渴、面垢、倦怠少气、头昏头胀、恶心呕吐、脉象虚数或虚大而散。(辨)暑伤气,伤暑之脉多呈虚弱,与伤寒脉紧,热病脉大不同,其症亦多倦怠无神。

【治法】

1.清凉暑热法;

2.生津益气法。

(论)暑热宜清凉,如玉露散,伤气伤津者当以生津益气为急,方如生脉散。

【兼证和治法】

1.暑湿:暑邪挟湿,症见舌苔白腻或微黄,口不甚渴或渴不思饮,脉象濡数,用清暑利湿法,方如桂苓甘露饮。

2.暑风:此症有二,一为暑令伤风,宜清疏和中,方如香薷饮。一为病暑抽风,昏迷不醒,先予苏合香丸急救,再进清暑之剂。按:暑症多挟风挟湿,前人有消暑十全饮,即从风、暑、湿三者结合定方,细加分析,不难体会暑邪兼症的治疗大法。

(二)中暑

【主证】猝然仆倒、昏闷不省人事、汗大泄、面赤、身热、妄言谵语、溺赤。

(辨)须与中风猝倒作鉴别,中风四季皆有,并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中暑得于夏天烈日下,醒后无手足偏废现象。阴虚之人,不耐高热,亦易在夏令晕仆,移时即苏,一如常人。

【治法】

【治法】

1.辛香宣窍法;

2.甘寒清热法。

(论)中暑昏仆以急救为先,可用紫雪丹开窍,醒后用甘寒清热,方如白虎汤。此症最忌香薷等暑令常用药发散。

(三)伏暑

【主证】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胸脯烦闷、有汗或无汗、面垢、倦怠、小便短赤,舌腻、脉濡滑数。

(辨)暑邪内伏而发,多挟湿浊,和湿温症有类似地方,参考“火”纲。

【治法】清化中上法。

(论)此症初起,以清化上中二焦为主,方如甘露消毒丹。宜透泄而不宜大汗,清化而不宜滋润,防止正虚邪恋,神昏液涸。

【方剂选要】

1.玉露散:石膏、滑石、寒水石、天花粉、甘草。

2.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3.桂苓甘露饮:肉桂、茯苓、猪苓、白术、泽泻、石膏、滑石、寒水石。

4.香薷饮:香薷、厚朴、扁豆。

5.苏合香丸:苏合香、丁香、木香、沉香、檀香、荜茇、香附、诃子、犀角、朱砂、熏陆香、冰片、麝香、安息香。

6.消暑十全饮:香薷、扁豆、厚朴、紫苏、白术、赤苓、藿香、木瓜、檀香。

7.紫雪丹:滑石、石膏、寒水石、磁石、木香、丁香、甘草、升麻、玄参、朴硝、硝石、朱砂、麝香。

8.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9.甘露消毒丹:藿香、菖蒲、豆蔻、茵陈、滑石、木通、黄芩、连翘、贝母、射干、薄荷

。【药物分类】

1.祛暑:香薷、藿香、佩兰、荷叶。

​2.清暑:石膏、滑石、寒水石、黄连、扁豆、竹叶、莲子心。

四、湿

湿邪包括潮气和雾露之气,它的性质阴寒凝滞,能郁遏阳气,并阻碍人体气机的流畅。不但弥漫胸腔令人昏闷、呕恶,或浸润肌肉、经络、关节发生沉重、麻木、酸疼,还会停留内脏,生痰积水。

湿从外来者为外湿,从内生者为内湿,内湿和脾脏关系最为密切,凡湿邪内阻能使脾运不健,脾运不健亦能产生湿邪。同时,湿邪能和风、寒、暑邪结合成风湿、寒湿、暑湿等症;也能和不同性质的热邪相结合,成为缠绵难愈的湿热症。

治法,外湿宜汗,内湿轻者宜化,重者宜化兼渗利,既积成水并可攻逐。(一)伤湿【主证】鼻塞、头胀如裹、胸闷、全身沉重倦怠、四肢关节烦疼或有低热、脉象浮濡、舌苔薄白或腻。

(辨)伤湿亦属外感,与伤风感冒不同之点,在于发热不高或仅下午微热,头重觉胀,很少剧烈疼痛,缺少咳嗽等肺脏见症,多肠胃方面的口黏、口淡、舌腻、食呆、胸膈痞满等症状。

【治法】

1.苦温辛散法;

2.疏风胜湿法。

(论)治表湿当微汗,忌大发汗,否则湿不尽而阳气反伤,药取苦温辛散,方如神术散。湿恋经络,亦可用风药祛除,方如羌活胜湿汤。

(二)停湿

【主证】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口内黏淡、恶心呕吐、嗳气、腹满、大便濡泻、小溲短少、足肿、肢体困倦、口不渴、渴亦不能多饮且喜热饮、脉象濡缓、舌苔白滑浮腻。

(辨)过食生冷瓜果膏粱厚味,损伤脾阳,最易引起内湿,故多见肠胃功能迟钝及气机郁滞现象。临床症状以舌腻、口不作干、胸闷、泛恶、小便不利等最为多见,因为湿属阴邪,很少热症,倘见热症须留意是否湿热同病。

【治法】

1.芳香化湿法;

2.苦温燥湿法;

3.淡渗利湿法。

(论)内湿轻者用芳香化之,方如不换金正气散;重者宜苦温燥之,如平胃散;燥之不去,可用渗利,使从小便排出,前人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如渗湿汤。

【兼证和治法】

1.风湿:见“风”纲。

2.寒湿:湿本阴邪,与寒邪极易结合,在经络为着痹疼痛;在内脏为胃脘痞痛,腹胀、泄泻等。治法不离温化,前者如除湿蠲痹饮,后者如生附除湿汤。

3.暑湿:伤暑挟湿,发于夏季,见“暑”纲。

4.湿热:湿邪和热邪合并发病,见“火”纲。

5.痰湿:积湿生痰,见“痰”纲。

(三)积水

【主证】面目浮肿、身肿、四肢肿或腹部独大、气喘、心悸、两胁疼痛、小便不利、脉象浮迟或弦紧或沉细。

(辨)肿与胀类似,肿属于水,胀则属气。肿多先起于头面,或先起于足胫,然后全身皆肿;胀则以腹腔为主。水肿按之如糟囊,下陷不起,气胀叩之然。水肿皮薄明亮,气胀皮色不变。【治法】

1.发汗消肿法;

2.分消行水法;

3.利气逐水法;

4.温运逐化法。

(论)上肿曰风,下肿曰水,故腰以上肿宜发汗,方如麻杏苡甘汤;腰以下肿宜利小便,如小分清饮。上下皆肿则发汗和利小便同用,《内经》称为开鬼门(指汗孔),洁净府(指膀胱),后人也叫上下分消。

腹内积水,实症当予逐化,方如舟车丸;阳虚者当温运,如真武汤。治腹水须健中,脾健则水自消;须宣上,肺畅则水自行;须补火,肾命旺则水自化。因为肺主气,肾命主火,脾主健运化湿,言气而三焦决渎在内,言肾命而膀胱气化亦包括在内了。

【方剂选要】

1.神术散:苍术、藿香、厚朴、陈皮、菖蒲、甘草、姜、枣。

2.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川芎、藁本、防风、甘草、蔓荆子。

3.不换金正气散:藿香、半夏、厚朴、陈皮、苍术、甘草。

4.平胃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5.渗湿汤:苍术、白术、茯苓、陈皮、泽泻、猪苓、甘草。

6.除湿蠲痹饮:苍术、白术、茯苓、羌活、泽泻、陈皮、甘草、姜汁、竹沥。

7.生附除湿汤:附子、苍术、白术、厚朴、木瓜。

8.麻杏苡甘汤:麻黄、杏仁、苡仁、甘草。

9.小分清饮:茯苓、泽泻、猪苓、苡仁、枳壳、厚朴。

10.舟车丸:甘遂、大戟、芫花、大黄、轻粉、黑丑、青皮、陈皮、木香、槟榔。

11.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

【药物分类】

1.化湿:藿香、砂仁、苡仁、佛手、陈皮。

2.燥湿:苍术、半夏、厚朴、草果。

3.利湿:茯苓、猪苓、泽泻、防己、通草、车前子、大腹皮、冬瓜皮。

4.泻水:甘遂、芫花、大戟、黑丑、商陆。

5.风药祛湿:羌活、独活、防风、白芷。

五、燥

因季节气候干燥而发现枯燥症状,属于外因的燥;由于津液不足和高热以后产生的燥证,则为内因。前者常见于冬秋,故有“秋燥”的名称。

这两种不同原因的燥证,治法亦有出入,在“燥者濡之”的原则下,秋燥兼用疏表,津液不足等但与滋养。

(一)秋燥

【主证】咳呛无痰、咽喉干燥、口唇皮肤不滋润或脱皮及破裂、脉象右手数大。

(辨)秋燥亦为外感之一,病在上焦,以干咳、唇燥等为主症;也有兼微寒微热或头胀等。不如感冒风寒的恶寒高热、骨节酸疼等的严重。

【治法】辛凉清润法。

(论)外邪当辛散,辛散多发汗劫液,此证既属于燥,只宜清润中佐入辛凉,方如桑杏汤。

(二)津液枯燥

【主证】干咳或吐黏沫或带血点、消渴、食难下咽、皮肤皱揭、筋急爪枯、下肢痿弱、大便燥结、脉象微细涩小或虚弱浮芤。

(辨)内伤燥症须分三焦,在上属肺,多干咳口干;在中属胃,多消渴,食下噎膈;在下属肠,多大便艰难,也有因脾不能运行津液而大便难者,称为“脾约”。燥证多形体消瘦,肌肤少泽,如果筋急爪枯,两足痿弱等,为燥伤血脉,与肝血肾阴有关,不能单顾津液一面。

【治法】

1.清燥润肺法;

2.清胃生津法;

3.润肠通幽法;

4.滋燥养营法。

(论)燥在肺宜清燥润上,方如沙参麦冬汤;燥在胃宜清胃生津,如消渴方;燥在肠宜润肠通幽,如五仁丸,也可佐入泻药,如脾约麻仁丸;血虚生燥,病在血脉者宜滋养肝肾,方如滋燥养营汤。

【方剂选要】

1.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贝母、香豉、山栀皮、梨皮。

2.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甘草、桑叶、扁豆、天花粉。

3.消渴方:黄连、生地汁、天花粉、牛乳。

4.五仁丸:柏子仁、松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

5.脾约麻仁丸:麻仁、杏仁、白芍、大黄、枳实、厚朴。

6.滋燥养营汤:当归、生地、熟地、白芍、甘草、黄芩、秦艽、防风。

【药物分类】

1.清燥:桑叶、瓜蒌皮、山栀皮、梨皮、枇杷叶。

2.润燥: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生地、天花粉、藕汁、牛乳。

3.润肠:麻仁、柏子仁、郁李仁、瓜蒌仁、松子仁。

六、火

温之甚为热,热之极为火,三者异名同类,只在程度上有差别。一般以温邪属外感,火气属内因,凡是热性证候都称为热。正因为温、热和火,性质一致,治疗大法不外清凉一途,但因轻重、表里分出种种法则,用药也十分细致。

不论火症或温热症,发病比较快,变化也比较多,在很短时间内可以酿成燎原之势。同时,火邪和温热之邪最易伤津动血烁阴,阴血津液损伤则火势必然愈炽。故治疗时宜急不宜缓,并宜随时防止伤阴动血,特别对老年、小儿和体质虚弱的患者更宜注意。

(一)实火

【主证】口燥、口疳、头痛、目赤、咽喉、牙龈肿痛、心烦、失眠、身热、狂躁、吐衄、溺涩、便闭、脉象沉实滑数、舌苔黄腻黄糙或见灰黑、舌质红绛或尖生红刺。

(辨)实火包括实热在内,都属里症。有的因表邪传里化热化火,以肠胃两经为多,如壮热、口渴、腹满、便闭等,甚则充斥三焦,在上焦为头胀、懊[插图]、咽喉肿痛,中焦为渴喜凉饮、胸膈烦闷,下焦为小溲赤涩、大便闭结等。有的起于脏腑之火,如醉饱胃火动,恼怒肝火动,房劳肾火动,忧郁心火动等;若以五脏为主,亦称五志之火,如心火的见症为心烦、掌热,肺火为咳血、咽干,肝火为头胀、多怒,脾火为怠惰、嘈杂,肾火为骨弱、尿赤淋浊等。

人身本有君火和相火,君火指心火,相火有二,一为肝胆之火,一为命门之火,生理违反正常时亦能为害。常见心火上亢则心烦、失眠、口舌糜腐;肝胆火升则头胀、狂乱、胸胁苦满;命门火逆则梦遗、耳鸣、面热足冷等,其中部分也属实火范围。

【治法】

1.苦寒制火法;

2.甘寒清热法;

3.泻下热积法;

4.釜底抽薪法;

5.升阳散火法;

6.清解内热法。

(论)火性炎热,热则须清,火势上升,升则须降,前人所谓“亢则害,承乃制”。制火用苦寒,方如黄连解毒汤;清热用甘寒,如白虎汤;热盛大便闭结者宜凉下,如大承气汤;因便闭于下而火亢于上及有阴液枯涸趋向者,亦用凉下法,称作“釜底抽薪”,也叫“急下存阴”。

火郁于内可用升散,即“火郁发之”的方法,方如升阳散火汤。

脏腑之火,当分别施治,如心火用导赤散;肺火用泻白散;脾火用泻黄散;肝火用泻青丸;肾火用知柏八味丸。又如君火旺用黄连阿胶汤,相火旺用龙胆泻肝汤,总称为清解内热法。

【兼证和治法】

1.风火:见“风”纲。

2.寒包火:内脏有热,又受寒邪外束,见“寒”纲。

3.湿火:亦称湿热,湿郁热伏,症见烦闷,小溲短赤,足胫红肿疼痛等,治宜清利,方如胜湿清火汤。

(二)虚火

【主证】潮热、手足心热、面赤足冷、烦渴、盗汗、倦怠、脉象细数或浮数无力。

(辨)虚热、虚火多为血虚、阴虚引起,常发于劳倦困顿之后。虚热发热多潮热、掌心热、两颧泛红;虚火则面热、咽痛、齿痛、下肢反冷。浮阳上越,似火非火,或阴盛格阳,躁热自汗,与一般所说虚火有别。

【治法】

1.滋阴降火法;

2.甘温除热法;

3.引火归元法。

(论)治虚热、虚火均以滋补为基础,阴虚有热用滋阴降火,方如大补阴丸;气虚有热用甘温除热,如补中益气汤;火浮于上用引火归元,如七味都气丸。

(三)温邪

【主证】身热午后热盛、自汗或无汗、头痛、口干、咳嗽、红疹、红斑、神昏、痉厥、便闭或热利。

(辨)诊断温病,必须分清上、中、下三焦及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外感温邪从上焦传中焦再传下焦,并自卫分入气分入营分再入血分,称为“顺传”。在上焦卫分,症见寒热、自汗、咳嗽、口干;在中焦气分为壮热、渴饮、便闭、溲黄;由气入营为烦闷、神昏、发疹发斑;在下焦血分为痉厥抽风等。也有不循次序,在上焦,即见神昏症状者,称作“逆传”,或一起即见中焦里证,多属“伏气”温病。

【治法】

1.辛凉轻解法;

2.清气透邪法;

3.凉营清心法;

4.清热开窍法;

5.两清气营法;

6.补液息风法。

(论)叶天士曾指出治疗温病的大法:“邪在卫汗之,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乃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故初期在上焦卫分宜辛凉轻解,方如银翘散;入中焦气分宜清凉透邪,如白虎汤;气血两燔则两者兼顾,如玉女煎。

热入营分亦称邪陷心包,轻者凉营清心,方如清营汤;重者清热开窍,如安宫牛黄丸。倘伤血劫液动风,当用滋补镇静,方如大定风珠,温病至此,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故急填阴塞隙,实质上是一种虚证治法。

【兼证和治法】

1.风温:亦称风热,温邪之挟风者,症治同外感温病初期。

2.湿温:指温邪挟湿。除一般温热症外,兼见胸闷、恶心、身重疼痛、两足不温、小溲短少、便溏、舌苔厚腻,甚则神识似明似昧、发出白等。治法宜清热化湿,斟酌孰轻孰重,双方兼顾,方如三仁汤、甘露消毒丹。

3.温毒:指温邪时毒,症见面赤斑斑如锦纹或头面红肿、目不能开、咽痛、身热、口渴、烦躁、便闭、溲赤,治宜清温解毒,方如普济消毒饮。

4.温疫:疫病之热性者,见“疫”纲。

【方剂选要】

1.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山栀。

2.白虎汤:知母、石膏、甘草、粳米。

3.大承气汤:大黄、玄明粉、厚朴、枳实。

4.升阳散火汤:柴胡、防风、葛根、升麻、羌活、独活、人参、白芍、生甘草。

5.导赤散:生地、木通、甘草、竹叶。

6.泻白散: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

7.泻黄散:藿香、山栀、石膏、防风、甘草。

8.泻青丸:龙胆草、山栀、大黄、川芎、当归、羌活、防风。

9.知柏八味丸:地黄、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知母、黄柏。

10.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白芍、阿胶、鸡子黄。

11.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山栀、黄芩、生地、柴胡、车前、泽泻、木通、当归、甘草。

12.胜湿清火汤:苍白术、茯苓、苡仁、石斛、石膏、知母、猪苓、泽泻、荷叶。

13.大补阴丸:生地、龟板、知母、黄柏、猪脊髓。

14.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姜、枣。

15.七味都气丸:肉桂、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16.银翘散:银花、连翘、桔梗、荆芥、豆豉、薄荷、牛蒡、甘草、竹叶。

17.玉女煎:石膏、知母、麦冬、牛膝、生地。

18.清营汤:玄参心、莲子心、卷心竹叶、连翘心、连心麦冬、犀角。

19.安宫牛黄丸:牛黄、犀角、郁金、黄连、朱砂、冰片、麝香、珍珠、山栀、黄芩、雄黄、金箔。

20.大定风珠:白芍、阿胶、龟板、生地、麻仁、鳖甲、牡蛎、麦冬、五味子、甘草、鸡子黄。

21.三仁汤:杏仁、滑石、通草、蔻仁、竹叶、厚朴、苡仁、半夏。

22.甘露消毒丹:滑石、茵陈、黄芩、菖蒲、川贝、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蔻仁。

23.普济消毒饮:黄芩、黄连、升麻、玄参、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薄荷、僵蚕、升麻、柴胡、陈皮、桔梗。

【药物分类】

1.清实火:黄连、黄芩、黄柏、桑皮、龙胆草、芦荟、石膏、知母、寒水石、滑石、山栀、丹皮。

2.清虚热:银柴胡、地骨皮、白薇、青蒿、生地、竹茹、芦根、茅根、瓜蒌皮。

3.疏温邪:桑叶、菊花、豆豉、薄荷、蝉衣、牛蒡。

4.解热毒:银花、连翘、犀角、青黛、板蓝根、大青叶、玄参、马勃、人中黄、山豆根。

七、疫

疫指秽浊不正之气,四时皆有,夏秋为多,感受后迅速发病。疫症与一般感冒持异的地方,一为疫邪不分老幼,延门阖户互相传染,势急严重,一为感冒由表传里,疫邪由口鼻吸受直入中焦。所以治疗疫症不是单纯的汗法能解,必须从中透泄,表里分消。疠是毒风,瘴是山岚毒气,虽不同于疫邪,亦为传染病一类,故附于此。

(一)瘟疫【

主证】身热背微恶寒、头晕作胀、呕恶、烦闷、手指酸麻、足胫逆冷、口臭、咽痛、发狂、发疹、发黄、舌苔白腻或黄垢、脉象右盛于左。

(辨)疫分温疫、寒疫、湿疫等,一般以温疫为多,因挟秽浊之气,常见湿热郁伏现象,一起即有表证和里证。但也有传变,吴又可曾辨别与伤寒证相反者十一项,显然易见的如瘟疫脉不沉不伏,中取乃见;舌必有苔,初起白后转黄,甚则焦黑芒刺。

【治法】

1.辛香透邪法;

2.清热解毒法;

3.表里双解法;

4.透达募原法。

(论)表重于里者宜辛香透邪,方如清热解毒饮;里重于表者宜清毒降火,如清瘟败毒饮,表里俱盛者当兼顾,如双解散。湿浊极重者以募原透达,募原指上焦膈膜,通于少阳肌腠,方如达原饮。治疫邪不能一发便尽,有的得汗热除,一二日复热,有的得下里和,二三天再见表热,也有表和又见里证的,总之邪气内伏,屡夺屡发。尤其传变迅速如疫疹一类,应参阅温热治法,善于掌握清散、下夺、救液等法则。

(二)疠风

【主证】颜面紫泡、眉毛脱落、肌肤麻木、遍体如癣,严重的鼻坏、指脱、声哑、目盲。

(辨)疠风乃一种风毒厉气,浸淫在脏腑、骨髓、经络、肢节,能使恶血凝滞,组织破坏。前人以眉毛先落者毒在肺,面发紫泡者毒在肝,足底痛者毒在肾,遍身如癣者毒在脾,目先损害者毒在心。

【治法】

1.活血追风法;

2.发汗消风法;

3.上下排毒法。

(论)此证必须内通脏腑,外达经络,养营益卫,补正逐邪,一般以活血追风为主,方如换肌散;体弱者照顾本元,如补气养营汤。初起亦可用汗法,方如磨风散。治疠风还当分上下,病在上身者如醉仙丹,在下身者如再造散。同时,燥热之药不宜多用,防止耗伤肝血。

(三)瘴毒

【主证】头晕昏闷、胸膈饱满、烦躁、痰涎壅塞。

(辨)山岚瘴雾毒气,触犯后骤然发病。受湿易汗,与伤寒大异。

【治法】

辟秽化浊法。

(论)此证亦口鼻吸受,直犯中焦,宜着重脾胃清化湿热,方如藿香正气散。

【方剂选要】

1.清热解毒散:羌活、白芍、人参、石膏、黄芩、知母、升麻、葛根、甘草、黄连、生地。

2.清瘟败毒饮:石膏、生地、犀角、黄连、山栀、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竹叶。

3.双解散:荆芥、防风、山栀、黄芩、当归、白芍、桔梗、甘草、麻黄、薄荷、川芎、连翘、石膏、滑石、白术。

4.达原饮:黄芩:白芍、厚朴、草果、知母、甘草、槟榔、姜、枣。

5.换肌散:乌梢蛇、白花蛇、地龙、细辛、木鳖子、白芷、当归、赤芍、蔓荆子、天麻、威灵仙、荆芥、不灰木、丹参、沙参、苦参、川芎、天冬、木贼草、首乌、菖蒲、苍术、白蒺藜、甘草、麻仁、草乌、菊花。

6.补气养营汤:升麻、桔梗、连翘、生地、黄连、黄芩、地龙、黄芪、当归、人参、豆蔻、苏木、全蝎、甘草。

7.磨风散:豨莶草、麻黄、荆芥、牛蒡、苍耳子、当归、川芎、蔓荆子、防风、车前子、威灵仙、羌活、独活、天麻、首乌、细辛。

8.醉仙丹:盖参、牛蒡、枸杞子、麻仁、蔓荆子、防藜、天花粉。

9.再造散:大黄、皂角、郁金、白丑。

10.藿香正气散:藿香、厚朴、大腹皮、茯苓、白芷、紫苏、陈皮、桔梗、苍术、半夏曲、甘草。

【药物分类】

1.辟疫:雄黄、苍术、槟榔、朱砂。

2.祛疠风:大枫子、白花蛇、乌梢蛇、木鳖子、苦参、皂角、威灵仙。3

.祛瘴气:菖蒲、藿香、草果、厚朴、白芷。

八、痰

痰和饮都为水湿所化,痰浓而饮稀,痰浊而饮清,但已经化为痰和饮后,性质皆不同于水湿。能浸润脏腑,流窜经络,不仅局部发病,亦能使全身发生病变,不仅是新病,亦能成为痼疾。

痰和饮与肺脾关系最密,并对气分影响最大,所以治痰大法,不离宣肺、健脾、温脾因为肺主气,脾主湿,气行则痰自去,湿化则痰自不生,前人所说“见痰休治痰”,便是指行气、化湿等根本治疗。

(一)痰浊

【主证】咳嗽吐痰、呕恶、胸膈痞闷、头眩晕仆、四肢麻痹、癫痫痴呆、脉象或弦或滑。

(辨)肺有痰则气不降而咳嗽,胃有痰则清阳不升而眩晕,痰注经络则麻痹,痰阻胸膈则痞闷、呕恶、痴痫。由于痰的形成为水湿,故部分症状与水湿相近。

【治法】

1.温化湿痰法;

​2.宣肺化痰法;

3.清化痰热法;

4.化痰活络法;

5.涤痰开窍法。

6.攻泻顽痰法。

(论)单纯化痰,以温化中焦为主,方如二陈汤。如果外感咳嗽则注重在肺,用宣肺化痰法,方如杏苏散。燥热或肺阴不充者宜清肺化痰,如清气化痰丸。

痰在经络用化痰活络法,方如指迷茯苓丸。因痰成痫用涤痰开窍法,如牛黄丸。一切顽痰水饮内积,可用攻下,如控涎丹、礞石滚痰丸,但体弱者当谨慎。

【兼证和治法】

1.风痰:痰多薄白挟有泡沫,多系风邪引起,治同伤风。也有内风挟痰者多见眩晕症状,宜息风化痰,方如防风丸。

2.寒痰:因寒邪引起者属外感,宜宣肺。若阳虚而多痰者常见于老年人,宜温中,方如温胃化痰丸。

3.湿痰:湿浊不化,蕴积成痰,痰和湿俱重,常伴胸闷、泛恶、食呆、小便短少等症,治宜和胃化浊,方如二术二陈汤。

4.热痰:痰浊挟热,亦称痰火,痰经火炼,黏稠咯吐不爽,治宜清化,方如清气化痰丸。

(二)痰核

【主证】皮里膜外结核,皮色不变,坚硬不痛或按之微痛,多生颈侧,亦生腋下或鼠蹊部。

(辨)多由肝经气火挟痰凝结,或一枚或数枚连缀,其部位不离肝胆两经,亦能破溃,并可延成虚劳,与肿疡完全不同。

【治法】软坚消痰法。

(论)初起宜内消法,方如海带丸、夏枯草膏。延成虚损当从虚劳治疗。此证亦属外科范围,可结合敷贴等外治法。

(三)痰饮

【主证】咳嗽、气喘、痰多稀薄或吐白沫、咯出较舒、恶寒背部尤甚、目眩、不能平卧、胁痛、浮肿。

(辨)平时多痰,春夏较轻,秋冬加剧,常见于老年阳虚之体,不同一般咳嗽和哮喘症。主要是痰饮多宿疾,一般咳嗽为新病,痰饮为本虚标实,哮喘则多实症。

【治法】

1.温化痰饮法;

2.泻下水饮法。

(论)痰饮为阴邪,治以温化脾肾为主,方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痰多壅塞者可结合三子养亲汤治标。倘因外邪引起宿饮,表里同病,参入温散法,方如小青龙汤。必要时亦可用泻剂,方如葶苈大枣汤、十枣汤。但本病的治疗重在脾肾而不在肺,重在温化而不在攻逐,虽有泻法,不宜常用,用后仍仗温化调养。

【方剂选要】

1.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2.杏苏散:杏仁、紫苏、桔梗、枳壳、前胡、半夏、陈皮、甘草、茯苓。

3.清气化痰丸:杏仁、瓜蒌、枳实、半夏、胆星、陈皮、黄芩、茯苓、姜汁。

4.指迷茯苓丸:半夏曲、茯苓、枳壳、风硝。

5.牛黄丸:胆星、全蝎、蝉衣、牛黄、白附子、僵蚕、防风、天麻、麝香。

6.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

7.礞石滚痰丸:青礞石、沉香、大黄、黄芩。

8.防风丸:防风、川芎、天麻、甘草。

9.温胃化痰丸:白术、干姜、半夏、陈皮。

10.二术二陈汤:苍术、白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11.清气化痰丸:蒌仁、陈皮、半夏、杏仁、黄芩、枳壳、茯苓、胆南星。

12.海带丸:海带、青皮、陈皮、贝母。

13.夏枯草膏:夏枯草、当归、白芍、玄参、乌药、象贝、僵蚕、昆布、桔梗、陈皮、川芎、甘草、香附、红花。

14.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15.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茯苓、丹皮、泽泻。

16.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17.小青龙汤:麻黄、桂枝、白芍、细辛、甘草、干姜、五味子、半夏。

18.葶苈大枣汤:葶苈子、大枣。

19.十枣汤:大戟、甘遂、芫花、大枣。

【药物分类】

1.化痰:贝母、天竺黄、杏仁、半夏、胆星、陈皮、紫菀、款冬花、射干、海浮石、鹅管石、海蛤壳、枇杷叶、胖大海。

2.消痰:白芥子、猴枣、海蜇、竹沥、苏子、昆布、海藻、山慈菇。

3.泻痰:芫花、甘遂、大戟、黑丑、葶苈子、青礞石。

九、食

饮食为营养的根本,这里所说的食是以饮食不节而引起的胃肠病为主,也包括了食欲不振和不正常的食欲亢进等证候。

伤食多属于暂时性的,一般用消导和胃法,但也有因内脏虚弱而消化不良,应当从根本解决,不能专用消导一法,尤其因此而引起的虚弱证候,更不能固执伤食一面着想。

(一)伤食

【主证】见食厌恶、呕恶、嗳噫腐败气味、胸脘饱闷、腹胀或痛、便秘或泄泻,重者引起发热、舌苔厚腻。

(论)这是伤食的一般症状,与饱食辄嗳、多食即胀,或能食便溏、不饥、不食等,属于脾胃阴阳偏虚者有别。因伤食引起的发热,亦无外感寒热的头痛不休,一身疼痛等现象。

【治法】

1.消导和胃法;

2.攻下食积法;

3.消补兼施法;

4.分消酒湿法。

(论)伤食即吐者,吐后便觉爽朗,不吐而停留中脘,痞满不舒,宜用和胃消导,方如保和丸。在肠而泻利臭秽,仍用消化导滞。倘便闭,腹胀作痛,便当攻下,如小承气汤。所以消导食滞,必须分辨中下二焦,消导是原则,当下不当下又当视病情决定。消化力薄弱,食后积滞,宜消补兼施法,方如枳术丸、健脾丸。有饮酒过度、呕吐、头痛、小便不利,宜分消湿热,方如葛花解酲汤。

【兼证和治法】

1.食夹痰:多由消化不良引起,以小儿为多见,治宜消食化痰佐以润下,防止厥逆,方如栝蒌丸。

2.寒夹食:即寒食交阻,可于消导法中加入疏散之品。

(二)不食

【主证】不饥、不思食、口淡无味或食后痞结嗳气,或稍进油腻即泻、精神困倦、脉象濡缓。

(辨)食欲不振,见食厌恶,常见于一般疾病。倘然单纯由于脾胃薄弱引起者,当分脾阳虚和胃阴虚,胃阴虚者饮食呆钝,脾阳虚者食后饱嗳,多食不化。还要分脾强胃弱或胃强脾弱,前者知饥而食少,后者能食而艰化。

【治法】

1.温中健运法;

2.养胃和中法。

(论)脾胃薄弱,不能再用消导克伐。脾阳不足当温中健运,方如八味理中丸,胃阴伤者宜养胃和中,如安胃饮。

(三)消食

【主证】口渴、能食善饥、形体消瘦、便秘、溺赤。

(辨)消食为三消中的中消证,虽有口渴症状,无饮一溲二等特殊情况。

【治法】

1.清胃泻火法;

2.滋养胃津法。

(论)中消症皆从火治,特别是消食属于中焦,胃火亢盛宜泻,方如泻黄汤。兼见津液不足者宜滋,如黄连猪肚丸。

【方剂选要】

1.保和丸:神曲、山楂、莱菔子、麦芽、茯苓、连翘、半夏。

2.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

3.枳术丸:白术、枳实。

4.健脾丸:人参、白术、陈皮、麦芽、山楂、枳实、神曲。

5.葛花解酲汤:葛花、豆蔻、砂仁、木香、青皮、陈皮、人参、白术、茯苓、神曲、干姜、猪苓、泽泻。

6.栝蒌丸:蒌仁、半夏、山楂、神曲。

7.八味理中丸:人参、白术、炮姜、甘草、茯苓、麦芽、神曲、砂仁。

8.安胃饮:石斛、黄芩、泽泻、木通、陈皮、山楂、麦芽。

9.泻黄汤:防风、藿香、山栀、石膏、甘草。

10.黄连猪肚丸:黄连、天花粉、麦冬、知母、茯神、米粉、猪肚。

【药物分类】

1.消食:神曲、山楂、麦芽、谷芽、稻芽、莱菔子、枳实。

2.健脾:白术、砂仁、蔻仁、鸡内金、陈皮。

3.养胃:石斛、玉竹、天花粉、扁豆、山药。

4.醒酒:枳椇子、葛花。

十、虫

虫病多见于小儿,以饮食肥甘不节,生冷失宜,中气虚弱,湿热不化为其主要原因。

虫的种类甚多,一般多指肠寄生虫中的蛔虫、蛲虫、绦虫等。治疗以杀虫为主,除直接杀虫外还可用间接杀虫剂。痨瘵由于肺脏有虫,称为痨虫,证治均不相同。

(一)虫痛

【主证】腹痛、心嘈、呕吐涎沫、唇内有红白点、面色萎黄、饮食减少,或嗜食泥、炭、纸、米、茶叶、姜、椒等物,形瘦、梦中咬牙、肛门瘙痒、大便内有虫排出。

(辨)虫腹痛的特征,其痛阵作,痛时剧烈,兼见面色或青或红,脉来忽大忽小,痛止便能进食。

【治法】

1.杀虫清肠法;

2.引诱杀虫法;

3.酸苦制虫法;

4.理中安蛔法;

5.消磨虫积法。

(论)一般虫痛均用杀虫剂直接消灭,并使虫体排出体外,方如化虫丸。或于杀虫剂内投其所好,诱而杀之,如使君子丸。

虫性得甘则动,得苦则安,得酸则伏,得辛则止,故亦可用酸苦辛味杂合来治,便是制伏法,方如乌梅丸。

脾胃虚弱者,用理中安蛔法,方如安蛔汤。虫积日久,腹坚胀满,用消磨虫积法,如追虫丸。虫病可以引起贫血等证候,有时预先改善症状然后杀虫,或杀虫后继续调养,随证斟酌。

(二)痨虫

【主证】咳嗽、咯血、失音、气促、骨蒸、盗汗、大便不实,形成痨瘵。

(辨)前人称作传尸痨,死后能传染,与虚劳相似。其特征为干咳失音,日晡潮热,两颧如妆,阴虚多,阳虚现象少。

【治法】补虚杀虫法。

(论)精血内伤,必须补虚以复其真元,同时用杀虫以绝其本,方如月华丸。

【方剂选要】

【方剂选要】

1.化虫丸:鹤虱、苦楝根、槟榔、芜荑、使君子、枯矾。

2.使君子丸:使君子、南星、槟榔,喜食生米用麦芽炒,喜食茶叶用茶叶炒,喜食炭土用炭土炒,取药为末,蜜丸砂糖汤下。

3.乌梅丸:乌梅、细辛、桂枝、人参、附子、黄柏、黄连、干姜、川椒、当归。

4.安蛔汤:党参、白术、茯苓、炮姜、川椒、乌梅。

5,追虫丸:黑丑、槟榔、雷丸、木香、茵陈、皂角、苦楝根。

6.月华丸:天麦冬、生熟地、沙参、川贝、阿胶、山药、百部、茯苓、獭肝、三七。

【药物分类】

1.杀虫:使君子、芜荑、百部、苦楝根、榧子、鹤虱、槟榔、铅粉、雄黄、獭肝。

2.制虫:黄连、黄柏、肉桂、川椒、乌梅、细辛、干姜。

十一、精

精、气、神为人身三宝。精属于阴,与血并称,与骨髓和脑力有密切关系,精虚者气亦衰,故精和气又互相结合。

精虚之症,多由性欲不节或长期遗泄所致,治宜厚味滋补,佐以固摄。前人所谓“肾主蛰,封藏之本”,又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一)精不足

【主证】眩晕、耳鸣、齿浮动摇、腰酸、足胫无力、阳痿、早泄、脉象虚弱或见微涩。

(辨)与血虚证类似,但血虚重在肝,此则主要在肾,肾司藏精,为水火之窟,故性欲特别衰退,兼见形寒和气短等阳虚及肾不纳气现象。

【治法】

1.滋填肾阴法;

2.温养壮阳法。

(论)补精多取厚味滋填,方如斑龙二至百补丸。精虚连及阳气亦衰者,宜温养壮阳,如鹿茸大补汤。壮阳必须建立在滋阴的基础上,否则火旺烁阴,精气更伤。

(二)精关不固

【主证】梦遗、滑泄、早泄、见色流精,或尿后流出精液。

(辨)精关不固多指遗精而言,但其原因不尽属虚,君相火旺亦能扰动精关,当据脉证诊断。大概有梦遗泄,脉象弦数,多为火旺属实;无梦自遗,脉象细弱,多为阴亏属虚。

【治法】

1.固涩精关法;

2.滋肾固摄法;

3.清降相火法。

(论)治遗泄以固涩为主,方如金锁固精丸,亦应顾及真阴,故应以滋肾图摄为正治,如加减六味丸。相火偏旺者清火为要,同样离不开滋阴,如知柏八味丸。

【方剂选要】

1.斑龙二至百补丸:鹿角胶、黄精、枸杞子、熟地、菟丝子、金樱子、天麦冬、牛膝、楮实、龙眼肉、鹿角霜、人参、黄芪、茯苓、生地、山萸、五味子、知母、山药、芡实。

2.鹿茸大补汤:鹿茸、苁蓉、杜仲、人参、白术、肉桂、附子、白芍、半夏、五味子、当归、熟地、黄芪、茯苓、甘草。

3.金锁固精丸:芡实、莲须、沙苑子、龙骨、牡蛎、莲肉。

4.加减六味丸:地黄、茯苓、丹皮、山萸、山药、莲须、芡实、菟丝子、牡蛎、泽泻、五味子。

5.知柏八味丸:地黄、山药、山萸、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

【药物分类】

1.益精:黄精、熟地、桑螵蛸、海参、菟丝子、沙苑子、鱼鳔胶、紫河车、补骨脂。

2.涩精;金樱子、莲须、芡实、龙骨、牡蛎。

3.壮阳:鹿茸、枸杞子、阳起石、韭子、海狗肾、淫羊藿、巴戟天、蛇床子。

十二、神

人身思虑、行动,都由神为主宰。疲劳过度,七情刺激,及外邪的侵袭,均能影响神的正常活动,甚至昏乱狂妄。神藏于心,凡神识病无不涉及心脏。但欲使神能镇静,必须除去所以激动神志的因素,并以整体出发调养心脏,不是专靠安神剂所能奏效。

(一)神虚

【主证】惊惕、心悸怔忡、恍惚慌乱、夜不安寐、郑声、健忘、思考力衰退、脉象沉细或见结代。

(辨)心生血而藏神,神虚之症,其血必虚。内心先存恐惧,不待外来刺激始有惊惕,并且不同于昏乱,相反地感觉特别灵敏。

【治法】

1.养血安神法;

2.镇静心神法;

3.交通心肾法。

(论)血虚则神不安,神不安则心火易亢,故安神多兼养血,佐以清火,方如天王补心丹。也有专取镇静的,如镇心丹。或取水火既济,如交泰丸。

(二)神乱

【主证】癫痫、神志昏迷、妄狂谵语、不避亲疏、歌哭无常、失其常态。

(辨)此症多由风痰或邪热促使神识不清,与本身虚弱有别,故为昏乱迷糊,或狂妄暴动,除癫、狂和痫症外,常见于伤寒、温病化火,热入心包。

【治法】

1.化痰宁神法;

2.泄浊开窍法;

3.泻火镇心法;

4.清营泄热法。

(论)神志昏乱的表现,有阳证和阴证,阳证多火邪,阴证多痰湿蒙蔽。化痰法常用于中风昏仆,方如追风祛痰丸。化浊法常用于中恶昏迷,如玉枢丹。心肝火旺,发狂躁乱,用泻火法,方如牛黄泻心汤。急性热性病传变中,往往发生神昏症状,多系热陷心包,宜紫雪丹等急救。

【方剂选要】

1.天王补心丹:党参、茯神、柏子仁、远志、天冬、麦冬、丹参、桔梗、五味子、玄参、生地、枣仁、当归、朱砂。

2.镇心丹:辰砂、龙齿。

3.交泰丸:黄连、肉桂。

4.追风祛痰丸:半夏、南星、防风、天麻、僵蚕、白附子、皂角、全蝎、枯矾、木香、姜汁。

5.玉枢丹:麝香、朱砂、雄黄、大戟、千金子、五倍子、山慈菇。

6.牛黄泻心汤:牛黄、大黄、冰片、朱砂、姜汁。

7.紫雪丹:犀角、寒水石、麝香、滑石、芒硝、磁石、木香、银硝、丁香、朱砂、石膏、升麻、沉香、玄参、甘草、羚羊角。

【药物分类】

1.安神:枣仁、柏子仁、远志、龙齿、茯种、朱砂、金箔、灯心、铁粉。

2.开窍:菖蒲、冰片、麝香。

十三、气

人体内气的作用,中医学认为根本在肾而统于肺脾,在表则护卫皮毛,充实腠理,使人具有抗邪能力;在内则导行血脉,升降阴阳,周流一身。脏腑的相生相养,正常的生理活动,均靠气的运行不息。

凡是七情和冷热等刺激,均能影响及气而发生病变,故不论外感、内伤都有气的病理现象;因而有“百病皆生于气”的说法。主要是:气充则强,气少则虚,气顺则平,气逆则病。为此,治疗上有补气、升气、行气、降气等多种法则,又因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气分不和可以影响血分,尤其是气机障碍能引起水湿痰浊等疾患,故治血病、水湿痰疾,常有气分药结合使用。

(一)气虚

【主证】言语音低、呼吸短促或微弱、神疲肢倦、懒于行动、自汗、胸闷、脱肛、滑泄不止、易于感冒及失血。

(辨)气虚即少气,卫气不固易于感受外邪,宗气不足常见胸闷气促音低,中气下陷多为脱肛久泻不止,也有气虚不能运行,发生痞满胀滞,慎勿误作实证。气属阳,故气虚亦称阳虚。但一般所说气虚以肺脾为主,阳虚着重在命门,多神衰形寒,四肢清冷,二便不禁,阳痿精冷等症,与气虚有别。

【治法】

1.益气固表法;

2.培养中气法;

3.升举气陷法;

4.温养命火法;

5.峻补下元法。

(论)虚则补之,补卫气,祛外邪,方如玉屏风散。补中气,助健运,方如四君子汤。升提中气下陷,方如补中益气汤。肺主卫气,脾主中气,凡固表补中,不离肺牌。阳虚以温补命门为主,方如参附汤,精血俱虚当峻补,如参茸卫生丸。

【兼证和治法】

气血两虚:证见气虚又兼血虚,面色不华、头晕、心悸、气短、形寒等,两者并治,方如八珍汤。

(二)郁气

【主证】忧郁寡欢、不思饮食、咽喉堵塞、呼吸困难、胸部痞满、胁痛腹胀、得嗳气或矢气较舒、脉象沉弦或细弦紧。

(辨)气郁即气滞,亦即气分不能流畅,最易引起脏腑功能障碍。但须视其部位而定。郁咳喘多滞于肺,脘痞食呆滞于胃,腹胀致痛,频转矢气,多滞于肠,又如滞于肝则胁痛,滞于肾则腰痛。

【治法】

1.宽胸舒气法;

2.理气和中法;

3.通畅三焦法;

4.疏肝调气法。

(论)气不流畅,治宜疏利。利喉头气结,方如半夏厚朴汤。利胸膈气郁,如四磨饮。利脘腹气胀,如越鞠丸。统治三焦气滞,如木香顺气汤。

气郁证以肝气最为多见,因肝藏血而其用为气,肝属木易于克土,故疏肝多兼顾血分或脾胃,方如解肝煎、逍遥散。但疏气之药大半香燥,久用能耗气伤血,阴虚证尤当留意。

(三)气逆

【主证】咳喘上气、呼多吸少、噎膈食不能下,或觉有气自腹上冲。

(辨)肺气不降则咳喘吸少,胃气不降则噎膈反胃,肝气上逆则有气自腹上升,胸闷欲绝。气逆各有其因,或由痰阻,或由胃寒积饮,多为实证,也有肾不纳气,喘息汗出,小便不禁,须防虚脱。

【治法】

1.肃肺顺气法;

2.调气宽膈法;

3.平肝降逆法;

4.益肾纳气法。

(论)咳喘以痰为主,痰去则气自顺,方如苏子降气汤。在胃则宜调气化湿,方如香砂宽中丸。因肝气上逆者,方如奔豚汤。肾虚不能纳气者如七味都气丸。

【方剂选要】

1.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2.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3.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姜、枣。

4.参附汤:人参、附子。

5.参茸卫生丸:人参、鹿茸、肉桂、茯苓、山药、首乌、苁蓉、鹿角胶、甘草、远志、沉香、杜仲、巴戟、枸杞子、虎鞭、附子、黄狗肾。

6.八珍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熟地、白芍。

7.半夏厚朴汤:苏叶、半夏、厚朴、茯苓、生姜。

8.四磨饮:沉香、槟榔、乌药、人参。

9.越鞠丸:苍术、川芎、香附、山栀、神曲。

10.木香顺气汤:木香、蔻仁、益智仁、苍术、厚朴、陈皮、青皮、半夏、吴萸、干姜、茯苓、泽泻、升麻、柴胡、当归。

11.解肝煎:白芍、苏叶、砂仁、陈皮、半夏、茯苓、厚朴。

12.逍遥散: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柴胡、薄荷。

13.苏子降气汤:苏子、半夏、前胡、厚朴、橘红、当归、甘草、肉桂、姜。

14.香砂宽中丸:蔻仁、砂仁、木香、厚朴、半夏、甘草、青皮、陈皮、香附、茯苓、白术、槟榔、姜。

15.奔豚汤:白芍、川芎、黄芩、当归、甘草、半夏、葛根、李根白皮、姜。

16.七味都气丸:五味子、熟地、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

【药物分类】

1.补气: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紫河车。

2.降气:苏子、旋覆花、代赭石、降香、沉香。

3.行气:木香、香附、枳壳、青皮、厚朴、陈皮、檀香。

4.提气:升麻、柴胡。

​5.纳气:五味子、蛤蚧。

十四、血

血液循行体内,营养周身,不容亏乏,不容凝滞,也不容妄行外溢,一有发现,即为病证。

​造成血病的原因,或由冷热刺激,或由思虑和疲劳过度,或久病耗损,或跌仆刀伤流血太多,不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均能产生,及其为病,又不论表里,上下都能出现。因此,临床上有养血、和血、活血、清血、止血和祛瘀等,再结合具体情况,治法相当复杂。

(一)血虚

【主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发脱、面色[插图]白、爪甲不华、肌肤干涩皱裂、形体消瘦、大便艰难、妇女月经量少或经闭、舌质淡白、脉象细小或芤。

(辨)血虚症状,以心、肝、脾三经为多见,进一步即为血枯。血属阴,故血虚亦属阴虚范围,但真阴虚者,为心烦、盗汗、手足心热、骨蒸潮热、遗精、腰酸、膝胫无力等,当加区别。

【治法】

1.滋养营血法;

2.壮水潜阳法;

3.调养心脾法;

4.气血双补法。

(论)一般养血、和血多从肝治,以四物汤为主方。心脾两亏者,方如归脾汤。脾肾虚而阳不潜藏者,宜滋肾潜阳,如加减还少丹。血虚证与阴分气分均有密切关系,处方不能单纯治血,如人参养营汤、天真丸、七宝美髯丹等方都治血虚,多与补气益阴结合。

(二)血热

【主证】目赤、鼻衄、潮热、艰寐、发疹、发斑、妇女月经先期及量多崩漏,脉细滑数,舌质红或尖绛生刺。

(辨)血热证有从外邪传入者,有因肝火偏旺等引起者,与一般实热症不同,主要是热在血中,不在气分,故白天安静,入夜烦剧,唇口干燥,不欲多饮。

【治法】

1.清营透热法;

2.凉血解毒法;

3.清肝散火法;

4.清泄伏热法。

(论)热邪初传营分,当予透泄,方如加减银翘散,热甚神昏或口鼻出血不止,急予凉血,如犀角地黄汤。肝经郁热,多惊多怒,方如泻青丸。热伏不解,多见骨蒸,如清骨散。

(三)血滞

【主证】身痛、拘挛、胸胁腰腹刺痛、瘀块内阻、瘀积有形、妇女月经涩少紫黯。

(辨)此证多由血分受寒,气滞瘀阻,或在经络,或停内脏,与风寒湿痹的偏重外邪,及瘕聚之属于气结者有别。

【治法】

1.和血活络法;

2.行血祛瘀法。

(论)病在肢体,宜和血以通利经络,方如舒筋汤。瘀血及癥积内停,当予攻逐,如当归活血汤。气为血之帅,又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故活血行血均宜佐用气药,并以温和为主。(四)失血

【主证】吐血、呕血、齿衄、鼻衄、便血、尿血、妇女月经过多或淋沥不断。

(辨)失血证皆属血液妄行,有寒热、虚实、上下之分,必须辨别血之鲜瘀、浓淡、多少及结合其他兼证,作出决定。

【治法】

1.清热止血法;

2.收涩止血法;

3.温补摄血法;

4.血脱益气法;

5.导火归原法。

(论)血得热则妄行,故一般止血多用清凉,方如生地黄饮子,又因急则治标,多用收涩,如十灰丸。但失血原因并不简单,不是凉血涩血所能包括,因而有用温补法,如黄土汤治便后下血。有用益气法,如当归补血汤治崩漏不止。虚火上浮的吐血,还可用引火归原法,方如肉桂七味丸。

【方剂选要】

1.四物汤:当归、白芍、熟地、川芎。

2.归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神、枣仁、当归、远志、木香、甘草、龙眼肉。

3.加减还少丹:生地、山药、山萸、茯苓、杞子、牛膝、五味子、苁蓉、桑叶、芝麻、菊花、牡蛎。

4.人参养营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陈皮、桂心、当归、熟地、五味子、白芍、远志、茯苓。

5.天真丸:苁蓉、山药、羊肉、当归、天冬、黄芪、人参、白术。

6.七宝美髯丹:首乌、当归、杞子、菟丝子、茯苓、破故纸、牛膝。

7.加减银翘散:银花、连翘、牛蒡、荆芥、薄荷、生地、丹皮、大青叶、玄参、桔梗、竹叶、甘草。

8.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白芍、丹皮。

9.泻青丸:龙胆草、山栀、大黄、川芎、当归、羌活、防风、

10.清骨散:青蒿、鳖甲、银柴胡、胡黄连、知母、地骨皮、秦艽、甘草。

11.舒筋汤:当归、赤芍、白术、姜黄、羌活、海桐皮、生姜、

12.当归活血汤:赤芍、归尾、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川芎、丹皮、延胡、莪术、三棱、青皮。

13.生地黄饮子:生地、阿胶、白芍、天冬、杞子、侧柏叶、地骨皮、黄芩。

14.十灰丸:大蓟、小蓟、侧柏叶、薄荷、茜草根、茅根、山栀、大黄、丹皮、棕榈皮。

15.黄土汤:灶心黄土、生地、白术、附子、阿胶、甘草、黄芩。

16.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17.肉桂七味丸:肉桂、熟地、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

【药物分类】

​1.补血:熟地、生地、首乌、当归、白芍、驴皮胶、龙眼肉、红枣、菟丝子、潼沙苑。

2.凉血:鲜生地、丹皮、紫草、板蓝根、茅根、犀角。

3.止血:仙鹤草、茜草、棕榈炭、血余炭、童便、花蕊石、白及、侧柏叶、地榆、槐花、大小蓟、藕节、旱莲草、蒲黄炭、茅花、炮姜炭。

4.活血:红花、川芎、苏木、益母草、参三七、丹参、饭赤豆。

5.祛瘀:桃仁、红花、刘寄奴、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插图]虫、泽兰、王不留行。

[秦伯未,李英麟,殷凤礼,焦树德,康延培,武泽民,耿富恩,廖家桢.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61,(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